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在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发病前的不同阶段对浆细胞调控的分子机制;中性粒细胞通过分泌IL-6调控B细胞铁死亡作为临床治疗狼疮性肾炎靶细胞、靶蛋白的潜在可能。方法:SPF级的健康C57BL/6雌性小鼠,体重18~22g,随机分为7个组,包括空白对照组和六个时间段的造模组:1天、3天、7天、14天MCC950、30天、180天,经其腹腔一次性注射Pristane(500μL/只)诱导狼疮小鼠模型,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PBS。(1)HE、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脾和肾脏的病理改变。(2)免疫荧光观察中性粒细胞与浆细胞的共存关系。(3)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时间段的模型小鼠脾和肾脏中的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的表达水平和动态分布特征。(4)单细胞测序结合流式细胞术鉴定中性粒细胞亚群及IL-6的主要来源,用scRNA-seq分析中性粒细胞与B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5)通过中性粒细胞和B细胞共培养实验,用scRNA-seq分析结合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术研究分别抑制IL-6和SLC7A11后狼疮肾B细胞发生铁死亡的水平。结果:(1)HE染色可见模型组小鼠脾脏中脾窦结构破坏,肾脏皮质区的肾小球结构发生改变数量减少,系膜区不同程度的系膜细胞增生及基质增多。Masson染色可见肾小球肾小管发生纤维化。(2)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模型组小鼠的肾脏中性selleck CCRG 81045粒细胞与浆细胞有共存关系,注射Pristane 30天模型组脾中性粒细胞荧光强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注射Pristane 30天模型组肾的中性粒细胞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3)流式结果显示注射Pristane 30天模型组脾中性粒细胞表达最多,注射Pristane 14天模型组肾的中性粒细胞表达最多,变化趋势与免疫荧光相同。(4)单细胞测序分析结果显示狼疮肾中性粒细胞可分为三个亚群,其中Ly6G中性粒细胞亚群是分泌IL-6的主要亚群。来源于中性粒细胞的IL-6可以调节狼疮肾中性粒细胞和B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5)在抑制IL-6或者用柳氮磺胺吡啶处理共培养的B细胞non-medical products和中性粒细胞后,狼疮小鼠肾脏的B细胞中Fe~(2+)信号增强,细胞脂质过氧化程度增加,细胞内GSSG/GSH的比值升高,细胞内GSH浓度降低,B细胞的增殖/有丝分裂显著降低。结论:(1)中性粒细胞和B细胞/浆细胞在狼疮模型组脾和肾的表达存在动态变化。(2)狼疮肾Ly6G中性粒细胞亚群分泌的IL-6通过SLC7A11诱导狼疮肾B细胞发生铁死亡抵抗。
Author: admin
白头翁有效成分通过调控TAMs表型转化抗结直肠癌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结肠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目前已成为我国和西方国家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的癌症。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可通过分泌细胞因子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参与CRC进程,且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和异质性,大量证据显示TAMs的表型和浸润与CRC患者的预后有关。白头翁属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多种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以及免疫调节等药效作用。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为白头翁不同成分对TAMs表型M1/M2转化的调控效果进行深入研究,同时需明确其与CRC治疗效果的关联性,以期阐明其抗CRC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1、运用 OMIM、GeneCard、DisGeNET、TCMSP、BATMAN-TCM、GEO等数据库和数据平台,对结直肠癌疾病相关靶点、白头翁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巨噬细胞极化相关靶点进行筛选,并构建药物调控网络及PPI蛋白互作网络,接着使用Cytoscape软件和R软件包对筛选获得的白头翁成分-结直肠癌-巨噬细胞极化的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分别从基因功能和通路分析两个方面解释相关生物学功能。2、采用CCK8法测定白头翁不同成分对不同细胞SW480、HCT116、FHC和BMDM存活率的影响,考察药物对结直肠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以及对正常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RT-qPCR法分别检测BMDM诱导的M1、M2型selleckchem Ipatasertib巨噬细胞标志性基因mRNA的表达以及白头翁不同成分的干预作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BMDM诱导的M1、M2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以及白头翁不同成分干预后的影响。3、对于进一步筛选到的白头翁成分,采用CCK8检测其对SW480、HCT116人结肠癌细胞、小鼠CT26结肠癌细胞、小鼠BMDM细胞、THP-1人单核细胞的生存率的影响;选择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MDM和小鼠结直肠癌细胞CT26建立Transwell共培养系统;考察药物通过调控巨噬细胞M1、M2极化对共培养体系中CT26生长增殖的影响;分别收集药物干预后小鼠来源与人源巨噬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并通过超滤管离心对其进行蛋白浓缩,CCK-8检测条件培养基浓缩液对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或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增殖的影响;通过平板克隆实验检测23-HBA干预后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对SW480细胞克隆球形成能力的影响;4、建立小鼠结直肠癌CT26皮下移植瘤模型;分别采用腹腔注射与尾静脉注射23-HBA评价药物抗结肠癌的体内作用。