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Ediacara Biota探讨乳腺癌全腺体切除后在胸大肌前皮肤筋膜脂肪瓣下直接植入假体行乳房重建手术模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 在茂名市人民医院乳腺科接受不保留或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皮下切除术联合一期植入假体行乳房重建的乳腺癌患者53例, 分胸大肌前植入组(31例)及胸大肌后方植入组(22例), 对两种胸壁不同位置植入假体的重建方式出现(短期/长期)并发症、美容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组均行保留厚皮瓣的皮下腺体全切术, 通过Wnt-C59体内实验剂量12个月内局部复发率评估肿瘤治疗安全性。结果两组均未出现乳头乳晕复合体及局部皮瓣缺血坏死, 拔除引流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短期并发症(6个月内局部感染、积液发生)及远期MK-4827说明书并发症(6个月后局部皮肤波纹征、假体移位、Ⅲ~Ⅳ度包膜挛缩)进行对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胸大肌前植入组因对称性更好, 美容效果评估提示优良率更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内两组均未出现局部肿瘤复发。结论胸大肌前植入假体不联合补片进行乳房重建是经济、新颖、安全、有效的手术模式, 手术效果的关键在于手术过程质控及保证假体被盖组织厚度≥1 cm。
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中PTEN和Notch1表达情况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Regorafenib NMR(NSCLC)癌组织中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Notch受体1(Notch 1)表达情况与其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88例NSCLC患者纳入本次回顾性研究,患者均口服替尼类靶向药物进行治疗,随访3年,根据患者是否死亡将其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均行肺部活检,取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比较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PTEN、Notch 1表达;比较不同临床特征、不同预后的患者癌组织PTEN、Notch 1表达;分析预后不良及肿瘤淋巴结转移与癌组织中PTEN、Notch 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NSCLC癌组织的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1.28%,较癌旁组织(89.89%)显著降低,而Notch 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5.00%,则较癌旁组织(4.26%)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性别、年龄患者癌组织中PTEN、Notch 1蛋白阳性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TNM III+IV期、腺癌及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的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较对应的TNM I+II期、鳞癌及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显著降低,而Notch 1蛋白阳性表达率则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死亡组患者癌组织中的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0,则较存活组(33.0Autoimmune blistering disease6%)显著降低,而Notch 1阳性表达率为98.51%,较存活组(61.98%)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SCLC的淋巴结转移以及不良预后与癌组织中Notch VX-445研究购买1呈正相关(r=0.671、0.821,P <0.05),与PTE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563、-0.736,P <0.05)。结论 NSCLC的淋巴结转移及不良预后与癌组织中Notch 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与PTE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可为临床上NSCLC的诊断、治疗、病情及预后评估提供一定的依据。
血清TK1、CEA、CA19-9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及与胃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血清胸苷激酶1(TK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检测medical dermatology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及与胃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武功县人民医院2020年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为胃癌组,同期8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为良性病变组,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血清TK1、CEA、CA19-9水平;比较不同病理特征胃癌患者血清TK1、CEA、CA19-9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血清TK1、CEA、CA19-9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效能;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TK1、CEA、CA19-9与胃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组血清TK1、CEA、CA19-9水平高于良性病变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VP-16体外意义(P<0.05)。血清TK1、CEA、CA19-9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888,灵敏度为97.50%,特异度为96.25%。随着分化程度的升高,胃癌患者血清TK1、CEA、CA19-9水平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TNM分期的升高,胃癌患者血清TK1、CEA、CA19-9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血清TK1、CEA、CA19-9水平高于未转移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K1、CEA、CA19-9水CSF-1R抑制剂平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无转移=0,有转移=1)呈正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TK1、CEA、CA19-9联合检测对胃癌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且3项指标水平与胃癌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诱导治疗后胸部放疗序贯PD-1/PD-L1抑制剂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评估胸部放疗序贯联合PD-1/PD-L1抑制剂应用于诱导治疗后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安全性、耐受性。方法前瞻性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项Ⅰ期临床试验和1项真实世界研究中的ES-SCLC患者, 两项研究均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选择其中确诊时为广泛期、经系统治疗(化疗/化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后、经胸部放疗和序贯PD-1/PD-L1抑制剂的患者入组。结果从2019年1月到2021年3月, 共纳入11例ES-SCLC患者, 全组年龄52~73岁, 中位数62岁。5例患者先接受诱导化疗, 6例先接受化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 经评价系统治疗疗效后均接受了胸部调强放疗。2例患者发生了治疗相关3-5级不良反应(1例肺molecular immunogene炎和1例放射性食管炎)。常见轻度不良反应主要包括1-2级血液系统不良反应、肺炎和食欲下降, 仅1例患者因免疫性GW-572016价格肺炎终止免疫治疗。中位随访时间12.5个月(3.5~16.4个月), 中位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时间分别为7.4个月(95%CI为6.9~8.0个月)和14.6个月(9selleck产品5%CI为9.0~20.2个月)。结论诱导治疗的ES-SCLC患者胸部放疗后序贯PD-1/PD-L1抑制剂治疗安全可行。鉴于胸部放疗和免疫治疗在ES-SCLC治疗中均可带来获益, 该综合治疗模式的有效性值得进一步探索。
