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通过临床分析结合文献计量学研究探讨慢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CCS)患者发生冠脉慢血流(CSF)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1年9月至20获悉更多22年7月于东直门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CCS患者,根据纳排标准,最终纳入CSF组37例,冠脉正常组40例。分析两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与CSF的相关性。以Web of Science为文献来源,检索2002—2022年CSF相关的研究,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以关键词作为节点进行共现、聚类和Burst分析,绘制对应的可视化图谱并进行解析。结果 临床研究中,单因素分MRTX849体内实验剂量析后继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HGB)水平高(OR=1.103,P=0.001)、心房颤动(AF)(OR=19.791,P=0.010)、冠心病家族史(OR=3.811,P=0.046)为CCS患者发生CSF的独立危险因素。文献计量研究中,共检索到CSF相关文献1 367篇,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分析显示,CSF相关的研究热点疾病主要集中在心绞痛、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动脉疾病;影像学研究热点集中在血管内超声、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计数、造影;机制diagnostic medicine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动脉粥样硬化、内皮功能障碍和炎症,且近5年CSF的研究热点偏重于临床管理及预后。结论 CCS患者发生CSF的独立危险因素有HGB水平高、AF、冠心病家族史。文献计量研究中CSF的机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动脉粥样硬化、内皮功能障碍和炎症。
老年脑出血患者早期病情观察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Rapamycin体内讨老年脑出血患者发病1个月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构建相应的风险模型。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海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285例老年脑出血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发病1个月时的生存状态分为死亡组(n=69)和存活组(n=216)。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资料,分析此类患者发病早期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风险模型,通过受试者操作特Exosome Isolation征(ROC)曲线评估该模型的效能。结果 同存活组患者相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白细胞、糖化血红蛋白(HbA1C)、D-二聚体、尿酸(UA)、三酰甘油(TG)和脑出血体积显著增加,且出现感染和消化道出血的比例更高,而入院格拉斯哥(Glasgow)评分、血红蛋白、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白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入院Glasgow评分、感染、消化道出血、白细胞、血红蛋白、D-二聚体、eGFR、白蛋白、UA和TG是影响老年脑出血患者1个月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所构建的风险模型鉴别患者发病1个月内是否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6%和89.8%。结论 入院Glasgow评分、感染、消化道出血、白细胞、血红蛋白、D-二聚体、eGFR、白蛋白、UA和TG是影响老年脑出血患者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据此构S63845建的模型对老年脑出血患者1个月内的死亡风险评估有较高的效能。
基于网络药理学联合转录组学研究大黄-天南星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技术探寻大黄-天南星药对治疗Pexidartinib体内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大黄-天南星药对的全部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相关基因库检索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疾病基因,在利用STRING数据库生成药对的PPI网络,最后对核心靶点进行GEO数据库一组数据集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获得22个活性化合,筛选得到大黄-天南星药对的潜在靶点37个,关键靶点共8个,其中CASP9、CASP3和CASP8在PPI网络靶标体现出较高的中心度;GEO数据库中转录组学微阵列芯片数据集GSE97537中交集基SB203580核磁因的达量进行了统计分析CASP9、CASP3和CASP8的表达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Glutamate biosensor大黄-天南星对药可能是通过抑制CASP3,CASP8和CASP9通路进而抑制细胞凋亡而发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
IOL Master500和A超联合角膜曲率计测算白内障患者术后屈光度数的对比研究
目的 通过对比IOL Master500(光学生物测量仪500)和A超联合角膜曲率计测算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or IOL)度数的准确性,探讨两种方式对于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满意度的评价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本院白内障患者120例(120眼),按随机抽样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A超联合角膜曲率计测算晶体度数,观察组采用IOL Master500测算晶体度数,所有患者术前均完成两组检查方式的眼轴长度、前房深度和角膜曲率的采集;再根据两组各自数据,采用Haigis公式确定晶体度数,术中植入同一型号晶体。术后3个月复查实际屈光度数,分别计算两组术后绝对屈光度差值(MAE),分析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术前IOL Master500和A超测得的眼轴长度比较,在眼轴长度AL>26 mm组中,差异有统计selleck CH-223191学意义(P<0.05);(2)IOL Master500比A超测得的前房深度要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3个月MAE≤0.50D、≤1.00D、≤1.50D中,IOL Master500绝对屈光度差值(MAE)分布情况均Stirred tank bioreactor高于A超检查组。结论 在两种方法均可测量的情况下,INCB018424体外使用IOL Master500较A超联合角膜曲率计测量眼轴长度和人工晶状体度数的预测准确性更高,术后患者视力满意度也更好。