观察指标包括动物体重检测、瘤重及抑瘤率、脏器系数、外周血细胞分析,免疫荧光检测肿瘤组织中巨噬细胞表面marker的表达(CD68、CD86和CD206),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中不同表型巨噬细胞的数量比例。为了进一步确定巨噬细胞在药物23-HBA抗结肠癌中的作用,在通过氯膦酸二钠脂质体耗竭小鼠体内巨噬细胞的基础上,给小鼠接种CT26肿瘤细胞,观察腹腔注射23-HBA对结肠癌荷瘤小鼠抑瘤率的影响,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荷瘤小鼠脾脏和肿瘤组织中巨噬细胞的耗竭程度。5、通过Transwell小室构建CT26/BMDM共培养体系将BMDM诱导为TAMs;通过qPCR检测23-HBA对TAMs不同表型标志性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调控TAMs极化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分子对接进一步确定23-HBA与STAT3的结合活性。结果:1、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到21个白头翁潜在活性成分,其中大部分都已被报道具有抗肿瘤作用。对筛选到的21个潜在活性成分进一步分析,根据该成分是否为白头翁的特征性成分或主要活性成分以及参考其在白头翁中的含量,并结合文献对其抗肿瘤活性或免疫调节功能的报道,最终筛选出10个备选化合物,分为6种类别:①小分子类成分:白头翁素;②香豆素类成分:滨蒿内酯、白蜡树精;③三帖酸类成分:23-羟基白桦酸、常春藤皂苷元、齐墩果酸、熊果酸;④黄酮类成分:异鼠李素;⑤生物碱类成分:蝙蝠葛碱;⑥类固醇类成分:胡萝卜苷。而根据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对数据库中收录信息较少的白头翁三萜皂苷类成分进行增补,将白头翁皂苷B4、白头翁皂苷A3、白头翁皂苷D、α-常春藤皂苷和黑海常春藤皂苷确定为具有潜在活性的备选化合物。因此确定了 15个化合物作为潜在活性成分进行下一步筛选实验。2、从对M1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结果可以看出,在筛选的药物成分中白头翁皂苷A3和23-羟基白桦酸能明显促进巨噬细胞M1型极化,且表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α-常春藤皂苷对M1型极化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选择白头翁皂苷A3、23-羟基白桦酸和α-常春藤皂苷作为后续实验中促进M1型极化的白头翁有效成分;从对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结果可以看出,在筛选的药物成分中白头翁皂苷B4、23-羟基白桦酸能够明显抑制巨噬细胞M2型极化相关基因Arg1、CD206以及Fizz1,且表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白头翁皂苷A3也表现出较好的抑制M2型极化的作用,因此选择白头翁皂苷B4、23-羟基白桦酸和白头翁皂苷A3作为后续实验中抑制M2型极化的白头翁有效成分。3、白头翁有效成分通过不同途径对结直肠癌细胞BI 10773核磁增殖的抑制作用:①药物单独对不同细胞的抑制率:CCK8结果显示23-羟基白桦酸和α-常春藤皂苷对结肠癌细胞有较好的敏感性;23-羟基白桦酸对肿瘤细胞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②药物通过共培养体系对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共培养体系中,20μg/mL、10μg/mL的23-HB A和50μg/mL的A3表现出对肿瘤细胞明显的抑制作用,且相较与单独作用肿瘤细胞时抑制率有升高趋势。因此说明药物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通过促进M1巨噬细胞极化增加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在CT26与M2型巨噬细胞的共培养条件下,药物与单独作用于肿瘤细胞相比,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没有明显改变。药物没有表现出通过对巨噬细胞M2型极化的抑制而达到抗肿瘤细胞的作用。③药物干预后的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抑制肿瘤生长:无论是BMDM细胞还是TPH-1诱导的巨噬细胞,巨噬细胞M1的培养上清能明显抑制结直肠癌细胞CT26的增殖,药物23-羟基白桦酸高低剂量的培养上清对肿瘤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巨噬细胞M2的培养上清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结直肠癌细胞CT26的增殖,与M2培养上清组比较,药物23-羟基白桦酸高低剂量干预后对肿瘤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④细胞平板克隆实验:结果显示,与M0组相比,M2组的克隆球数量明显增加,可以促进SW480的增殖;23-HBA高低剂量组干预后的巨噬细胞上清液可以明显抑制M2的促增殖作用,肿瘤细胞克隆球数量明显减少。4、23-HBA抗小鼠结肠癌动物实验结果表明,①第一批动物实验(腹腔注射23-HBA;小鼠CT26移植瘤模型):23-HBA高低剂量对动物体重无明显影响,说明药物对小鼠无毒性表现;23-HBA腹腔注射对小鼠结肠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低剂量15mg/kg与高剂量30mg/kg的抑瘤率分别为34.8%和51.7%;免疫器官脏器指数方面,23-HBA高剂量能够抑制模型组脾脏指数的异常升高,对胸腺指数无明显影响;血细胞分析结果看出,23-HBA能够抑制模型组单核细胞的异常升高,对其他中性粒或淋巴细胞无明显影响;肿瘤组织细胞悬液的流式结果显示,32-HBA腹腔注射高低剂量能减少肿瘤组织中巨噬细胞总数的同时,明显降低M2型巨噬细胞所占比例,23-HBA高低剂量将肿瘤组织中M1/M2的比例从1:5.4明显升高至1:2.3和1:3.0;免疫组织荧光结果反映23-HBA高低剂量能明显减少肿瘤组织中巨噬细胞CD68和CD206的表达,而CD86的表达有增加的趋势;以上结果说明23-HBA能够使肿瘤微环境中TAMs的表型由M2型向M1型偏移。②第二批动物实验(腹腔注射23-HBA;巨噬细胞耗竭小鼠CT26移植瘤模型):在尾静脉注射氯膦酸二钠脂质体至小鼠体内后,23-HBA对CT26荷瘤小鼠的抑瘤率由34.6%下降至4.8%,同时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注射氯膦酸二钠脂质体后,无论是脾脏还是肿瘤组织中,巨噬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了大约90%;由此推测,药物23-HBA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是由体内巨噬细胞所介导。