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患者纳米刀术后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胰腺癌患者纳米刀术后发生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风险模型的列线图。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1年11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行纳米刀治疗的92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3天内出现血清肌钙蛋白I>0.03 ng/mL作为心肌损伤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心肌损伤组non-medicine therapy(n=51)和非心肌损伤组(n=41),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BMI、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吸烟史、酗酒史、术前合并症等基线资料。计量资料用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检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筛选出相关因素建立预测胰腺癌患者纳米刀术后发生心肌损伤风险的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区分能力和临床效用。结果 相较于非心肌损伤组,心肌损伤组消融时间更长(χ~2=7.410,P=0.006),探针数量更多(χ~2=6.130,P=0.047),术前合并高血压(χ~2=12.124,P<0.001)、慢性肾脏病(χ~2=12.829,P<0.001)者更多。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消融时间、手术方式、探针数量、高血压史及慢性肾脏病史均与心肌损伤的发生有关(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比值比(OR)=3.94,95%CI:1.09~14.18,P=0.036]、消融时间(OR=4.15,95%CI:1.30~13.2确认细节7,P=0.016)、手术方式(OR=6.92,95%CI:1.92~25.07,P=0.003)及合并高血压史(OR=4.07,95%CI:1.12~14.77,P=0.034)是胰腺癌患者纳米刀术后发生心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AUC=0.859表明,列线图具有较好的区分能力和临床效用。结论 胰腺癌患者纳米刀术后心肌损伤发生购买Enasidenib率较高,术前合并高血压、肿瘤直径>4 cm、消融时间>1 h是心肌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方式(纳米刀+旁路吻合)能增加心肌损伤的风险,列线图对预测心肌损伤发生的风险有较好效果。

miRNA-5089-5p体外通过调节组织蛋白酶B表达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目的探讨miRNA-5089-5p(m购买MRTX849iR-5089-5p)体外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与组织蛋白酶B(CTSB)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食管癌手术切除癌组织标本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31例,以及食管癌TE-13、EC9706、Eca109、KYSENSC 125973配制30细胞株和正常食管黏膜上皮HET-1A细胞miR-5089-5p的表达水平。选择miR-5089-5p表达量最低的食管癌细胞,分为两组,分别转染miR-5089-5p模拟物(miR-5089-5p组)及其阴性对照序列(阴duck hepatitis A virus性对照组);转染48 h后,qRT-PCR检测两组细胞miR-5089-5p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和划痕愈合实验分别检测两组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用microRNA.org、Deepbase v2.0在线工具预测miR-5089-5p的靶基因,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行验证。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iR-5089-5p组、阴性对照组细胞靶基因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相关蛋白PCNA、Ki-67和迁移相关蛋白N-Cadherin、Twist表达。结果食管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5089-5p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54±0.53和7.07±1.25(t=24.06,P0.01);各食管癌细胞株miR-5089-5p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正常食管黏膜上皮HET-1A细胞(均P0.05),相对表达量最低的是Eca109细胞(0.12±0.03)。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随着转染时间延长,miR-5089-5p组Eca109细胞增殖能力逐渐降低,从48 h开始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迁移能力亦降低[细胞划痕愈合率:(29±5)%比(64±8)%,t=3.91,P0.01]。在线工具预测miR-5089-5p的靶基因可能是CTSB,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5089-5p互补结合CTSB 3’UTR。qRT-PCR检测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iR-5089-5p组Eca109细胞CTSB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0.23±0.04比1.01±0.09,t=8.27,P0.01),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显示,CTSB蛋白表达水平亦降低,同时细胞增殖相关蛋白PCNA、Ki-67和细胞迁移相关蛋白N-Cadherin、Twist表达水平均降低。结论食管癌患者癌组织和细胞株中miR-5089-5p均低表达,miR-5089-5p能抑制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此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CTSB基因表达实现的。