217例运城市中心医院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目的:本文将比较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arly-onset septicemia,EOS)和晚发型败血症(Late-onset septicemia,LOS)在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数据、预后及病原学方面的差异,以便为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根据发病时间将患儿分为两组,EOS指的是患儿在出生后3天内发生败血症;LOS则指的是婴儿在出生后3天后发生败血症。收集运城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收治的217例新生儿败血症的病例资料,并根据患儿发病日期分组对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及并发症、相关实验室检查数据、转归结局及病原学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共收集病例资料217例,本研究纳入了71例EOS患儿和146例LOS患儿。男性和剖宫产婴儿较多,两组患儿在性别和生产方式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早产儿在LOS组中较多,EOS组中足月儿较多,差异在两组中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32.97,P<0.05)。EOS的中位数2900g(2300,3300),LOS的中位数1885g(1307.5,2752.5),出生体重(Birth weight,BW)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831,P<0.001);各围产因素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住院诊疗操作中LOS组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经外周的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脐动/静脉置管(Umbilical Artery/Umbilical Vein Catheterization,UAC/UVC)、腰椎穿刺、胸腔穿刺各项操作数量均大于EOS组,除胸腔穿刺(5例,2.3%)外,各项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20.578、32.444、14.352、30.722、-、6.749,P<0.05);2.临床表现中,两组患儿在纳差,反应差、嗜睡,水肿、硬肿,发热、血糖异常的病例数统计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8.682、8.404、5.849、12.115、5.206,P<0.05);LOS组中并发症的数量显著高于EOS组,其中贫血、RDS、新生儿肺炎、BPD、内环境紊乱、低蛋白血症、器官出血病疾病、凝血障碍和毛细血管渗漏9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10.348、7.594、4.524、41.151、28.787、21.344、29.219、5.9SB431542研究购买43、4.524,P<0.05);3.LOS组中出现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异常、高降钙素原(Proc alcitonin,PCT)值、高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值的病例比EOS组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4.825、87.220、4.523,P<0.05)。这些实验室指标可以作为判断两组患儿是否患病的辅助参考依据,辅助诊断异常阳性率不高;4.两组患儿的转归情况比较结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代患儿各结局变化幅度不明显。LOS组住院时长更长,且具有统计学差异(Z=-3.004,P<0.05);5.在收集到的217例有效病例数据中,培养出的阳性病例共52例,阳性率约为24.0%。其中EOS组阳性32例(45.1%)多于LOS组20例(13.7%),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1.024,P<0.05);共找到病原菌共62株,G+34例(54.8%),G-23例(37.1%),真菌5例(8.1%),LOS组共培养出32例(51.6%)病原菌,大于EOS组30例(48.0%),两组数量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6.868,P<0.05),部分样本培养出2种或2种以上菌株,且LOS多种病原菌感染可能性更大;LOS组及EOS组均以革兰氏阳性菌(Gram-positive bacteria,G+)为主,革兰氏阴性菌(Gram-negative bacteria,G-)EOS组数量大于LOS组,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组LOS发生率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3.676,P<0.05);研究各菌种数量特点,LOS组中G+表皮葡萄球菌(10例,47.6%)、G-洋葱伯克霍尔德菌(3例,27.3%),未发现真菌mediating analysis;EOS组G-肺炎克雷伯(4例,33.3%)、G+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23.1%)多见,真菌白念珠菌(2例,40.0%)最常见;采集标本位置不同对两种类型患儿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血液中培养出病原菌数量最多;5.1前3年共培养出7例病原菌(11.3%),明显少于后4年55例(88.7%),按年代分组未见统计学意义;G+、G-、真菌组,2016年-2021年的时间中分布数量大体呈上升趋势;5.2在G+组中,B组溶血链球菌中有1例(占33.3%)多重耐药菌。在G-组中,2例大肠埃希菌全部为多重耐药菌。光滑念珠菌、白念珠菌和白假丝酵母菌中,未发现耐药性的存在。结论:1.在过去7年中,我院NS主要表现为LOS;EOS多见于足月正常BW儿,LOS多见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母婴围产期并未发现对本院新生儿败血症不同类型的影响,而住院期间的诊疗措施则对疾病的发生及预后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次研究中病死率较低、治愈率较高;2.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临床症状和并发症方面没有明显的特征,种类多样且复杂,但在EOS组及LOS组中部分发生率略有区别。WBC计数、PCT值和CRP值可作为辅助诊断参考指标,参考价值不高;3.病原菌检测阳性率低,采集位置对结果无影响。G+被检出数量最多,部分患儿存在多种菌同时感染,多见于LOS组。各类型菌种被检测数近年大体均呈上升趋势;4.抗生素SARS-CoV抑制剂选择应结合当地病原菌谱及耐药特点。
单一冠状动脉畸形的CT血管成像表现及临床意义
目的 总结单一冠状动脉畸形CT血管成像(computMK-2206供应商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的不同类型及其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资料来源于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及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院,通过PACS系统回顾性检索而得。检索时间为2014年12月至2022年10月,共有1Erastin配制57 326例患者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其中收集到单一冠状动脉畸形46例,统计分析单一冠状动脉畸形的不同分型及相应亚型的CTA与临床表现差异。结果 46例单一冠状动脉畸genetic mutation形病例中有Ⅰ型8例(17.39%),Ⅱ型37例(80.44%),Ⅲ型1例(2.17%)。Ⅱ型男性患者及发生心绞痛比例高于Ⅰ型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单一冠状动脉畸形中Ⅰ型患者女性比例较高,男性以Ⅱ型多见。Ⅱ型中LⅡB亚型及RⅡB亚型容易形成压迫性冠状动脉狭窄,更容易出现心绞痛,临床上应早期干预。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络阻证临床疗效及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络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35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络阻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0例(脱落5例)采取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5例(脱落2例)在对照组治medication history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左心室功能指标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2.06%(58/63),心电图总有效率80.95%(51/63),对照组分别为83.08%(54/65)、64.62%(42/65),治疗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各单项评分及总分、Hcy水平均较本组Elexacaftor核磁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左室射血分数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主要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7.9PLX-4720体外4%(5/63),对照组为15.38%(10/65),治疗组主要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无异常变化,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络阻证,能提高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降低Hcy水平,改善左心室功能。