氨甲环酸对肝癌肝切除术患者凝血功能及并发生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对肝癌肝切除术患者凝血功能及并发生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102例肝癌肝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Docetaxel molecular weight组51例,于术前30 min给予氨甲环酸。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计数(PLT)]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sPTT、PT、Fbg、PLT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Fbg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Immune dysfunction;两组术后24 h的sPTT、PT、PLT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Smoothened Agonist生产商两组术后1周内并发症中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肝癌肝切除术患者术前给予氨甲环酸静脉注射可有效改善其术后凝血功能,促进预后,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基于改良Harrington分型的髋臼转移癌手术治疗方法
目的:对于髋臼转移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尚缺乏统一的认识,本研究旨在提出了改良Harrington髋臼转移癌分型系统并基于此提KD025说明书出新的髋臼转移癌外科治疗策略。方法:本研究回顾性选取2003年6月至2021年9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外科治疗的283例髋臼转移癌患者,其中男性146例、女性137例,平均年龄(56.2±12.4)岁。283例髋臼转移癌患者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肺癌(68例)、肾癌(43例)与乳腺癌(38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中心为针对性地规划髋臼转移癌的外科治疗方案,在传统Harrington分型的基础上对Ⅲ型病灶进行了细化分类,基于骨内病灶累及范围与软组织包块情况将其进一步分为Ⅲa型(骨破坏范围在骶髂关节平面以下且不伴巨大软组织肿块)、Ⅲb型(骨破坏范围超过骶髂关节平面以上且不伴巨大软组织肿块)与Ⅲc型(骨破坏伴巨大软组织肿块)。对Ⅲa病灶与部分Ⅲb病灶仍采用传统的瘤内手术联合斯氏针/空心钉骨水泥髋臼成型+全髋关MK-1775半抑制浓度节置换,而对于Ⅲc病Biolistic transformation灶与部分Ⅲb病灶则采用肿瘤整块切除联合假体重建。对HarringtonⅠ、Ⅱ、Ⅳ型病灶患者的外科治疗仍按传统Harrington分型进行。结果:283例患者中4例截肢,279例患者行基于改良外科分型系统的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218.6±82.4)min,平均出血量(1593.0±1162.5)mL,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4.0%。术后随访期平均为(19.6±13.1)个月。术后MSTS 93功能评分平均(18.3±5.2)分,其中HarringtonⅢ型髋臼周围转移癌中,采用斯氏针骨水泥髋臼成型+全髋置换患者术后MSTS93评分平均为(18.6±5.8)分,而采用肿瘤整块切除联合假体置换的患者术后MSTS93评分平均为(19.3±4.9)分。15例(5.3%)患者在生存期内出现肿瘤局部复发,其中4例为采取整块切除的病例,余11例均为刮除病例。结论:对于骨盆转移癌导致严重疼痛和行走困难的患者,外科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本研究提出的改良Harrington外科分型能够有效地指导髋臼转移瘤外科治疗方案制定,在不增加手术风险的前提下具有针对性地提高了外科治疗的效果。
老年人BMI与高血压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老年人适宜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范围尚未确定。本文拟探讨老年人BMI与高血压发生风险的关系,为老年人适宜BMI范围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体检中心老年研究对象(≥60岁)共9 474例资料,其中男性5 337名,女性4 137名。所有研究对象均随访5年。基线资料为2014年的身高、体质Against medical advice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根据基线BMI将所有老年研究对象分为5组:BMI<18.5kg/m~2组,BMI 18.5~22.9kg/m~2组,23.0~24.9kg/m~2组,25.0~29.9kg/m~2组和BMI≥30.0kg/m~2组。调查问卷法收集既往慢性疾病史(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收集基线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Ferrostatin-1分子量白、低密度脂蛋白和肾小球滤过率数据。随访期间每年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 Pa)和(或)舒张压≥90mmHg认定为高血压。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基线BMI与高血压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 随访5年期间新发高血压2 138例。调整年龄、性别、糖代谢、脂代谢和肾小球滤过率后发现,以BMI为18.5~22.9的老年人群为对照,BMI<18.5kg/m~2组,23.0~24.9kg/m~2组,25.0~29.9kg/m~2组,≥30.0kg/m~2组高血压发生风险的HR值分别为0.65(95%CI:0.48~0.88),1.23(95%CI:1.10~1.38),1.47(95%CI:1.32~1.63)和1.85(95%CI:1.44,2.38)。BMI每增加1.0kg/GW-572016使用方法m~2,高血压发生风险增加7%(HR:1.07;95%CI:1.06,1.09;P<0.001)。男女分组的结果与总人群趋势一致。排除60~65岁、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的老年人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的结果与主效应分析一致。结论 老年人BMI升高可明显增加高血压发生风险。为降低老年人群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建议将体质量控制在正常范围。