③第三批动物实验(尾静脉注射23-HBA;小鼠CT26移植瘤模型):静脉注射23-HBA30mg/kg剂量组抑瘤率达77.03%,对小鼠体重仍未产生影响,没有表现出药物毒性。在脏器指数、外周血细胞数量方面与之前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尾静脉注射23-HBA能明显升高肿瘤组织中巨噬细胞M1型数量,减少M2型数量,明显上调巨噬细胞M1/M2的比例。5、23-羟基白桦酸调控TAMs表型转化的分子机制:①TAMs极化相关基因表达:qPCR结果显示,与M0型BMDM 比较,在体外共培养体系中诱导的TAMs,其M2表型相关基因MRC-1、Arg-1、CCL2和Fizz1的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M1表型相关基因TNF-αstimuli-responsive biomaterials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其他M1表型基因如iNOS、IL-1b和IL-12b表达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23-HBA干预后能够明显抑制MRC-1、Arg-1、CCL2和Fizz1等M2相关基因的表达,明显升高TNF-α、iNOS和IL-1b等M1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对IL-12b基因表达无明显影响。②TAMs极化相关蛋白表达:WB结果显示,TAMs的p-JAK1、p-JAK2、p-STAT3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NF-kB蛋白表达有所降低;23-HBA干预后对p-JAK1和p-JAK2表达无明显影响,但明显降低TAMs的p-STAT3蛋白表达,同时明显升高p-NF-kB蛋白表达,而各组Toatl JAK1、JAK2,STAT3和NF-kB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③靶蛋白验证:AutoDock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药物23-HBA与鼠源蛋白的结合能为-5.98,与人源蛋白的结合能为-7.14,表明23-HBA对小鼠和人源的STAT3蛋白均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1、通过网络药理学的分析预测,我们检索筛选到15个白头翁活性成分与白头翁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抗结直肠癌作用有潜在关联,因此作为潜在活性成分进行下一步体外验证试验。2、通过qPCR和流式检测,筛选出白头翁皂苷A3、23-羟基白桦酸和α-常春藤皂苷对促进巨噬细胞M1型极化具有明显作用;白头翁皂苷B4、23-羟基白桦酸和白头翁皂苷A3对抑制巨噬细胞M2型极化具有显著作用;因此选择该成分进行下一步抗肿瘤试验。3、通过肿瘤细胞/巨噬细胞共培养体系和收集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的方式以及细胞平板克隆实验,证明了 23-HBA能够通过促进巨噬细胞M1型极化增加其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同时能够通过抑制巨噬细胞M2型极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同时数据显示出23-HBA对结肠癌肿瘤细胞可能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细胞毒性作用。4、在抗小鼠结肠癌动物实验中,尾静脉注射23-HBA能明显抑制CT26结肠癌的体内生长,且对动物体重、脏器指数等无明显影响。研究进一步显示23-HBA在体内对结肠癌的抑制作用与巨噬细胞的参与有关;23-HBA能够升高TAMs中M1型巨噬细胞的比例,降低M2型的比例,升高M1/M2细胞的比值。5、23-HBA能够将体外共培养体系中诱导的TAMs表型由M2型向M1型偏移。WB实验表明,23-HBA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机制可能与对信号轴JAK/STAT3/NF-kB/STAT 1 的影响有关,23-HBA能明显降低TAMs 的p-STAT3 蛋白表达,同时明显升高p-NF-kB蛋白表达,而对p-JAK1和p-JAK2表达无明显影响;分子对接结果也进一步显示23-HBA化合物与STAT3蛋白分子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
器官保存液微生物培养对于移植术后感染的预警作用:单中心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保存液(preservation solution,PS)的微生物污染是否与供者来源性感染(donor derived infection,DDI)相关。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于2016年3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624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器官PS微生物学培养结果,根据培养结果分为阳性和阴性两组。分析器官PS中病medical student原菌的分布情Nirmatrelvir细胞培养况,比较两组受者术后感染情况。结果 624例器官PS中有349例培养结果阳性,阳性率为55.93%,其中230例(65.90%)分离出的病原菌为单一菌种,119例(34.10%)分离出≥2种的病原菌。共分离菌株497株,居前3位的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83株,16.70%)、肠球菌属(61株,12.27%)和肺炎克雷伯菌(53株,10.66%)。阳性组患者移植后感染率(26.36%,92/349)高于阴性组(17.82%,49/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5例受者出现可能供者来源性感染(probable donorderived infections,p-DDIs),其中25例(55.56%)与泛耐药革兰氏阴性菌(multidrug-resistant gram-negative bacteria,MDR GNB)有关,且相较于其他病原菌更可能引发移植后严重感染事件(P <0.05)。结论 器官PS易受感染,PS污染是受者术后感染危险因素之一,建议对器官PS常规进行培养。若PS培养结果存在MDR GNB,建议采取精准有效的抗感PCI-32765临床试验染治疗。
