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使用CASA-Q量表及基于咳嗽、咳痰项目的CAT量表来定义和识别黏液高分泌人群,从临床、炎症、肺功能、影像等方面分析黏液高分泌人群的特征,以期为慢阻肺黏液高分泌患者延缓病情发展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一定的LXH254化学结构临床指导,为其规范化管理提供客观依据。方法:纳入从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的至西安市第九医院呼吸科住院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依据纳排标准,共有177名研究对象列入其中。采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炎症指标(检测指标包括WBC、PCT、CRP、FIB等),肺功能指标(包括FEV1/FVC、DLCO/VA等)及影像学资料,按照既定分型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黏液高分泌组与非黏液高分泌组两个亚组,对比两组之间临床指标、血清学指标、肺功能及影像方面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黏液高分泌人群的危险因素。结果:1.在纳入的177名COPD患者中,有88.1%的是男性,60岁以上人群占87%,在COPD GOLD分组中,GOLD2级人群占55.9%,在COPD风险分组中,B组及D组人群占86.4%。在CAT及CASA-Q单个量表分析中,发现两量表下黏液高分泌人群的年龄、性别及BMI人群等分布特征一致,在组间比较中,无论是CAT量表还是CASA-Q量表,在COPD D组中黏液高分泌人群的占比更高,而在年龄、性别、BMI、GOLD气流受限的分布没有明显差异。2.CAT量表中黏液高分泌人群的阳性率为56.5%,CASA-Q的阳性率为31.6%,相较于CAselleck HPLCSA-Q量表,CAT量表的敏感性为78.57%,特异性为53.72%,阳性预测值为44%,阴性预测值为84.42%。3.CASA-Q量表定义下高分泌组56人,非高分泌组121人。在临床特征比较中发现,高分泌组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更多、m MRC级别更高、焦虑及抑郁量表评分hepatitis A vaccine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学指标中发现,高分泌组CRP、PCT、FIB更高,淋巴细胞比率下降(p<0.05);在肺功能比较中发现,高分组肺功能更差,但没有统计学意义;在影像学数据比较中发现,高分泌组全肺、左右肺分别在肺容积、平均肺密度、肺气肿容积、肺异质性方面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4.CAT量表定义下高分泌组100人,非高分泌组77人。两组间比较发现,高分泌组FEV1/FVC更差(p<0.05);在影像学比较中发现,高分泌组全肺容积、右肺容积、右肺LAA-950(%)、左肺容积较CMH-大,全肺及右肺PD15较小((p<0.05),提示黏液高分泌患者肺气肿病变更重,特别是在右肺。5.CASA-Q问卷定义的黏液高分泌人群,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焦虑状态(OR=1.08,p=0.009)、纤维蛋白原(OR=1.536,p=0.009)是慢阻肺黏液高分泌的危险因素。结论:1.CASA-Q量表定义下的黏液高分泌人群,临床症状较多,炎症水平更高,且纤维蛋白原升高是其独立危险因素。2.基于咳嗽、咳痰项目的CAT量表,可反映黏液高分泌人群存在更严重的肺气肿病变,但与临床、炎症等指标的相关性较差。3.CASA-Q量表与患者临床、炎症等指标联系紧密,而CAT量表可筛检出更多的黏液高分泌人群,与影像学肺气肿改变更相关,在临床实践中,两量表的联合使用可以更好的评估黏液高分泌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