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与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共同组成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BD)[1]。溃疡性结肠炎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2],其标志性临床症状是血性样便[3]。UC可以自发产生,也可以因治疗变化或作为并发症产生[4]。UC在青春期后期或成年早期发病率最高,在男女中发病率均等[5]。近几十年来,虽然UC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患者的预期寿命[1],但其发病率仍在逐年递增,在发展中国家增加最为显著[2]。此外,UC患病后复发风险很高,目前的诊治仍然存在问题。因此,对UC疾病的研究仍然至关重要。诸多研究表明,E3泛素连接酶是在炎症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无名指蛋白138(Ring Finger Protein 138,RNF138),也称为NEMO样激酶相关无名指蛋白,已被表征为具有多个功能区域的E3泛素连接酶,包括自身泛素化结构域、RING结构域以及C2HC和C2H2锌指结合基序[6-8]。RNF138最初被鉴定为可以与NEMO样激酶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分子,通过泛素化介导TCF/LEF的降解和Wnt信号通路的负调节[9,10]。RNF138已被证明参与克罗恩病患者胚胎发育中次轴形成的调节,并且可以抑制结肠黏膜的再生,上述研究表明RNF138在胚胎发育、细胞分化、细胞增殖和细胞再生中发挥作用。RCoronaviruses infectionNF138还可以被募集到DNA双链断裂的区域,以便通过同源重组参与DNA损伤修复[12]。此外,RNF138的下调与胶质瘤细胞凋亡有关,提示RNF138具有致瘤活性[13]。然而,RNF138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分子和生理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微阵列数据集进行整合和分析,在GEO数据库中检测溃疡性结肠炎不同状态以及结肠炎性黏膜中RNF138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UC活动期患者结直肠组织中,RNF138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经过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活动期发炎的结肠黏膜与活动期未发炎的结肠黏膜RNF138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提示随着溃疡性结肠炎炎症水平的加剧,RNF138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后续临床数据结果同样显示,RNF138的表达水平与人的溃疡性结肠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为了验证上述结论,本研究分别构建了全身敲除与肠道特异敲除RNF138的基因敲除小鼠,并通过DSS喂养构建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在两个动物模型中均观察到小鼠在给予DSS药物后表现出血性腹泻和体重减轻,以及结肠长度缩短等现象,并在首次给药周期完成后一周内表现出明显的体重减轻及疾病表型,包括驼背、皮毛凸起、败血症以及腹泻和贫血导致的活动能力下降等。初步在体内实验中探索了敲除RNF138能否加重DSS诱导引起的溃疡性结肠炎。为深入探索RNF138缺失促进炎症性结直炎发生的作用机selleck GNE-140制,本研究对RNF138全身敲除以及肠道粘膜上皮特异性敲除小鼠和各自对照小鼠模型的溃疡性结肠炎肠组织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RNF138可能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参与UC发生及进展。为进一步揭示RNF138引起动物表型的机制,本研究利用HCT116细胞系结合UC临床样本进行研究。免疫组化结果显示,UC患者结肠组织中RNF138表达下降伴随p-p65表达染色增强,提示RNF138的缺失可能通过影响NF-κB通路蛋白磷酸化调控其在炎症反应种的活性。随后对NF-κB通路下游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发现PTGS2表达增加。PTGS2作为一种铁死亡的标志物,其表达水平在发生铁死亡的细胞中显著增加。本研究通过RSL3诱导剂诱导细胞铁死亡,发现RNF138-KO细胞中ROS含量增加并发生铁积累,提示细胞铁死亡增多。但对于敲除RNF138、www.selleck.cn/products/r428细胞铁死亡增加与UC进展相关的机制尚需进一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