康莱特注射液对人胆管癌细胞RBE和HCCC9810生长、凋亡、迁移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对人胆管癌细胞RBE和HCCC9810生长、凋亡、迁移的影响。方法:使用康莱特注射genetic gain液处理人胆管癌细胞RBE和HCCC9810,运用CCK-8更多法检测康CX-5461核磁莱特注射液对人胆管癌细胞RBE和HCCC9810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两者的凋亡率,Transwell实验检测两者的迁移能力,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两者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Caspase-3、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结果:较之空白对照组,随着康莱特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两者细胞的生长增殖程度逐渐受到抑制(P<0.05),在作用96 h时达到较好抑制状态;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人胆管癌细胞RBE和HCCC9810经康莱特处理后迁移数量减少(P<0.05);实验组人胆管癌细胞RBE和HCCC9810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两者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Caspase-3、Bax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Bcl-2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可以抑制人胆管癌细胞RBE和HCCC9810的生长和迁移能力,促进其凋亡,机制可能与其能上调凋亡信号通路关键蛋白Caspase-3、Bax和下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一种新型查耳酮衍生物C13通过ErbB4/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人胃癌细胞的生长
3?-羟基-4?-甲氧基-2-羟基-5-溴查耳酮 (以下简称C13) 是本课题组对龙血竭抗肿瘤活性化合物DHMMF进行结构修饰过程中获得的一个新型查耳酮衍生物。本研究探讨了C13对人胃癌HGC-27、AGS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首先采用噻唑蓝 (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MTT)、集落形成实验、5-乙炔基-2′-脱氧尿苷Barasertib细胞培养 (5-ethynyl-2?-deoxyuridine, EdU) 染色法发现C13能显著抑制人胃癌HGC-27、AGS细胞的增殖能力。点击此处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发现C13能诱导人胃癌HGC-27、AGS细胞发生凋亡,Hospital Associated Infections (HAI) 并上调剪切的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 (cleaved-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cleaved-PARP) 的蛋白水平。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C13可能通过调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4/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Erb-B2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4/phosphoinositide 3-kinase/AKT, ErbB4/PI3K/AKT) 信号通路发挥抗胃癌作用。最后免疫印迹实验结果表明, C13处理后能下调人胃癌细胞中ErbB4总蛋白及磷酸化水平, 并能够抑制其下游PI3K及AKT蛋白磷酸化水平, 进一步验证了转录组测序结果。综上所述, 新型查耳酮衍生物C13能够显著抑制人胃癌HGC-27、AGS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 其机制可能与下调ErbB4/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本研究能够为胃癌治疗提供一个候选研究药物。
伏诺拉生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随着中国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和超重人群的增加以及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RE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传统药物质子泵抑制剂虽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但仍存在起效慢、个体差异大和依从性欠佳等诸多问题。近年来在国内上市的新型抑酸药——伏诺拉生凭借其独特的抑酸优势,逐渐取得了患者及临床医生的认可。在《2020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中伏诺拉生更是被推荐作为治疗RE的首选药物之一。本研究旨通过对比伏诺拉生与雷贝拉唑的服药依从性、临床疗效和不Pathologic complete remission良反应发生率,为RE治疗提供新的选择和更多的临床经验。方法:本研究收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吉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门诊的1CL13900纯度03例(服用伏诺拉生者50例;服用雷贝拉唑者53例)RE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后发现11例未按医嘱服药者,故仅对其进行服药依从性分析,不纳入后续其它药物疗效研究。将其余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进行分析。选择服用伏诺拉生治疗的48例患者视为观察组;选择服用雷贝拉唑治疗的44例患者视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生活习惯(吸烟和饮酒);治疗前后的胃镜报告、Gerd Q评分、FSSG评分、PSQI评分、RSI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各项临床资料,以此评估伏诺拉生和雷贝拉唑的临床疗效。