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术前增强MRI影像组学分析的列线图peer-mediated instruction模型预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切除术后复发风险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0年8月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HCC切除术的患者资料,共纳入164例于术前2周内进行增强MRI检查的患者病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15例)和测试集(49例)。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术前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征与术后复发关系。运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的Cox回归进行影像组学分析。联合影像组学标签及肿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在测试集进行验证。校准曲线观察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观察值一致性。根据训练集影像组学标签界值对HCC术后肿瘤复发风险分层,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风险亚组间的生存差异。结果 肿瘤边界、肿瘤R428 molecular weight坏死、影像组学标签为预测HCC术后肿瘤复发独立因素(风险比分别为2.1、2.5、64.1,95%可信区间分别为1.3~3.3、1.5~4.3、20.6~199.9,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肿瘤复发风险的C-index分别为训练集0.796(0.C59采购738~0.854)和测试集0.784(0.684~0.885)。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观察值有较好一致性。按影像组学标签界值进行复发风险分层,低危组无复发生存率较高,较高危组差异在训练集及测试集中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训练集:χ~2=52.88,P<0.001;测试集:χ~2=4.14,P=0.042)。结论 基于术前增强MRI影像组学分析的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HCC切除术后复发风险,有助于HCC术后患者个体化管理。
Author: admin
信息-知识-信念-行为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购买AZD6738。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收治的139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9例)和观察组(7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IKAP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知识掌握(饮食知识、康复知识、用药知识、护理知识、注意事项)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后血糖达标率、血压达标率、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干预后FPG、2 h PG、HbA1c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干预后FPG、2 h P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知识掌握度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知识掌握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干预后血压达标率、血糖达标率、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6.81%(53/69)、73.91%(51/6methylation biomarker9)、81.16%(56/69)、86.96%(60/69);观察组干预后血压达标率、血糖达标率、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0.00%(63/70)、88.57%(62/70)、95.71%(67/70)、97.14%(68/70)。观察组干预后血压达标率、血糖达标Y-27632采购率、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KAP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知识掌握度,提高血压、血糖控制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前体重指数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GDM患者孕前BMI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将于我院建卡产检并分娩诊断为GDM的产妇879例纳入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住院分娩的非GDM产妇1 40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点击此处般资料、孕期增重、合并症及妊娠结局。分析GDM患者孕前BMI与妊娠合并症及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GDM组孕前BMI高于非GDM组C59,且孕前超重/肥胖产妇比例均高于非GDM组;GDM组经产妇比例及既往剖宫产者均高于非GDM组(P<0.05)。GDM组内随孕前BMI的增大:经产妇比例上升,既往产次≥2次者占比明显上升,既往剖宫产者占比明显上升;孕期增重下降但分娩前体重仍上升,孕期增重适宜者下降,孕期增重过多者上升;合并HDP的发生率上升;经阴道分娩者下降,剖宫产者上升;新生儿体重上升,巨大儿及大于胎龄儿发生率均上升(P<0.05)。结论 孕前超重或肥胖是GDM发生的重要因素,且引起其他合并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孕前BMI越大,孕期体重管理越困Biomass by-product难。故孕前调整BMI至正常范围,孕期控制体重在适宜增重范围,对避免GDM及其他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伤研究
