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蒙药结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等建库至2022年3月蒙药联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研究员对文献进行筛选和评估,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涉及1 361例selleck化学病人,其中治疗组693例,对照组66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提高[OR=3.80,95%CI(2.55,5.66),P<0.000 0selleck MG1321],心绞痛发作时间缩短[MD=-2.16,95%CI(-3.20,-1.12),P<0.000 1],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MD=-4.44,95%CI(-5.91,-2.96),P<0.000 01],心电图评分升高[MD=-2.57,95%CIHigh-risk cytogenetics(-2.94,-2.20),P<0.000 01]。纳入的文献均未报道不良反应。结论:现有证据表明,蒙药结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是安全有效的。

阿奇霉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及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及TNF-α、IL-6水平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购买MS-275的6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干预,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山莨菪碱,对比两组的治IACS-010759临床试验疗效果、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与山莨菪碱联合干预小儿支原体肺炎,有助于缓解疾病相关症状,缩短疾病恢复时间,free open access medical education降低体内炎性因子的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健脾清肠方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及对其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究健脾清肠方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Ulcerative colitis, UC)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4例轻中度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给予美沙拉嗪加健脾清肠方保留灌Biogenic Fe-Mn oxides肠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安全性以及治疗前后疾病活动指数、血清炎症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白FUT-175供应商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变化。结果 (1)临床综合疗效: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94.12%selleck(48/51)高于对照组8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2.16%(47/51)高于对照组76.0%(38/50)(P<0.05)。(3)疾病活动指数:治疗后两组患者排便次数、便血、内镜发现、医师总体评价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炎症反应指标: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清肠方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UC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有利于降低疾病活动度,且可能与下调血清炎症因子表达,缓解局部炎症反应有关。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95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文拉法辛组(30例)、米氮平组(31例)和联合组(34例)。文拉法辛组给予文拉法辛单一治疗,米氮平组给予米氮平单一治疗,联寻找更多合组给予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88.24%明显高于文拉法辛组的46.67%和米氮平组的45.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联合组HAMD评分分别为(18.85±3.19)、(9.68±1.25)分,均明显低于文拉法辛组的(24.03±3.12)、(20.13±3.29)分和米氮平组的(24.17±3.21)、(19.72±3.13Neural-immune-endocrine interactions)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文拉法辛组HAMD评分与米氮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拉法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米氮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3%,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确认细节0.05)。结论 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应用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临床疗效肯定,可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枳术丸对脾虚证慢传输型便秘小鼠肠道运动及产甲烷菌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枳术丸对脾虚证慢传输型便秘(STC)小鼠肠道传输功能及产甲烷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探讨枳术丸调节肠道运动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40只SPF级健康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与造模组。造模组采用番泻叶灌胃造成脾虚状态,然后通过控制饮食饮水造成脾虚便秘小鼠模型,造模完成后将造模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枳术丸组、产甲烷菌抑制剂(BCM)组。枳术丸组按9.0g·kg~(-1)·d~(-1)给药,BCM组按0.42g·kg~selleckchem(-1)·d~(-1)给药,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量蒸馏水,连续给药7d。治疗完成后观察各组小鼠一般行为学特征,检测肠道推进率和血清D-木糖含量,采用高通量测序法检测肠道产甲烷菌多样性。结果 (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肠道推进率及血清D-木糖值均显著降低(P<0.01,P<0.05),门水平上,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增多(P<0.05);属水平上,Methanobacterium相对丰度显著增多(P<0.05)。肠道菌群结构方面:模型组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显著增加(P<0.01,P<0.01),主成分大多数数据左移,菌群丰度、ASV/OTU数均降低,群落中各ASV/OTU间丰度差异大,均匀度低。(2)与模型组比较,枳术丸组肠道推进率、血清木糖含量显著增加(P<0.05),BCM组肠道推进率显著增加(P<0.05);产甲烷菌菌群方面:门水平上,枳术丸组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有降低趋势;属水平上主要表现为Methanoculleus、Methanogenium、Methanococcoides、Methanosarcina相对丰度有降低趋势,Methanobacterium相对丰度显著增多(P<0.05),Mdisc infectionethanobrevibacter、Methanomassiliicoccus、Methanolobus、Bacteroides相对丰度有增多趋势。肠道菌群结构方面:枳术丸组Chao1指数显著增加(P<0.05),BCM组SimZD1839试剂pson、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P<0.05,P<0.05),BCM组和枳术丸组主成分的大多数据右上移,与正常组同处于数据分图的右上侧。枳术丸组和BCM组菌群丰度、ASV/OTU数均有增加,折线相对平缓,群落中各ASV/OTU间丰度差异小,均匀度高。结论 枳术丸能促进脾虚证STC小鼠肠道运动,改善便秘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主要产甲烷菌群和特定病原菌、促进助产短链脂肪酸的部分产甲烷菌及特定助木质纤维素分解甲烷菌群,对便秘小鼠肠道产甲烷菌群结构产生正面影响有关。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防治儿童呼吸道感染继发腹泻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zinc bioavailability胶囊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继发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收集全球范围内在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继发腹泻中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散/胶囊)确认细节的随机对照研究和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截至2022年7月,采用Jadad评分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4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9篇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共3 086例患者,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措施+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1 578例,对照组1 50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R=6.54,95%CI(4.03,10.62),P<0.000 01],同时,治疗组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OR=4.21,95%CI(2.97,5.97),P<0.000 01],并且,相比于对VX-661体内实验剂量照组,治疗组的腹泻发病率降低[OR=0.20, 95%CI(0.12, 0.34), P<0.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可以提高儿童呼吸道感染继发腹泻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治疗显效率,同时有效降低患儿的腹泻发病率。