结果:1、服药依从性:服用伏诺拉生治疗的50例患者中,有2例未遵医嘱服药,占比4.00%;服用雷贝拉唑治疗的53例患者中,有9例未遵医嘱服药,占比16.98%,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一般资料:两组间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吸烟和饮酒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内镜表现:治疗后两组患者内镜下食管黏膜破损情况均有所好转,内镜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AZD2281溶解度察组降低幅度更加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Gerd Q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Gerd Q评分均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Gerd Q评分下降37.19%,对照组患者Gerd Q评分下降31.84%,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加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FSSG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FSSG评分均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FSSG评分下降53.62%,对照组患者FSSG评分下降44.63%,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加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PSQI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均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下降31.48%,对照组患者PSQI评分下降16.04%,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加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RSI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RSI评分均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RSI评分下降36.30%,对照组RSI评分下降26.06%,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加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临床疗效评估: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的比率分别为10.42%、47.92%、31.25%和10.42%,总有效率为89.59%;对照组患者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的比率分别为4.55%、29.55%、38.64%和27.27%,总有效率为72.74%,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9、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生2例(4.17%)不良反应,分别为腹泻和便秘。对照组发生2例(4.55%)不良反应,分别腹泻和恶心。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服药后产生不良反应的人数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与雷贝拉唑相比,伏诺拉生可以更好地减轻RE患者临床症状,促进RE患者内镜下食管黏膜愈合,间接改善患者睡眠状况。2、伏诺拉生的临床疗效不受进食影响,能够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3、伏诺拉生和雷贝拉唑在为期4周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miR-524-5p调控HEG1表达对食管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miR-524-5p调控HEG1表达对食管癌细胞增殖、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机制。方法 qRT-PCR检测食管癌细胞和正常食管上皮细胞中miR-524-5p和HEG1mRNA表达水平。将KYSE30细胞分为mi R-524-5pmimic组、mi R-524-5pNC组、mi R-524-5p mimic+pc DNA3.1组和mi R-524-5p mimic+pc DNA3.1-H E G 1组,另设置不转染的细胞为正常对照组(C o n t r o l组)。C C K-8法检测K Y S E 3 0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blot检测EMT相关蛋白、侵袭迁移相关蛋白和HEG1蛋白表达,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KYSE30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Taurine说明书报告基External fungal otitis media因检测mi R-524-5p和HEG1靶向关系。结果mi R-524-5p在四种食管癌细胞系TE-1、KYSE30、KYSE150、NPevonedistat molecular weightEC中均低表达(P<0.05),选择表达水平最低的KYSE30细胞作为后续实验细胞。HEG1 m RNA在四种食管癌细胞中均高表达(P<0.05),并且GEPIA数据库显示HEG1在食管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与mi R-524-5pNC组相比,mi R-524-5pmimic组KYSE30细胞增殖能力、克隆形成数、间质标志蛋白水平、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上皮标志蛋白E-cadherin水平显著上调(P<0.05);mi R-524-5p mimic+pc DNA3.1-HEG1组可以明显逆转过表达mi R-524-5p对于KYSE30细胞增殖和上皮间质转化、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P<0.05)。mi R-524-5pmimic组与WT-HEG1共转染组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显著低于mi R-524-5p NC组与WT-HEG1共转染组(P<0.05)。结论 mi R-524-5p在食管癌细胞和组织中低表达,过表达mi R-524-5p可以负向调节HEG1在食管癌细胞系KYSE30细胞中的表达,抑制KYSE30细胞的增殖、EMT进程和侵袭迁移能力。
细菌效应因子ALP1在植物免疫中的功能研究