目的 探索和分析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患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东营市某医院体检中心完成血压测量的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指标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不同血压状态的健康体检者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等级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不同血压状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nature as medicine结果 本研究对2 507名健康体检者纳入研究,男性1 553人,女性954人,年龄18~87岁。血压正常者1 13MRTX8493人,占45.19%,高血压前期873例,占34.82%,高血压者501例,占19.98%。腰围(OR=1.556)、BMI(OR=1.422)、三酰甘油(OR此网站=1.307)、总胆固醇(OR=1.4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1.38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1.339)、血糖(OR=1.275)、尿酸(OR=1.390)是血压的影响因素。结论 东营市健康体检者中高血压前期者所占比例较高,且高血压前期体检者存在代谢异常以及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因此可以提高高血压前期体检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知识的宣传以及危险因素筛查,从而一定程度上改善体检者的预后以及生活质量。
刺梨多酚对NG-硝基-L-精氨酸甲酯诱导小鼠高血压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探讨刺梨多酚(Rosa roxburghii polyphenols ,RRP)对NG-硝基-L-精氨酸甲酯(NG-nitrSTM2457说明书o-L-arginine methyl ester,L-NAME)诱导的小鼠高血压(Hypertension,HT)的影响及可能的作SB203580用机制。方法:实验室自制得到纯度为68%的RRP。采用L-NAME诱导小鼠高血压模型;对比空白组和模型组,观察阳Hepatoid carcinoma性组、RRP低、高剂量组分别灌胃4周对HT小鼠的影响;期间每7d记录小鼠血压。解剖后记录脏器指数,保存血清用于测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肾素(Renin)、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白细胞介素-6 ( IL – 6 )、肿瘤坏死因子( TNF – α ),肾脏和肝脏组织用于测氧化应激标志物(MDA、SOD、GSH-PX),心脏和肾脏用于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压显著升高(P<0.05);血清NO、IL - 6、TNF – α水平显著升高(P<0.05),ET-1、Renin、 AngⅡ、ALD水平显著降低(P<0.05);肾脏和肝脏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组、RRP低、高剂量组血压显著降低(P<0.05);血清NO、IL - 6、TNF – α水平显著降低(P<0.05),ET-1、Renin、 AngⅡ、ALD水平显著升高(P<0.05);肾脏和肝脏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中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肾组织中RRP低、高剂量组SOD活性均高于模型组但不显著(P>0.05)。结论:RRP具有降血压作用,这可能与RRP提升NO生物利用度,改善内皮功能障碍、抑制RAAS过度激活、减轻炎症和氧化应激有关。
miR-153-5p靶向基质金属蛋白酶-16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目的 探讨miR-153-5p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RT-qPCR法检测胃癌和癌旁组织(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手术切除样本)以及正常胃细胞GES-1和胃癌细胞系(GES-1、MHCC97H、MKN-1、SGC-7901、MKN45、MGC803)中miR-153-5p的表达;将SGC-7901细胞分别或联合转染各质粒后分为miR-NC、miR-153-5p mimic、miR-153-5p inhibitor、pc-NC、pc-MMP-16、miR-153-5p mimic+pc-NC和miR-153-5p mimic+pc-MMP-16组,以未处理的SGC-7901细胞为对照组。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6(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6,MMP-16)表达水平,Targetscan网站和双荧光素酶报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告试验分别预测和验证miR-153-5p与MMP-16的靶向关系。结果 在胃癌中,miR-153-5p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和吸烟史无关(χ~2分别为0.001、1.100 2、0.096,P均> 0.05),而与肿瘤大小、肿瘤-淋巴结-远处转移(tumor-node-metastasis,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分化成度有关(χ~2分别为4.444、5.094、8.487、9.427,P均<0.05);miR-153-5p在胃癌组织和Torin 1小鼠细胞中低表达。与对照组相比,LEE011生产商miR-153-5p mimic组细胞克隆形成率、划痕闭合率及侵袭细胞数均显著降低(t分别为7.744、4.199、6.423,P均<0.05);miR-153-5p与MMP-16具有靶向关系,在3′UTR区存在结合位点;与miR-NC组相比,miR-153-5p mimic组MMP-1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t=11.532,P <0.01),与pc-NC组相比,pc-MMP-16组MMP-1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t=10.694,P <0.01);与miR-153-5p mimic+pc-NC组相比,miR-153-5p mimic+pc-MMP-16组细胞MMP-16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克隆形成率、细胞侵袭数、划痕闭合率均显著升高(t分别为13.802、7.762、9.752、5.091,P均<0.01)。结论 miR-153-5p通过靶向MMP-16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瑶族老年人高血压Fisher逐步判别与Logistic判别分析的应用比较
目的:运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与Logistic判别分析方法建立瑶族老年人高血压的判别函数和高血压预测并进行对比,探讨瑶族老年人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方法:对贵州省荔波县瑶族老年人群进行整群PF-03084014采购随机抽样,Gluten immunogenic peptides采用统一问卷及体格检查方法进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使用Fisher逐步判别法构建各影响因素的结局方程。使用Fisher逐步判别分析和Logistic判别分析分别对高血压进行预测,并分析两种模型的结果。结果:进入Fisher逐步判别分析的影响因素为:年龄(X_1)、吸烟(X_4)、摄盐量(X_6)、精神因素(X_7)。Fisher判别方程为:Y=-0.072 X_1+0.429 X_4-0.555 X_6+1.911 X_7+5.163。Fisher逐步判别分析对瑶族老年人高血压的预测准确率为82.89%(218/263),误判率17.11%(45/263),灵敏度84.17%(101/120),特异度81.82%(117/143),阳性预测值79.53%(101/127),阴性预测值86.03%(117/136)。Logistic回归分结果显示贵州瑶族老年人高血压主要危险因素按其作用大小依次为:精神因素、年龄、摄盐量、吸烟。Logistic判别分析对瑶族老年人高血压的预测准准确率为80.61%(212/263),误判率19.39%(51/263),灵敏度81.67%(98/120),特异度79.72%(114/143),阳性预测值77.17%(98/127),阴性预测值83.82%(114/136)。两种模型的准确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ka PPa系数=0.809,P=0.000,说明两种判别结果一致性较好selleck NMR。结论:两种判别方法对高血压的预测均有意义,且Fisher逐步判别方法更为简单明了,值得推广。
