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涉及皮肤、关节及全身多器官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受到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银屑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银屑病是一种Th1介导的自身免疫疾病,在银屑病早期研究中发现γ干扰素(Interfereron Gamma,IFN-γ)对银屑病样皮损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多项研究也证实了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的IFN-γ的升高。后来,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又发现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等多种细胞因子在银屑病的炎症反应中也有重要的作用,这些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互相作用,导致了银屑病皮损中免疫细胞的浸润和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殖。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ALK抑制剂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 V-2)自2019年被发现以来,已经造成了全球范围的大流行。病毒随着时间不断进行着变异,现在它有着更强的传染性,传播途径更隐蔽,人群易感性更高。SARS-Co V-2通过病毒表面的S蛋白受体结合域与人体细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结合,在丝氨酸蛋白酶TMPRSS2作用下,进行一系列的结构重组,与人体细胞膜进行融合,进而侵染细胞,完成病毒的复制。ACE2基因是干扰素刺激基因,它的表达受到IFN-γ的调控。有研究表明,病毒感染时ACE2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中受到IFN-α和IFN-γ的调控,上调其表达,并且具有组织特异性。银屑病患者在炎症过程中也会产生干扰素反应,并有研究证实了银屑病患者血清中IFN-γ表达上调,在银屑病患者血清和皮损中ACE2的表达也上调~([1])。但没有相关的实验数据支持在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IFN-γ是否调控ACE2的表达。我们推测银屑病发病时,扩大的炎症级联反应使IFN-γ表达量增加,这可能导致了SARS-Co V-2的受体ACE2表达上调,增加了SARS-Co V-2的易感性。另外有研究表明,受IFN-γ或病毒感染刺激上调的ACE2并非全长型ACE2,而是一种较短的ACE2亚型,该亚型INCB28060 MW被命名为delta ACE2(d ACE2)~([2])。d ACE2不能与SARS-Co V-2的S蛋白结合,所以在细胞受到IFN-γ或病毒感染的刺激后,不增加对SARS-Co V-2病毒的易感性。因此,为了探究银屑病患者ACE2表达的上调是否由于受到IFN-γ等细胞因子的调控,受调控的ACE2的表达亚型是全长型ACE2还是d ACE2intensive care medicine,银屑病患者是否在SARS-Co V-2流行期间有更高的感染风险,所以我们进行了如下实验。首先,我们利用GEO数据库分析预测了多种细胞因子对ACE2表达的调控作用,经过筛选发现IFN-γ调控ACE2的表达上调。接着我们又通过对ACE2表达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得到ACE2及d ACE2的基因序列,并预测了d ACE2的蛋白构象。接着,我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了Ha Ca T细胞在不同浓度IFN-γ刺激下全长型ACE2及d ACE2的m RNA表达水平,获得了受IFN-γ调控的ACE2类型以及其与IFN-γ剂量之间的效应关系。结果:1)通过对GEO数据库的分析,全长型ACE2和d ACE2是Ha Ca T细胞中稳定表达的两种类型,发现在多种细胞因子中只有IFN-γ可以促进ACE2表达的上调。全长型ACE2与d ACE2的肽链结构域长度也不相同,d ACE2缺失了约50%的序列长度。2)正常情况下全长型ACE2表达量是dACE2的2倍,占据主导性作用。3)IFN-γ能诱导Ha Ca T细胞中两种可变亚型的表达上调,全长型ACE2与d ACE2均在IFN-γ的诱导下上调表达,全长型ACE2的表达成与IFN-γ的诱导呈浓度依赖性上调,而d ACE2的表达量则不随IFN-γ浓度改变。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在Ha Ca T细胞中,IFN-γ可以诱导ACE2的表达,并且全长型ACE2的表达具有IFN-γ浓度依赖性。而在上调的ACE2中,全长型ACE2是d ACE2的2倍,而全长型ACE2可以与SARS-Co V-2结合,可能增加SARS-Co V-2的易感性,以上结果可为银屑病患者在SARS-CoV-2流行期间的防治与研究提供重要数据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