为了抵御病原菌的入侵,植物进化出一套免疫系统,一般包含两个层次,即:病原菌相关分子模式PAMPs(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SAG浓度)触发的PTI(pattern-triggered immunity)免疫和效应因子触发的ETI(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免疫,PTI免疫反应与ETI免疫反应往往相互影响。为了进一步侵染植物,一部分细菌性病原菌可以向植物体内分泌效应因子抑制植物免疫。效应因子如何在植物体内发挥生物功能来抑制植物的PTI免疫反应,以及效应因子如何在植物体内引起更剧烈的ETI免疫一直是免疫研究的重要部分。例如,丁香假单胞杆菌效应因子Avr Pph B作为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可以抑制植物PTI免疫。但是Avr Pph B同时也被植物细胞内的抗性(Resistance,R)蛋白RPS5(RESISTANT TO PSEUDOMONAS SYRINGAE 5)识别,进而激活ETI免疫。丁香假单胞杆菌菌株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Pto)DC3000通过III型分泌系统(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TTSS)向宿主细胞分泌30多个内源效应因子。本研究建立在实验室先前的相关研究基础之上,针对Pto DC3000基因组分析发现其中存在一个Avr Pph B同源效应因子ALP1(AVRPPHB-LIKE PROTEIN 1)。但是,ALP1在植物免疫中的生物学功能及靶标都未知。同时,植物细胞内是否存在可以识别ALP1的抗性蛋白也尚不清楚。本课题首先通过将ALP1在植物中过表达,发现ALP1过表达植株出现矮小以及自发的细胞死亡等免疫自激活表型。并且,通过检测不同抗病基因的表达,发现在拟南芥植株体内过表达ALP1可以诱导部分免疫抗性基因的表达。通过将ALP1过表达植株与eds1、pad4、adr1和nrg1等突变体杂交,发现ALP1过表达植株的免疫自激活表型依赖于下游的EDS1、PAD4和ADR1,暗示过表达ALP1激活了植物的ETI免疫。Intestinal parasitic infection在烟草中过表达ALP1可以引起明显的细胞死亡,并且作为半胱氨酸蛋白酶,Cys/His/Asp酶活位点是ALP1在烟草中引起细胞死亡所必需的。随后,通过对活性氧(ROS)爆发和胼胝质沉积的检测,发现该效应因子能够抑制植物的PTI免疫。此外,我们还通过免疫共沉淀偶联质谱分析(IP-MS)实验鉴定到ALP1在体内的互作蛋白,包括一个RLK类蛋白AIP1(ALP1-INTERACTING PROPLX-4720 molecular weightTEIN 1)和一个CNL类R蛋白AIP2。并且,AIP1与AIP2也存在相互作用,暗示该R蛋白AIP2可能识别ALP1,而AIP1是ALP1的靶标,病原菌通过切割AIP1抑制植物PTI免疫。综上所述,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初步揭示ALP1可能通过其蛋白酶活性降解AIP1,进而抑制植物的PTI免疫反应,其酶活位点Cys/His/Asp在该过程中可能是必需的。但是,这个过程可能受到R蛋白AIP2的监控,AIP2识别ALP1后通过EDS1、PAD4和ADR1等组分激活ETI免疫反应。这些结果为植物与病原菌互作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基础。
膀胱热灌注化疗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分析及外周血指标对其预后的预测分析
研究目的:本研究一方面通过对常biologicals in asthma therapy规膀胱灌注患者和膀胱热化疗灌注患者的对比,探索膀胱热灌购买Dinaciclib注化疗的临床疗效与可行性;另一方面探索了通过术前1周内常规血指标计算出的PLR、SII、MPVLR三个外周血炎症指标对NMIBC术后复发是否具有预测价值,以及对比使用膀胱热灌注化疗或常规膀胱灌注化疗时上述三个指标对NMIBC术后复发的预测作用是否具有差异,从而推测出膀胱热灌注化疗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对象及方法:本研究通过设定的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了222名研究对象,其中149例NMIBC患者来自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术后使用常规膀胱灌注化疗(The gemcitabine group,GEM组),另外73例NMIBC患者来自甘肃武威肿瘤医院,术后使用膀胱热灌注化疗(CHT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手术日期、联系方式、肿瘤数量、肿瘤大小、肿瘤T分期、核分级、灌注药物、灌注时间、术前1周内测得的外周血指标。以肿瘤复发或是肿瘤进展为随访主要终点,复发时间、进展时间、不良反应率。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与GEM组相比,CHT组的无疾病复发生存率(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P=0.033)和无疾病进展生存率(Progress-free survival,PFS)(P=0.027)更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HT组复发时间较GEM组更晚,且差异具有学意义;CHT组进展时间较GEM组更早,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膀胱热灌注化疗使用的两种药物吉西他滨(GEMCHT组)与吡柔比星(THPCHT组)疗效相比,虽然GEMCHT组的RFS更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6),GEMCHT组复发时间较THPGEM组更晚,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296);在不良反应方面,热灌注化疗与常规灌注化疗并无明显差异,而热灌注治疗的GEMCHT组和THPCHT组两亚组间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总发生率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外周血指标的研究结果反应:对常规膀胱灌注化疗来说,高PLR、高SII、高MPVLR预示RepSox使用方法着更低的RFS,对膀胱CHT患者来说,高PLR、高SII预示着更低的RFS,而MPVLR与膀胱CHT患者的预后无关。结论:膀胱CHT作为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案,能显著降低患者肿瘤复发率,延缓和抑制肿瘤进展。GEM相比与THP在热疗中具有疗效更佳的趋势。常规灌注化疗患者高PLR、SII、MPVLR值提示更高的复发可能,膀胱CHT患者高PLR、SII同样提示较差的预后。膀胱CHT可以通过某种机制影响着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对肿瘤的作用,进而起到遏制肿瘤的作用,但具体的机制如何需要更多的实验去探索。
