目的 探究载药微球(selleckchemDEB)-经bioinspired microfibrils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中“血管湖”(VL)现象发生的机制与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搜集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首次行DEB-TACE治疗的286例肝细胞癌患者,根据术中是否出现VL现象,分为VL组(n=49)和non-VL组(n=237)。对比两组患者VL现象发生率,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VL现象发生率的因素。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6周采用CT或MR评估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对比两组在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热、恶心呕吐、疼痛)程度。结果 VL现象患者的发生率为17.1%(49/286);VL组术后血红蛋白无异常;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越大(OR 2.417,95%CI:1.303~4.482)、存在假包膜(OR 6.117,95%CI:3.205~11.675)及小粒径载药微球(OR 3.124,95%CI:1.373~7.105)对VL现象的发生率影响较大;两组患者预后评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VL组的中位OS为21个月,non-VL组的中位OS为17个月(P<0.001)。VL组的中位PFS为8个月,non-VPF-07321332纯度L组的中位PFS为5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各项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 VL现象的发生与较大的肿瘤直径、存在假包膜以及小粒径载药微球有关系,未增加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并预示着更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