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肝脓肿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征

目的 比较伴或不伴糖尿病的细菌性肝脓肿(BLA)的临床特征差异,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BLA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伴或不伴糖尿病BLA患者在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表现、病原学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方法和转归方面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312例BLA患者,其中伴糖尿病128例,不伴糖尿病184例。(1)病因方面,引起BLA的首要病因是胆管感染[37.18%(116/312)];伴糖尿病BLA患者隐源性感染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不伴糖尿病患者[39.06%比26.63%,χ~2=5.386、P=0.020]。(2)在临床表现方面,发热是BLA的主要症状[97.76%(305/312)];伴糖尿病BLArabidopsis immunityA患者腹痛、肝区叩击痛所占比例明显低于不伴糖尿病患者[32.03%比51.63%,χ~2=11.793、P=0.001;15.63%比30.98%,χ~2=9.572、P=0.002]。(3)在实验室结果方面,伴或不伴糖尿病BLA患者在体质量指数、白蛋白水平、降钙素原水平和中性粒细胞比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54±4.99)kg/m~2比(23.75±3.92)kg/m~2,t=3.546、P<0.001;(30.88±5.25)g/L比(33.67±4.33)g/L,t=-5.139、P<0.001;(44.22±39.56)μg/L比(LXH254价格36.03±22.73)μg/L,t=2.312、P=0.021;(86.68±7.05)%比(80.73±8.12)%,t=6.710、P此网站<0.001]。(4)在影像学表现方面,BLA以单发脓肿为主[77.56%(242/312)],主要位于右叶[66.34%(207/312)]。(5)在微生物学检查结果方面,所有患者的细菌检出阳性率为71.15%(222/312),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71.62%(159/312)];伴糖尿病BLA患者肺炎克雷伯菌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不伴糖尿病BLA患者[79.30%比66.67%,χ~2=4.161,P=0.041]。(6) 312例BLA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20例(6.41%)。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抗感染、B超定位置管引流或外科手术治疗后,伴糖尿病患者死亡4例,不伴糖尿病患者死亡2例,死亡病例均为合并感染性休克者。结论 BLA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较普遍。在合并感染性休克时,治疗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的临床干预策略。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术后发生冠状动脉微循环损伤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介入术后发生冠状动脉(冠脉)微循环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5例UAP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统计患者术后冠脉微循环损伤发生情况,依据术后是否发生冠脉微循环损伤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统计两组基线资料,分析UAP患者介入术后发生冠脉微循环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105例UAP患者中,51例介入术后CP-690550核磁发生冠脉微循环损伤,发生率为48.57%(51/105);发生组合并高血压、球囊预扩张时间≥6 s、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6.3μmol/L、D-二聚体≥0.2 mg/L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心绞痛类型、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球囊预扩张次数、预扩张球囊直径以及总胆固醇<6 mmol/L、三酰甘油<1.7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37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 mmol/L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球囊预扩张时间≥6 s、Hcy≥6.3μmol/L、D-二聚体≥0.2 mg/L均为影响UAP患者介入术后发生冠脉微循环损伤的危险因素(OR>1,P<0.T-cell immunobiology05)。结论:合并高血压、球囊预扩张时间≥6 s、HcyGSK1349572溶解度≥6.3μmol/L、D-二聚体≥0.2 mg/L均为影响UAP患者介入术后发生冠脉微循环损伤的危险因素。