电针激活局部交感神经缓解膝骨关节炎大鼠滑膜炎性反应
研究背景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最常见的关节疾病,以功能障碍、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研究表明滑膜炎是影响KOA进程和疼痛的重要因素[1],抑制滑膜炎对抑制KOA患者疼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刺是临床治疗KOA常用且有效的补充替代疗法之一。国内外高质量RCT研究表明,针刺能够减轻KOA患者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调节相关炎性因子含量。近年来发表于Nature等国际顶刊的针刺基础研究表明,针刺可通过激活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发挥抗炎效应[4]。但针刺是否通过交感-免疫调节发挥抗炎效应缓解KOA炎性痛,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拟以单碘乙酸钠(sodium monoiodoacetate,MIA)诱导的KOA模型大鼠为观察对象,结合痛行为学检测、免疫组织化学、ELISA、流式细胞术、蛋白质免疫印迹等技术,从痛行为学指标变化、全身和局部炎性因子含量变化、组织免疫细胞群变化、组织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变化、局部组织以及全身交感神经去甲肾上腺素能信号激活情况等方面研究电针“足三里”和“阳陵泉”穴对KOA模型大鼠的滑膜炎性反应的影响,探讨交感神经去甲肾上腺素能信号是否介导电针在KOA模型滑膜中发挥抗炎效应。本研究将为为临床应用电针缓解KOA疾病提供依据。研究目的(1)明确电针足三里-阳陵泉穴区对KOA模型大鼠疼痛行为的影响,并确定电针干预介入的时间点。(2)研究电针对KOA模型大鼠滑膜炎性反应的抗炎效应。(3)研究滑膜局部去甲肾上腺素能信号是否参与电针对KOA模型大鼠滑膜的抗炎效应。研究方法本实验研究主要分以下几部分:(1)观察电针对KOA模型大鼠自发痛和继发痛行为的影响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早期电针组和中期电针组。模型组、早期电针组和中期电针组组大鼠右膝关节腔予1mg/50μ L MIA溶液注射,建立KOA模型。对照组大鼠在同部位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给予电针组大鼠足三里-阳陵泉穴区电针干预,早期电针组在造模后1、2、3天进行干预,中期电针组在造模后5、7、9天进行干预。电针参数:1Hz/15 Hz,1mA,30 min/天。检测各组大鼠造模前后的基线痛行为学指标(患肢承重率和患肢足底机械缩足反射阈值)。(2)观察电针对KOA模型大鼠关节局部组织损伤和神经损伤的影响在第(1)部分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将相同条件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的造模方法同上。电针组大鼠在造模后第5、7、9天给予电针干预。电针参数同上。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除不进行电针干预外,其余条件与电针组大鼠相同。观察造模后第9天滑膜组织形态检测(HE染色和Masson染色)、比较造模后第14天关节软骨损伤评分。(3)观察电针对KOA模型大鼠滑膜组织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早期电针组和中期电针组。模型组、早期电针组和中期电针组组大鼠右膝关节腔予1mg/50μ L MIA溶液注射,建立KOA模型。对照组大鼠在同部位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给予电针组大鼠足三里-阳陵泉穴区电针干预,早期电针组在造模后1、2、3天进行干预,中期电针组在造模后5、7、9天进行干预。电针参数:1Hz/15 Hz,1 mA,30min/天。检测早期电针干预实验中各组大鼠造模后第1天滑膜炎性因子含量和中期电针干预实验中各组大鼠造模后第9天滑膜炎性因子含量。炎性因子含量检BIBW2992测使用多因子检测(Multi-spot detecMetabolism抑制剂t,MSD)试剂盒,包括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β;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IL-13、γ干扰素(Interferon gamma,IFN-γ);趋化因子: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chemokine(C-X-C motif)ligand 1,CXCL1)。(4)观察电针对KOA模型大鼠滑膜局部肾上腺素能交感神经激活及其递质含量与受体表达的影响相同条件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造模方法同上。电针组大鼠干预方法同(2)。于造模后第9天电针两小时后,将大鼠处死,取血浆和患肢滑膜进行以下检测。①使用ELISA技术检测滑膜组织蛋白上清液和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含量;②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滑膜组织中β 2肾上腺素能受体(beta 2 adrenergic receptor,β 2-AR)的表达水平;③采用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技术,观察滑膜组织中多巴胺β羟化酶(Dopamine β hydroxylase,DBH)标记物的表达情况。(5)观察阻断交感神经去甲肾上腺素能信号对电针抗炎效应的影响将相同条件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6-OHDA+电针组和ICI118,551+电针组。造模方法同上。交感神经去甲肾上腺素能信号阻断:6-羟基多巴胺氢溴酸盐(6-Hydroxydopamine hydrobromide,6-OHDA)(150μg/50μl,溶解在含 0.02%抗坏血酸的生理盐水中)造模前一天注射至膝关节腔);或ICI 118,551(1.5μg/50μl,溶解在无菌生理盐水中)在每次电针前半小时注射到关节腔内。电针干预方法同(2)。于造模后第9天电针两小时后,检测各组大鼠患肢承重率。另一批大鼠于造模后第9天电针两小时后处死,检测滑膜组织蛋白上清液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和趋化因子CXCL1的含量。(6)观察电针对KOA模型大鼠滑膜CXCL1/CXCR2轴活动影响将相同条件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造模方法同上。电针组大鼠干预方法同(2)。于造模后第9天电针两小时后,将大鼠处死,取血清和患肢滑膜进行以下检测。