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AG-221 7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Bioactive lipids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比较两组舒张压、收缩压降至正常时间、心功能改善2级时间、治疗前后的血压及心功能指标、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舒张压降至正常时间(6.55±1.26)d、收缩压降至正常时间(7.21±1.21)d、心功能改善2级时间(8.12±2.21)d短于对照组的(9.56±2.01)、(9.85±2.91)、(11.45±3.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心功能等级低于本组治疗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小于本组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舒张压(76.56±3.25)mm Hg(1 mm Hg=0.133 kPa)、收缩压(121.55±2.05)mm Hg、心功能等级(1.21±0.13)级低于对照组的(84.72±4.21)mm Hg、(133.16±2.24)mm Hg、(2.56±1.27)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40.34±1.04)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45.12±2AM-2282.11)mm小于对照组的(45.11±1.12)、(51.51±2.12)mm,左室射血分数(57.41±4.26)%高于对照组的(52.12±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33/35),高于对照组的74.29%(2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片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治疗效果确切,优于氨氯地平片单独治疗,可更好控制血压和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在乳腺炎与乳腺癌鉴别的诊断效能

目的 评价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在乳腺炎与乳腺癌鉴别的诊断效能nano-bio interactions。方法 研究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在本院就诊并通过超声引导穿刺乳腺肿块被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及非哺乳期乳腺Pevonedistat纯度炎患者92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42例乳腺炎分为对照组,50例乳腺癌分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特征,包括病灶边缘、钙化情况、后方回声、弹性成像和阻力指数(RI)。观察两组患者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观察常规超声和ZD1839体内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对两组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的病灶边缘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而钙化情况、后方回声、弹性成像和RI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病理结果以慢性乳腺炎为主,观察组患者以浸润型导管癌为主。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在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上均优于常规超声。差异均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癌和乳腺炎的鉴别诊断中具备较高的诊断效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咳嗽变异性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哮喘控制测试评分与肺功能状况研究

目的 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的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与肺功能状况。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90例CVA合并MP感染患儿为B组。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50例单纯CVA患儿为A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就诊当日与治疗后1、2、3个月的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中段呼气流速(MMEF75/25)、最大呼气峰流速(PEF)]、ACT评分、MP-IgM抗体效价变化情况。结果 B组患儿就诊当MRTX1133临床试验日与治疗后1、2、3个月的FVC、FEV1、MMEF75/25、PEF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1、2、3个月的FVC、FEV1、MMEF75/25、PEF均高于就诊当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治疗后1个月的ACT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2、3个月的ACT评分均高于治疗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就诊当日与治疗后1、2、3个月的MP-IgM抗体滴度<1∶80比例低于A组,而MP-IgM抗体滴度1∶80~1∶160比例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就诊当日www.selleck.cn/products/lxh254与治疗后1、2个月的MP-IgM抗体滴度>1∶160比例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治疗后1、2、3个月的MP-IgM抗体滴度<1∶80比例高于就诊medium- to long-term follow-up当日,MP-IgM抗体滴度1∶80~1∶160与MP-IgM抗体滴度>1∶160比例低于就诊当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VA患儿而言,MP感染可损害其通气功能及整体肺功能,影响哮喘症状控制效果,不利于患儿康复,临床需加强MP感染的治疗管理,进而积极推进其病情恢复进程。

狼疮丸对降植烷诱导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作用

通过建立降植烷诱导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小鼠模型,明确狼疮丸对于SLE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30只6~8周龄雌性小鼠BALB/c被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首日单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模型组(首日单次腹腔注射anti-tumor immunity降植烷0.5 mL)和狼疮丸治疗组(首日腹腔注射降植烷0.5 mL,第2天起狼疮丸每日按剂量灌胃)。注射前及注射后每月采用尿蛋白MK-2206试纸测定小鼠尿蛋白1次;注射后1、2、3、4、5、6个月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抗核抗体(anti-ANA)、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6(IL-6);第6个月测定IgG蛋白;6个月处死动物后,观察肾脏HE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后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在腹腔注射降植烷1个月后出现尿蛋白升高。4个月时,77.7%小鼠尿蛋白含量达到+++。狼疮丸治疗组可显著改善模型组小鼠尿蛋白含量(P <0.05);dsLorlatinib-DNA、ANA、TNF-、IL-6、IgG浓度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 <0.05、P <0.01和P <0.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肾脏中的IgG、CD3表达显著减少(P <0.001)。狼疮丸能降低降植烷诱导的SLE样小鼠模型中尿蛋白、dsDNA、ANA、TNF-、IL-6和IgG的浓度,并能减轻肾脏的损伤程度,对SLE小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PICC置管化疗对乳腺癌患者上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PICC)置管化点击此处疗对乳腺癌患者上肢深静脉血栓(UEDVT)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乳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82biomedical agents例,依据有无UEDVT形成将分组为UEDVT组(21例)和无UEDVT组(61例)。单因素分析乳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UEDVT发生的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UEDVT发S63845供应商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UEDVT组与无UEDVT组在穿刺部位、导管前端位置、肿瘤分期、穿刺次数、血栓史、PICC置管史、每日活动时间、血红蛋白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比较上均有显著差异(P <0.05),在居住地、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与化疗方式比较上无显著差异(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穿刺次数≥2次、每日活动时间<1h、血红蛋白≤110g/L、APTT <14s均是影响UEDVT发生的独立高风险因素(P <0.05)。结论 护理人员应关注高位因素,并积极通过饮食、运动和健康教育等多途径有效预防UEDVT的发病风险。