自拟安神方对心肾不交证失眠大鼠皮质区和海马区5-HT和DA信号通路影响

目的 探索自拟安神方(简称安神方)对大鼠不同脑区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和多巴胺(E7080dopamine,DA)信号通路的影响,揭示安神方抗大鼠心肾不交证失眠的机制。方法 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安神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采用多因素方法制备改良的心肾不交证失眠大鼠模型,灌胃治疗2周。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形态结构。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HPLC-ECD)检测大鼠皮质区和海马区DA和5-HT的含量。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5-HT信号通路上5-HT1A受体、5-HT2A受体、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和DA信号通路上D1R1在皮质区和海马区的蛋白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模型组皮质区神经元有少量的凋亡,海马结构区变化不明显;安神方组皮质区神经元凋亡有所减轻。HPLC-ECD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Emricasan临床试验皮质区和海马区DA含量均升高(P<0.05),5-HT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安神方组皮质区和海马区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海马区5-HT含量有所提高(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皮质区5-HT1A和CREB蛋白表达降低(P<0.05),海马区D1R1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ablation biophysics型组比较,安神方组皮质区5-HT1A和信号通路上关键蛋白CREB的蛋白表达上调(P<0.05),并且海马区D1R1的蛋白表达下调(P<0.05),其信号通路上CREB蛋白表达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各给药组仍有上调趋势。结论 安神方抗心肾不交证失眠的机制可能与抑制皮质区神经元凋亡,并促进皮质区和海马区5-HT通路功能、抑制DA通路功能有关。