老年高血压患者免疫功能与肠道菌群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免疫功能与肠道菌群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10月浙江树人大学树兰国际医学院AG-221价格附属树兰杭州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以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免疫功能、肠道菌群[双歧杆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比值(B/E)]水平变化情况,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免疫功能与肠道菌群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和B/E值均低于对照组,而大肠杆菌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3~+、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CD3~+、CD4~+、CD8~+与selleckchem Dolutegravir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均呈正相关(P<0.05),而与大肠杆菌呈负相关(P<0.05);CD4~+/CD8~+与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均呈负相关(P<0.05),而与大肠杆菌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CD3~+、CD4~+、CD8~+水平和B/E值均低于健Targeted biopsies康人群,而大肠杆菌水平和CD4~+/CD8~+均高于健康人群,且CD3~+、CD4~+、CD8~+、CD4~+/CD8~+水平和肠道菌群变化之间有一定关系。
干扰Kelch样家族蛋白21对黑色素瘤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
目的:研究干扰Kelch样家族蛋白21(KLHL21)后对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黑色素瘤细胞A375和正常细胞中KLHL2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将A375细胞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siNC组(转染阴性对照siRNA)和siKLHL21组(转染KLHL21特异性siRNA)。转染6 h后,采用CCK-8法、EdU染色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能力。从TCGA数据库下载458例黑色素瘤患者的RNA-seq数据,利用TIME分析黑色素瘤患者中KLHL21表达水平与免疫细胞浸润水平的关系。选择黑色素瘤治疗中常用的8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CHIR-99021基enzyme-based biosensor因,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其与KLHL2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黑色素瘤细胞中KLHL2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与其他2组相比,siKLHL21组细胞中KLHL2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增殖、迁移能力降低(P<0.05)。KLHL21表达与免疫浸润性细胞CD4~+T细胞浸润水平呈负相关(r_S=-0.110,P=0.019),与CD8~+T细胞、树突细胞浸润水平呈正相关(r_S=0.213、0.143,P<0.05)。基因表达相关性分析显示KLHL21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基因PD-1、PD-L2、CTLA4、CD4、CD8A和CD80等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KLHL21在黑色S63845 MW素瘤细胞中高表达,下调KLHL21表达能够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且KLHL21与免疫检查点相关基因相关。
黄精多糖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及机制
目的 探讨黄精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及机制。方法 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及黄精多糖低、中、高剂量组,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给药28 d后记录小鼠体质量、进食量和饮水量,试剂盒检测血糖,血清TC、TG、INS水平,肝组织肝糖原(HG)、MDA水平和SOD、GSH-Px活性,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蛋白激酶B(Akt)、磷酸肌醇-3-激酶(PI3K)、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PDK1)、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磷脂酰肌醇1,2,3,4,5,-五磷酸(PIP5K)、糖原合酶(GSY)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Y-27632研究购买比较,黄精多糖各剂量组在第7~28天血糖均降低(P<0.05,P<0.01),给药28 d后血清TC、TG和肝组织MDA水平均降低(P<0.05,P<0.01),血清INS和肝组织HG水平,SOD、GSH-Px活性均升高(P<0.05,P<0.bionic robotic fish01);黄精多糖各剂量组均能上调小鼠肝组织中Akt、PI3K、IRS1、PDK1、GLUT2、PIP5K、GSY mRNA和蛋白表达(P<0.05,P<0.01),下调GSK-3βmRNA和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 黄AZD6738精多糖能通过降低肝脏中SOD、GSH-Px活性和MDA水平缓解机体氧化应激造成的糖代谢紊乱,能通过激活肝脏中IRS1-PI3K-PDK1-Akt、PI3K-Akt-GSK-3β-GYS、PI3K-Akt-PIP5K-GLUT2信号通路改善机体血糖水平,具有预防糖尿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