加味当归补血汤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miRNA-155及SOCS1的影响

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加味当归补血汤对糖尿病肾病(DKD)大鼠肾组织microRNA-155(miR-155)及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DKD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biologic enhancement5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CON)和建模组。建模组使用高糖高脂饲料进行为期6周的喂养后,通过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35mg·kg~(-1))建立DKD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数字表法MRTX1133采购分为模型组(MOD)、加味当归补血汤低剂量组(DBTL)、加味当归补血汤中剂量组(DBTM)、加味当归补血汤高剂量组(DBTH)、厄贝沙坦组(IRB),各给药组分别灌胃给药20周,CON组与MOD组给予同等体积生理selleckchem Emricasan盐水灌胃。20周结束后收集尿标本,全自动分析仪分析大鼠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取材后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马松(Masson)三色染色法、过碘酸六胺银(PASM)染色法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形态病理学变化;Real-time PCR检测DKD大鼠肾组织miR-155、SOCS1 mRNA的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DKD大鼠肾脏标本中SOCS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CON组相比,MOD组大鼠UACR值明显升高(P<0.01);MIR-155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SOCS1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MOD组相比,IRB组及DBT各剂量组UACR均显著降低(P<0.01);DBTM组、DBTH组及IRB组SOCS1表达量均有明显升高(P<0.01);DBT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MIR-155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P<0.01);DBTM组、DBTH组及IRB组中SOCS1表达显著提高(P<0.01)。结论:加味当归补血汤可能通过降低高糖状态下miR-155的表达,提高肾组织内SOCS1的表达,减轻肾脏损害,发挥其肾保护作用。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白蛋白排泄情况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选择新诊断的T2DM患者182例,按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水平分为3组VP-16说明书:U1组为UACR<30 mg/g, U2组为30 mg/g≤UACR≤300 mg/g, U3组为UACR>300 mg/g。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血脂等指标,采用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胰岛βIACS-10759分子量细胞功能指数(HPrimers and ProbesOMA-β)评估胰岛素抵抗程度。结果 (1)3组患者体重指数、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酸(U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FPG、FIns、HOMA-β、HOMA-IR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earson法显示:UACR与HbA1c、SBP、DBP、TG、TC、LDL-C、FPG、FIns及HOMA-IR呈正相关(P<0.05),与HOMA-β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呈负相关(P<0.05);(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c、SBP、TG是新诊断T2DM患者发生白蛋白尿的影响因素,HOMA-IR及HOMA-β不是新诊断T2DM患者发生白蛋白尿的影响因素。结论 胰岛素抵抗与新诊断T2DM患者尿白蛋白排泄增加有关,但未发现胰岛素抵抗是新诊断T2DM患者发生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

上海泗泾镇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液生物化学指标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患病情况以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的关系。方法 :收集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2020年社区4 657名高血压患者的体检结果,年龄中位数67岁,其中男性2 298例,女性2 359例。分析高血压合并HHcy的患病率和Hcy与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等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合并HHcy的检出率19.67%。HHcy患者的年龄、尿酸、肌酐高于非HHcy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Hcy患者BI 10773纯度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非HHcy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Cell Cycle抑制剂.0Bioactive wound dressings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cy与年龄、尿酸、肌酐呈正相关,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Hcy与BMI、三酰甘油和尿微量白蛋白没有相关性。结论 :上海松江区泗泾镇高血压人群HHcy患病率较高,Hcy水平与年龄、尿酸、肌酐呈正相关,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

1;25(OH)_2D_3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SIRT4表达水平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1,25羟基维生素D_3[1,25(OH)_2D_3]在2型糖尿病大鼠中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沉默信息调节蛋白4(sirtuin 4,SIRT4)在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1,25(OH)2D3改善糖尿Z-VAD-FMK MW病肾病的相关机制。方法 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糖尿病组(n=18),对照组每日普通大鼠饲料喂饲,糖HCC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尿病组使用高脂高糖饲料喂饲,8周后,糖尿病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40 mg/kg,继续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1周,采血检测血糖,随机将12只成功建立糖尿病的大鼠分为糖尿病组(n=6)和糖尿病+骨化三醇组(n=6),之后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大鼠每日使用花生油灌胃,糖尿病+骨化三醇组大鼠每日使用骨化三醇灌胃,持续4周,麻醉后取血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取下两肾脏,制作病理切片并检测SIRT4表达水平。结果实验后各组大鼠尿酸、肌酐、尿素氮和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尿酸[(180.20±11.56)、(161.69±7.80)、(142.25±14.51)mmol/L]、肌酐[(36.60±1.11)、(32.46±2.66)、(29.48±2.90)μmol/L]和血糖[(21.32±2.74)、(18.20±1.42)、(4.92±1.03)mmol/L]水平均为糖尿病组>糖尿病+骨化三醇组>对照组(均P<0.01),尿素氮[(7.86±0.39)、(8.16±0.47)、(6.02±0.98)μmoselleck激酶抑制剂l/L)]水平为糖尿病组=糖尿病+骨化三醇组>对照组(P<0.01);对照组大鼠肾脏未观察到明显病理改变,糖尿病组大鼠肾脏-肾远曲小管扩张、上皮肿胀,糖尿病+骨化三醇组大鼠肾间质血管扩张,远曲管扩张;各组大鼠SIRT4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对照组>糖尿病+骨化三醇组>糖尿病组(0.71±0.07、0.42±0.06、0.52±0.08)(均P<0.05)。结论 1,25(OH)_2D_3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SIRT4表达水平的上调可能是其中机制之一。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老年感染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及替加环素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肺部老年感染患者危险因素及替加环素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月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150例MDR-AB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为感染组,非感染组则选择同期150例非MDR-AB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可能导致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DR-AB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将感染组患者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72)和观察组(n=78),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替加环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单因素结果显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抗生素使用种类、留置尿管、机械通MK-2206半抑制浓度气、气管插管/切开、糖尿病及呼吸系统疾病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生素使用种类、留置尿管、机械通气、气管插管/切开、糖尿病是老年患者出现MDR-AB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74%vs. 72.22%,P <0.05);治疗后,观察组WBC、CRP、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7%vs. 5.56%,P> 0.05)。结论 抗生素使用种类、留置尿管、机械通气、气管插管/切开、糖尿病是老年患者出现selleckchemMDR-AB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替加环素治疗对治疗老年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安全性好。