不同年龄组HIV/AIDS患者心脏彩超和颈动脉超声的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组HIV/AIDS患者心脏彩超和颈动脉超声的特点。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感SCH772984化学结构染科就诊行心脏彩超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的HIV/AIDS患者,根据WHO公布的年龄分组标准,分为青年组(≤44岁)98例(28.0%)、中年组(45~59岁)166例(47.4%)和老年组(≥60岁)86例(24.6%),采用Excel和SPSS26.寻找更多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组在民族、吸烟、传播途径、有高血压、有糖尿病及有肝炎及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脏彩超和颈动脉超声的异常情况在不同年龄组中存在着差异(P <0.05),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超声检查的异常情况呈逐渐增加的趋势(χ_(趋势)~2分别为107.148、77.666,genetic heterogeneityP_(趋势)值均<0.05)。在心脏彩超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异常结果中,不同年龄组在左室舒张功能障碍、主动脉钙化、肺动脉收缩压升高、主动脉瓣反流、室间隔增厚、左右房内径增大、右室内径增大、二尖瓣钙化、颈部有无斑块、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右侧颈内动脉峰值流速及双侧颈内动脉阻力指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发生最常见。结论 不同年龄组HIV/AIDS患者心脏彩超和颈动脉超声的异常情况及异常的表现存在着差异,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超声的检查结果,对不同年龄组HIV/AIDS患者相关心血管疾病做出及时地诊断。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危险因素及发病节律性研究

目的 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危险因素及发病节律性。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9例,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45岁)71例,中老年组(>45岁)118例。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以及住院天数、Killip分级。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检测B型钠尿肽、心肌肌钙蛋白I、血肌酐水平。进行心脏彩超检查,记录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心室壁瘤情况。进行经皮冠脉造影检查,记录病变血管类型、病变血管支数,计算Gensini评分。调查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间,按24 h分为4个时间段:00∶01-06∶00、06∶01-12∶00、12∶01-18∶00、18∶01-24∶00。结果 青年组男性比例、吸烟史比例、Killip分级均明显高Tuberculosis biomarkers于中老年组,年龄、住院天数、B型钠尿肽、心肌肌钙蛋白I以及脑卒中史、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脂血症病史的比例均明显低于中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青年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PD-0332991临床试验张末期直径均明显高于中老年组,心室壁瘤比例、Gensini评分均明显低于中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青年组患者病变血管中左主干、左前降支、右冠脉比例以及病变血管支数均明显低于中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青确认细节年组患者06∶01-12∶00时间段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比例明显高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老年组患者12∶01-18∶00时间段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比例明显高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吸烟史、脑卒中史、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脂血症病史是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男性、吸烟、冠心病家族史以及合并脑卒中、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是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多在上午发病。

超氧化物歧化酶表达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术后残疾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selleckchem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表达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术后残疾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佳木斯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Barthel指数biodiversity change量表(BI)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将BI<50分的21例患者分为重度残疾组,将50~90分的31例患者分为轻度残疾组,将>90分LXH254说明书的8例患者分为无残疾组,对比三组患者临床基础情况、实验室相关指标,并分析超氧化物歧化酶表达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术后残疾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舒张压、收缩压、合并糖尿病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心房纤颤史、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血脂以及发病到溶栓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达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房纤颤史、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血脂、MDA与缺血性脑卒中术后残疾程度呈正相关(P<0.05),TAC、SOD与缺血性脑卒中术后残疾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SOD表达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术后残疾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SOD表达水平越低患者术后残障程度越严重,因此可以考虑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SOD表达水平来预测患者术后残疾程度。

种植体支抗应用于闭合式牵引埋伏牙的临床疗效及对口腔免疫炎性反应和微环境的影响

目的:探讨种植体支抗应用于闭合式牵引埋伏牙的临床疗效及对口腔免疫炎性反应及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0例埋伏牙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5,种植体支抗应用于闭合式牵引治疗)和对照组(n=45,闭合式开窗术联合传统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口腔结构,评Elexacaftor抑制剂估两组治疗后牙周功能恢复情况,检测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唾液中炎性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免疫功能指标CD3~Gefitinib-based PROTAC 3化学结构+、CD4~+、CD8~+的含量,并依据数值计算CD4~+/CD8~+比值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 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磨牙移位明显低于对照组,上中切牙凸距差和中切牙倾角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咀嚼功能、自我舒适度、牙齿稳定性、美观度以及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NF-α、Biosynthesized celluloseIL-1β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1β和IL-6水平均上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D3~+、CD4~+ 、CD8~+和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和CD4~+/CD8~+水平均有所下降,CD8~+水平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MMP-1、MMP-2、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P-1、MMP-2、MMP-9水平均明显升高,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种植体支抗应用于闭合式牵引埋伏牙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牙周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改善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促进牙周微环境的平衡,有利于术后恢复。