浙江省2020年0-59岁健康人群风疹抗体水平调查

目的 了解浙江省0-59FG-4592体内岁健康人群风疹抗体水平。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浙江省11个地市0-59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岁健康人群,采集血清标本,检测风疹IgG抗体,分析抗体阳性率和中位数浓度(Median concentration, MC)。结果 调查对象风疹IgG抗体总阳性率为72.30%(3 221/4 455)、MC为38.82IU/mL;0-7月龄、8-23月龄、2-4岁、5-9岁、10-14岁、15-19岁、20-29岁、30-39岁、40-59岁人群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2.03%、85.00%、91.12%、66.90%、47.71%、71.64%、67.79%、74.72%、67.32%(趋势χ~2=193.9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8月龄-14岁儿童中,8-23月龄、2-4岁、5-9岁儿童风疹抗体阳性率高于10-14岁儿童[OR(95%CI):6.56(4.35-9.89)、11.09(8.09-15.19)、2.14(1.65-2.78)];1剂次、≥2剂次、不详含风疹成分疫苗(Rubella-containLY2835219分子式ing vaccine, RCV)免疫史者高于无免疫史者[OR(95%CI):9.77(3.52-27.09)、8.19(2.87-23.35)、10.45(3.59-30.43)]。结论 2020年浙江省0-59岁人群风疹抗体水平总体较高,且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需进一步加强中学生RCV接种工作。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因素的性别差异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selleckNAFLD)的患病率以及影SAHA溶解度响因素的性别差异。方法 选取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在上海市嘉定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31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不同性别患者伴NAFLD的影响因素。结果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NAFLD患病率为41.1%(130/316),其中男性患者为42.1%(82/195),女性患者为39.7%(48/1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345,95%CI=1.159~4.743)、体重指数高(OR=1.445,95%CI=1.296~1.610)、甘油三酯高(OR=2.715,95%CI=1.709~4.31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高(OR=1.019,95%CI=1.002~1.037)、住院时长长(OR=1.099,95%CI=1.040~1.162)、合并糖尿病(OR=2.879,95%CI=1.225~6.768)是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NAFLD的危险Bedside teaching – medical education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指数高(OR=1.524,95%CI=1.324~1.753)、甘油三酯高(OR=2.841,95%CI=1.652~4.887)是伴NAFLD的危险因素(P<0.05);女性患者体重指数高(OR=1.370,95%CI=1.186~1.582)、血糖高(OR=1.982,95%CI=1.218~3.225)是伴NAFLD的危险因素(P<0.05),发病年龄大(OR=0.939,95%CI=0.889~0.991)是女性患者伴NAFLD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NAFLD患病率较高,与性别、体重指数、甘油三酯、ALT、住院时长、是否患糖尿病相关,且影响因素存在性别差异,在临床中应重视防治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NAFLD。

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社会交互信息的异常加工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成因复杂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常伴有妄想、幻觉、思维散漫等症状。该类患者的神经认知与社会认知功能存在普遍损伤,且难以通过抗精神病药物得到有效缓解。由于神经认知与社会认知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从而激发了广泛的研究。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逐渐聚焦于社会认知方面,然而社会认知的相关研究多聚焦于单一社会刺激情境,缺乏对“社会交互”这一重要内容的关注。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常见到两个及以上个体的交互情境,因此本研究主要着眼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交互情境下的社会认知。本研究着眼于认知加工的三个阶段,通过包含三个任务的两项行为实验,较为系统地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社会交互信息的早期无意识加工及工作记忆、长时记忆加工是否存在异常LY2157299说明书。两个实验均招募26名服药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6名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被试。社会交互的经典研究以面对面/背对背的人物对分别代表社会交互/非社会交互条件,本研究沿用该设计,通过突破连续闪烁抑制范式(实验一)、双人空间距离的工作记忆任务和双人匹配关系的长时记忆任务(实验二)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社会交互信息的加工是否存在异常。结caveolae-mediated endocytosis果发现,健康对照组被试在面对面社会交互条件(相较于背对背非社会交互条件)下,表现出突破连续闪烁抑制时间的优势;且将面对面的交互信息记得更近,并把面对面的交互信息回忆得更准确。然而,不同于健康对照组:(1)精神分裂症患者面对面社会交互条件与非面对面条件比较,并未表现出突破连续闪烁抑制时间的优势;(2)患者并未将面对面的交互信息记得比背对背非交互信息更近;(3)患者并未将面对面的交互信息回忆得更准确。基于上述结果,可以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社会交互信息从早期无意识加工至工获悉更多作记忆、长时记忆加工均存在异常。本研究加深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的理解,相关结果将为进一步揭示该异常背后的神经生理学机制奠定基础,并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认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