LMR、β-HCG、D-D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究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Liproxstatin-1体内实验剂量)、D-二聚体(D-D)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严重程度相关性,并分析以上指标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诊治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发展程度分为妊娠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轻度组)、重度子痫前期组(重度组)。于孕20周检测患者LMR、β-HCG、D-D表达水平,分析LMR、β-HCG、D-D与HDC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同时记录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 3组的LMR、β-HCG、D-D表达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妊娠高血压组最低,轻度组次之,重度组最高(P<0.05)。根据PearOil biosynthesisson相关性分析显示,LMR、β-HCG、D-D水平与HDCP患者疾病程度呈正相关(r=0.315、0.630、0.376,P<0.05)。150例HDCP患者中不良妊娠结局27例,其中早产16例、死胎1例、新生儿窒息4例、宫内窘迫6例。根据ROC曲线结果显NSC 119875价格示,LMR、β-HCG、D-D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明显高于LMR、β-HCG、D-D单独预测,其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78.7%。结论 LMR、β-HCG、D-D水平与HDCP存在相关性,同时检测对于其不良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冬凌草甲素和survivin反义核苷酸对前列腺癌细胞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联合survivin反义核苷酸(反义链)对前列腺癌PC-3细胞株增殖和凋亡以及survivin m RNA和蛋白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PC-3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检测survivin反义链联合冬凌草甲素对PC-3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FCM)检测PC-3细胞凋亡率;以Calcu Syn药效学软件计算联合指数(CI)评价survivin反义链联合凌草甲素对PC-3细胞的联合效应,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C-3细胞survivin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survivin反义链转染PC-3细胞后,可以显著抑制PC-3细胞增殖,且能诱导PC-3Hepatitis D细胞凋亡;冬凌草甲素联合survivin反义链对PC-3细胞增殖抑制率较两者单用组明显增AMG510研究购买强,Galunisertib配制显示出协同效应(Fa<0.8);冬凌草甲素和survivin反义链联用对PC-3细胞凋亡诱导作用更为显著(P<0.01);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显示反义链和冬凌草甲素均使survivin m RNA和蛋白表达下降,两者联合使survivin m RNA和蛋白表达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 survivin基因反义链和冬凌草甲素均能明显抑制PC-3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下调survivin基因和蛋白表达;两者联合作用有协同效应。

痛泻要方物质基础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痛泻要方,也称白术芍药散,最早出自元代朱丹溪的《丹溪心法》,由白术、白芍、陈皮、防风4味中药组成,是治疗痛泻的代表方剂。有补脾柔肝、缓痛止泻之功,临床主要用于肠易激综合征(IBS)、溃疡性结肠炎(UC)等消化道疾病的治疗,另对小儿顽固性厌食症、郁证、呼吸道疾病等有良好的作用,特别在消化道疾病伴随精神Elexacaftor IC50心理异常上有独特疗效。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均表明,痛泻要方治疗疾病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特点。痛泻要方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主要集中于抗炎、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肠道高敏性、调节情志等,其含有的单萜糖苷类、黄酮类、色原酮类、内酯类等成分发挥了重要的治疗作用。痛泻要方代谢组学、蛋白组学、网络药理学Aerosol generating medical procedure等系统生物学的研究为阐明其作用机制,扩大临床应用范围提供了科学依据。但目前仍存在病症难以结合、系统研究不深入等问题有待解决,点击此处该文通过相关文献的检索与整理,系统梳理了痛泻要方的物质基础、药理作用及系统生物学研究,以期为深入研究其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以更好地用于临床实践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