海德堡三角清扫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海德堡三角清扫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的临床疗效。方Regorafenib价格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3例, 女18例;中位Nirogacestat年龄为56岁, 年龄范围为42~74岁。51例患者中, 24例行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清扫第12、13、17组淋巴结)联合介入动脉灌注化疗(TAI), 设为标准组;27例行海德堡三角清扫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清扫第7、8、9、12、13、16、17组淋巴结)联合TAI, 设为海德堡组。观察指标:(1)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2)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3)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 术后每3个月随访1次, 了解患者肿瘤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7月或患者死亡。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并绘制生存曲线, 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标准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分别为(501±61)min、(563±278)mL、4例;海德堡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556±46)min、(489±234)mL、6例;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 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3, χ2=0.25, P0.05)。(2)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51例患者中, 30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共50例次)。50例次总并发症中, Clavien-Dindo Ⅰ级、Ⅱ级、Ⅲa级、Ⅲb级并发症分别为18、29、2、1例次。标准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例数, 胃排空障碍, 胰瘘(无、A级、B级), 胆瘘, 出血, 腹泻分别为15例, 4例, 13、7、4例, 4例, 2例, 2例;海德堡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5例, 6例, 14、10、3例, 4例, 1例, 3例;两组患者并发症总例数、胃排空障碍、胰瘘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6, 0.02, Z=-0.04, P0.05);两组患者胆瘘、出血、腹泻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组和海德堡组患者Clavien‐Dindo Ⅰ级、Ⅱ级、Ⅲ级并发症分别为10、11、2例和8、18、1例, 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7, P0.05)。标准组和海德堡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均为(23±8)d, 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 P0.05)。(3)随访和生存情况。5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为17(6~54)个月。标准组和海德堡组患者术后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5.0%和81.5%;术后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2.5%和22.2%。标准组和海德堡组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5.00个月(95%可信区间为12.63~17.37个月)和21.00个月(95%可信区间为15.91~19.62个月), 两组患者生存情况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 P0.05)。标准组患者1年和3年肿瘤复发例数分别为9例和20例;海德堡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6例和15例;两组患者术后1年肿瘤复发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年肿瘤复发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caractéristiques biologiques论与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比较, 行海德堡三角清扫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 可延长患者中位生存时间, 且不增加手术相关并发症。
肺癌合并具有自身免疫特征间质性肺炎的生存分析及预后因素
目的 间质性肺炎(ILD)是肺癌(L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IPAF)对肺癌的预后是否有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IPAF是否影响肺癌的预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80例合并IPAF的肺癌患者为研究组,选择80例单纯肺癌患者为对照组,对研究组临床特点及生存时间、预后因素进行观察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和Cox回Galunisertib化学结构归模型用以评估不同组的生存差异和死亡风险。结果 合并IPAF的肺癌患者中的大多数是老年男性吸烟者,研究发现76.3%为男性,63.8%为既往吸烟AZD9291生产商者。病理类型主要为腺癌(42.5%),与未合并IPAF的LC患者相比,合并IPAF的患者总生存时间更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个月vs. 36个月,Log-rank,P<0.001Knee infection);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PAF是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3);对肺癌合并IPAF的患者进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肿瘤病理类型、C-反应蛋白是肺癌合并IPAF的独立预后因素(P=0.027;P=0.018)。结论 与单纯肺癌患者相比,合并IPAF的患者生存期明显缩短。肺癌合并IPAF的治疗具有挑战性,需要谨慎选择抗癌方案。
2018年四川省什邡市成人吸烟和二手烟暴露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什邡市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吸烟、二手烟暴露情况,为制定什邡市控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什邡市3个乡镇6个行政村270户居民,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编制的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2018)问卷,调查居民户中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并根据2018年什邡市人群性别和年龄构成对率进行标化,统计分析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结果 2018年什邡市18岁及以上居民现在吸烟率为39.69%,现在每日吸烟率为37.25%,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在现在吸烟率、现在每日吸烟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MG510抑制剂什邡市18岁及以上居民二手烟暴露率为82.53%,每日二手烟暴露率为38.79%,男性二手烟暴露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不同性别每日二手烟暴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5);调查还发现什邡市成人不同年龄组二手烟暴露率、每日二手烟Taurine使用方法暴露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对吸烟与中风、心脏病发作和肺癌3类疾病关系的正确认知率仅为16.83%,对二手烟暴露与成人心脏病、儿童肺部疾病和成人肺癌3类疾病关系的正确认知率仅为33.17%。结论 什邡市collapsin response mediator protein 218岁及以上居民吸烟、二手烟暴露形势严峻,对烟草危害缺乏正确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