氯吡脲的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免疫分析应用研究

氯吡脲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苯脲衍生细胞分裂素,广泛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用于增加猕猴桃和葡萄等水果的大小。农用化学品的频繁使用可能导致食品中存在残留物,我国政府部门明确规定了氯吡脲在不同果蔬中的残留量。为了确保监测系统在食品风险管理方面的有效性,目前针对氯吡脲残留检测以色谱为主的仪器分析方法。仪器检测结果比较可靠,但仪器昂贵、耗时,需要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实现检测。基于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分析已成为用于测定痕量分析物的成熟技术,相比色谱分析具有操作简便、高通量、结果快的优点。免疫测定通常使用单克隆抗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生产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稳定性强的抗体至关重要。因此,本课题旨在筛选可识别氯吡脲的单克隆抗体,同时基于单克隆抗体建立了对氯吡脲残留可追溯性的磁珠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量化方法。为了避免杂交瘤细胞的突变,研制了制备成本低、易获得的单链抗体。本论文所做的工作为氯吡脲残留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思路,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氯吡脲的单克隆抗体制备为了制备高灵敏度的抗氯吡脲单克隆抗体,利用异源包被筛选,选取氯吡脲偶联卵清蛋白的完全抗原(CPPU-OVA)作为免疫原,在杂交瘤细胞筛选以及ELISA实验分析均使用氯吡脲偶联牛血清蛋白的完全抗原(CPPU-BSA)作为包被原,进行了三轮亚克隆筛选得到两株稳定分泌抗体的细胞株(14G1、16B1)。通过间接竞争ELISA比较两株杂交瘤细胞产生在腹水的抗体灵敏度,最终选择14G1杂交瘤细胞株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14G1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亚型为Ig G1型,经辛酸-硫酸铵法纯化后的亲和常数(Ka)为4.74×10~(10)L/mol,为高亲和力抗体。经抗原包被浓度、工作缓冲液相关参数条件优化,最终优化的抗体的IC_(50)为0.0253 ng/m L,特异性好,线性范围(IC_(20)~IC_(80))为0.005~0.231 ng/m L,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为氯吡脲免疫分析方法的构建提供重要的生物材料。2.磁珠ELISA方法的建立及在猕猴桃和葡萄样品氯吡脲的检测应用研究使用磁珠纳米材料构建的免疫分析方法能够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并且可以实现对实际样品残留的快速检Gene biomarker测。Berzosertib抑制剂以链霉亲和素磁珠偶联生物素化氯吡脲抗原的复合物作为包被抗原,HRP偶联的抗氯吡脲单克隆抗体作为一抗来构建直接竞争磁珠ELISA(MB-ELISA)反应体系。经过相关参数条件优化后的MB-ELISA的IC_(50)为0.0061 ng/m L,在35 min内完成检测,大大缩短分析时间,并且与其他类似物没有交叉反应。将常规ELISA、MB-ELISA和HPLC用于猕猴桃和葡萄样品中氯吡脲的添加回收实验。结果表明,常规ELISA和MB-ELISA的基质分别稀释200倍、100倍。三种分析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0%~117.4%、86.0%~120.0%和82.0%~116.5%,变异系数都小于14.3%。验证了免疫分析方法在猕猴桃和葡萄样品检测的实用性和准确性,可用于水果中氯吡脲残留的高通量筛选检测。3.氯吡脲单链抗体的制备及分子识别机理的初步研究基因工程抗体(单链抗体)可替代传统抗体的制备途径。从14G1杂交瘤细胞株提取m RNA并反转录成c DNA,以此为模板扩增抗体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其两个基因片段通过连接肽组装成单链抗体(sc Fv)基因,将sc Fv插入p ET32m和p ET32m-MBP载体上并在大肠杆菌里实现体外的重组蛋白表达。经过Ni柱纯化并建立了sc Fv-ELISA曲线,其对氯吡脲的IC_(50)为0.13ng/m L,仍然保留了原单克隆抗体的结合能力,可以作为氯吡脲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替代方法,但是发现融合蛋白(MBP-sc Fv)失去了对氯吡脲小分子的结合能力。最后使用同源建模、分子对接等计算模拟,显示了sc Fv中的Asn30(CDR1)、Trp32(CDR1)、Ser99(CDR3)参与氢键相互作用,这为抗体进化、免疫结合机制提供了信息和理论基础。综上所述,本论文制备了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抗氯吡脲单克隆抗体和单链抗体;基于单克隆抗体构建了磁珠ELISA实现了快速、高灵敏度的分析检测;ELISA、MB-ELISA分析方法均可满NSC 125973足在实际样品的检测需求。

