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联合MRI在评估肝癌TACE术后病灶残留及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CT联合MRI对肝癌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TACE)术后病灶残留及随访中Panobinostat研究购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经病理诊断并接受TACE治疗的95例肝癌患者,其中男性79例,女性16例;年龄35~83岁,平均年龄56.35岁。治疗后均行螺旋CT、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阳性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分析其与CT、MRI所检查出病灶的残留多少、复发与否、碘ROCK抑制剂油沉积及病灶周围组织的情况。结果 95例患者共检出115个病灶,DSA检查发现肝癌病灶有115个;与DSA检查相比,螺旋CT发现病灶108个(93.91%)(P <0.05),MRI发现病灶113例(98.26%)(P> 0.05)。Wee1抑制剂螺旋CT联合MRI检查,发现病灶总数量115个(100.00%),联合应用与DSA检测结果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9)。螺旋CT和MRI的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2±0.053、0.985±0.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检查对肝癌TACE术后肿瘤残留活性病灶监测能效明显优于螺旋CT,而二者联合检查明显高于单一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监测结果更能为临床对肝癌TACE术后疗效作出准确的评估。同时为临床对患者下一步的治疗计划和方案提供有力可靠的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