慢性压迫性脊髓症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与血脊髓屏障破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慢性压迫性脊髓症大鼠模型脊髓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和血脊髓屏障(blood spinal cord barrier,BSCB)的变化,探讨二者相关性。方法将48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脊髓压迫组,每组各24只;将吸水后可膨胀聚氨酯薄板植入C_5椎板下硬膜外,建立慢性压迫性脊髓症模型。造模后第4周,两组分别通过BBB(Basso Beattie Bresnahan)评分和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检测评价脊髓功能,每组各取12只行MMP-9、内皮屏障抗原(endothelial barrier antigen,EBA)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二者在脊髓不同区域表达情况;其余12只行伊文思蓝(evans blue,EB)灌注检测BSCB通透性。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各观察指标差异,并分析脊髓压迫组MMP-9与EBA表达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成功造模后第4周脊髓压迫组BBB评分显著低于假手术组;相对于假手术组,脊髓压迫组SEP检测潜伏期显著延长、波幅显著降低。脊髓压迫组白、灰质MMP-9表达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脊髓压迫组灰质EBA表达显著低于假手术组,白质EBA表达无显著变化,脊髓压迫组EB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脊髓压迫组MMPselleck产品-9表达与EBA表达半定量结果进行配对样本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呈显著相关(r=0.96,P=0.000)。结论慢性压迫性脊髓症大鼠模型建立第4周,脊髓功能显著降低,同时BSCB结构破坏、通透性Elexacaftor作用增加,MMP-9表达增强并与EBA抗原显著减少显著相关,提示BSCBmarine microbiology破坏可能与MMP-9表达显著增高相关。

结直肠癌术后腹腔感染危险因素及与 UGT1A1*28位点基因多态性的关联

目的 探究结直肠癌术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与尿苷二磷酸葡醛酰转移酶(UGT1A1)*28位点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方法 以2016年3月-2020年10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153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腹腔感染发生情况分为感染组39例和未感染组114例,感染组患者进行病原菌培养,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并测定外周血UGT1A1*28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 39例腹腔感染患者共检出42株病原Enasidenib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比76.19%;感染组合并糖尿病、贫血、术前肠梗阻、术前美国麻醉医生协会(ASA)评分为3~4分、肿瘤分期为Ⅱ~Ⅳ期、手术时间≥2 h、发生吻合口漏、引流管留置时间≥10 d、住院时间≥20 d、未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高于未感染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术前肠梗阻、手术时间≥2 h、引流管留置时间≥10 d是导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出现腹腔感染的危险Cloning and Expression Vectors因素(P<0.05);感染组及未感染组UGT1A1*28位点基因型对比,无统计学差异;UGT1A1*28位点基因多更多态性与结直肠手术后感染无关联。结论 合并糖尿病、术前肠梗阻、手术时间≥2 h、引流管留置时间≥10 d是导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出现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UGT1A1*2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术后感染无关联。

不同营养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

目的:分析不同营养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SICU)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定江门市新会区LY2157299体内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20例HICH患者,以随机法将其分组(每组60例),Lab Automation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营养护理,比较两组营养指标、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前血清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球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各指标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血清PA、Hb、ALB、球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前GCS评分、NIHSS评分与对CP-456773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GCS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营养护理可有效改善HICH患者营养状态,减轻昏迷程度及神经功能受损程度,降低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

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衢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selleck化学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9例,依据是否并发腔隙性脑梗死分为单发组97例,并发组62例。并发组又根据认知功能情况分为认知正常组47例,认知障碍组更多15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分别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并发组入院时MMSE评分明显低于单发组[(22.65±2.14)分vs(29.68±2.52)分,P<0.01],认知功能障碍比例明显高于单发组(24.2%vs 6.2%,P<0.01)。认知障碍组饮酒、高血压病程、冠心病、颈部血管斑块、脑动脉硬化、夜间平均收缩压、24 h脉压明显高于认知正常组,年龄、受教育年限、昼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和24 h平均舒张压明显低于认知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受教育年限、颈部血管斑块、夜间平均收缩压是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影响因素(OR=3.597,95%CI:1.656~8.265,P=0.001;OR=0.462,95%CI:0.266~0.966,P=0.035;OR=3.792,95%CI:1.655~9.034,P=0.002;OR=2.257,95%CI:1.070~4.358,P=0.028)。结论 年龄、受教育年限、Tissue biomagnification冠心病、颈部血管斑块、夜间收缩压是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