三期动态增强MSCT联合血清AFP、TSGF及AFP-L3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三期动态增强MSCT联合AFP、TSGF及AFP-L3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5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患者中血清AFP、TSGF及AFP-L3含量;以病理诊断为PD0325901说明书金标准,比较MSCT、血清AFP、TSGF及AFP-L3检测以及四者联合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肝癌组患者AFP、TSGF及AFP-L3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SCT联合血清AFP、 TSGF及AFP-L3诊断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明显高于单一的血清Aimmune evasionFP、TSGF及AFP-L3及MSCT检测(P<0.05JQ1使用方法),单独检测时,其灵敏度均低于80%,而联合诊断时,其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高于9 8%。结论 MSCT检查、血清AFP、TSGF及AFP-L3均可检出肝细胞肝癌,但是四者联合诊断准确率更高,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放射治疗优化方案在乳腺癌保乳手术后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在乳腺癌Trichostatin A保乳手术后采用放射治疗优化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早期乳腺癌实施保乳手术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方案,研究组采用放射治疗优化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放疗后美容效果分析,统计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放疗反应对比来看,两组患者的晚期皮肤反应、急性皮肤反应、放射性肺炎、骨髓抑制、食管黏膜反应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Non-specific immunity.05);研究组整体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整体满意度为95.0%,两组对于放疗后美容效果满意率无差异(P>0.05),但是研究组的放疗次数、selleck Lorlatinib放疗疗程、放疗费用等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复发率为7.50%;对照组总复发率为25.0%;研究组患者复发率远低于对照组复发率(P<0.05)。结论:针对在乳腺癌保乳手术后采用放射治疗优化方案临床效果好,还可以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可以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红细胞分布宽度、血清尿酸、降钙素原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短期预后的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Ty G)指数、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清尿酸(UVX-661试剂A)、降钙素原(PCT)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冠心病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并以Gensini积分系统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各组的Ty G指数、RDW、UA、PCT水平,以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上述指标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患者出院后均随访6个月,根据有无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以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对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的Ty G指数、RDW、UA、PCT水平差异均表现为,从轻度到重度依Biodiesel-derived glycerol次升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的Ty G指数、RDW、UA、PCT水平与Gensini积分均呈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的甘油三酯(TG)、Gensini积分、Ty G指数、RDW、UA、PCT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Alpelisib小鼠tic回归分析显示,TG≥3.5 mmol/L、Gensini积分≥30分、Ty G指数≥5、RDW≥12.8%、UA≥380μmol/L、PCT≥35μg/L是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y G指数、RDW、UA、PCT单独及联合预测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6、0.793、0.794、0.789和0.948,联合预测效能明显更高。结论:冠心病患者的Ty G指数、RDW、血UA、PCT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其均为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联合检测上述指标对患者短期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赋能教育在乳腺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赋能教育在乳腺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医院2020年7月—2021年6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化疗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入院时间将病人分为对照组(2020年7月—2020年12月)、观察组(2021年1月—2021年6月),每组40例selleck产品。对照组应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赋能教育模式的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SECA)、一般自我效NSC125066化学结构能感量表(GSES)对两组病Endodontic disinfection人的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效能感进行评价,比较两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效能感、输液港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SECA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GSES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液港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赋能教育模式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乳腺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病人自我效能感、自我护理能力以及输液港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