冠心病(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目的Immediate access:通过回顾性研究,系统总结近7年内冠心病(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各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为冠心病(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的相关规律研究提供相对客观依据。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选取自2016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间,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MC3体外一科、心内二科、CCU病房的住院患者,其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且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病例共2477例,对其中医证型及证素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证型分布特点。结果:1.本研究得到冠心病(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共17种,其中痰瘀互结证型最多为1422例,占病例总数的57.41%,其次为气阴两虚证375例,占病例总数的15.14%,其他占比较高的证型依次为气虚血瘀证263例(10.62%)、阴虚血瘀证234例(9.45%)、心血瘀阻证93例(3.75%)、气滞血瘀证68例(2.75%);不常见的证型共11种。2.对冠心病(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证素的研究发现,以血瘀、痰浊、气虚、阴虚多见。实证类证素中,血瘀、痰浊占病例总数较高,血瘀最高为84.09%,痰浊次之为57.53%。虚证类证素中,气虚GSK1349572研究购买占比为25.80%,其次为阴虚,占比24.79%。较为少见的证素为寒凝、血虚。3.冠心病(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证型分布与性别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冠心病(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证型分布和年龄具有相关性。5.冠心病(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不同证型及证素与住院日组间比较P>0.05。结论:1.冠心病(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中,证型以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证最为常见。2.冠心病(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的证素中,多发实证证素为血瘀、痰浊;多发虚证证素为气虚、阴虚。3.性别对冠心病(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证型分布无影响,年龄与冠心病(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证型分布存在相关性。4.冠心病(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不同证型对住院日的影响并不显著。
真武汤化裁联合尼可地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真武汤化裁联合尼可地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Crizotinib浓度下简称“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冠心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真武汤化裁联合尼可地尔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心功能相关指标,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44/48),高于对照组的75.00%(3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主要症状评分、纤维蛋白原、血清抗凝血酶、D-二聚体水平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低于治疗前(P<0.05),AG-221抑制剂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每搏输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真武汤化裁联合尼可地尔PCR Genotyping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冠心病疗效确切,可以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
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miR-21表达水平与攻击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微小RNA(miR)-21表达水平与攻击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11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精神分裂症组,另同期在我院体检的10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miR-21的表达水平,采用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价精神分裂症组患者的攻击行为并分为MMDV3100OAS评分≥5分的有攻击行为患者、<5分的无攻击行为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外周血miR-21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精神分peroxisome biogenesis disorders裂症组中有攻击行为者外周血miR-21表达水平低于无攻击行为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精神分裂症组患者外周血miR-21表达水平与MOAS评分呈负相关(r=-0.7189,P<0.05);精神分裂症组中有攻击行为和无攻击行为患者病程、PANSS评分中的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学症状评分、血清皮质醇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iR-21表达、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学症状评分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miR-21表达减少且与攻击行为的产生有关,检测外周血miR-21Bucladesine研究购买的表达水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具有评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