①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滑膜组织中趋化因子(C-X-C基序)受体2(chemokine(C-X-C motif)receptor 2,CXCR2)的表达水平;②采用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技术,观察滑膜组织中CD11b+免疫细胞标记物的表达情况,以及CD11b+的巨噬细胞上CXCR2的表达情况。(7)观察电针对KOA模型大鼠滑膜炎性反应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将相同条件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造模方法同上。电针组大鼠干预方法同(2)。于造模后第9天电针两小时后,将大鼠处死,取血清和患肢滑膜进行以下检测。①将滑膜组织处理成单细胞悬液后,使用相应抗体染色并用流式细胞荧光分选技术检测滑膜CD11b+免疫细胞群和CD11b+CD86+M1型巨噬细胞群数量;②采用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技术,观察滑膜组织中CD68+巨噬细胞标记物的表达情况,以及CD68+的巨噬细胞上IL-6的表达情况;③使用MSD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含量;④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滑膜组织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代表分子ERK1/2和MEK的磷酸化水平。(8)电针对KOA模型大鼠后期隐神经结构的影响相同条件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造模方法同上。电针组大鼠干预方法同(2)。于造模后第14天后将大鼠处死,取患肢隐神经用透射电镜观察神经超微结构。研究结果(1)电针干预介入时间点的确定造模后第一天大鼠出现跛行症状,且进行性加重,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早期电针组大鼠的患肢负重和患肢足底机械痛阈值在14天内都没有观察到改善,造模后第1天滑膜含量炎性因子无差异。而中期电针组大鼠在造模后第7、9、11天的患肢负重较模型组改善,提示中期电针改善KOA模型大鼠的自发痛。同时,中期电针组大鼠在造模后第14天的患肢足底机械痛阈值较模型组改善,提示中期电针改善KOA模型大鼠继发性触刺激诱发痛。(2)电针改善KOA模型大鼠关节局部病理损伤造模后第9天滑膜组织形态检测(HE染色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滑膜组织破坏明显、大量表层滑膜细胞迁移至内膜下层并出现明显的增生肥大,炎性细胞浸润情况明显,同时可见大量胶原纤维增生,提示滑膜纤维化。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滑膜表面相对光滑,排列较为有序,细胞增生程度减轻,未见明显黏液样增生、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减轻,滑膜纤维化程度减轻。膝关节软骨损伤评分显示,造模后第14天,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损伤评分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损伤评分降低(P<0.05)。(3)中期电针降低KOA模型大鼠局部滑膜促炎细胞因子含量MSD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造模后第1天模型组大鼠滑膜组织TNF-α、IL-6、IL-1 β,CXCL1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期电针组大鼠滑膜组织中IL-6、CXCL1含量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造模后第9天模型组大鼠滑膜组织TNF-α、IL-6、IL-1 β,CXCL1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期电针组大鼠滑膜组织中TNF-α、IL-6、IL-1β,CXCL1含量降低(P<0.05),而在血清中,各组大鼠的各项炎性因子含量都未观察到显著性差异。提示造模并未引起全身性炎性反应。(4)局部交感神经介导电针对KOA大鼠滑膜的抗炎效应。造模后第9天,与对conventional cytogenetic technique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滑膜NE含量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滑膜NE含量上升(P<0.01)。而各组大鼠血浆中的NE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同时,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滑膜组织中β 2-AR表达水平降低(P<0.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滑膜组织中β 2-AR表达水平升高(P<0.01)。免疫组织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滑膜DBH表达增多。提示电针激活滑膜局部肾上腺素能交感神经,提高局部NE含量,激活滑膜免疫细胞上的β 2-AR。造模后第9天,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患肢承重率下降(P<0.001),滑膜组织TNF-α、IL-6、CXCL1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患肢承重率上升(P<0.01),滑膜组织中TNF-α、IL-6、CXCL1含量降低(P<0.05)。与电针组比较,6-OHDA+电针组和ICI118,551+电针组大鼠患肢承重率降低(P<0.01),滑膜组织TNF-α、IL-6、CXCL1含量升高(P<0.05),电针对KOA模型大鼠疼痛缓解及抗炎效应效应受影响。提示滑膜局部交感神经去甲肾上腺素能信号介导电针的抗炎效应。(5)电针抑制CXCL1/CXCR2轴活动,调节滑膜巨噬细胞活动,缓解滑膜炎性反应双定量变量资料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滑膜中CXCL1含量和IL-6含量进行高度相关(n=90、r=0.6457、P<0.0001)。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滑膜组织中CXCR2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滑膜组织中CXCR2表达水平降低(P<0.05)。免疫组织荧光染色结果显示,造模后滑膜组织中免疫细胞CD11b和CXCR2表达增多,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CD11b和CXCR2表达减少。提示电针后KOA大鼠滑膜免疫细胞上CXCR2活动减少。造模后第9天,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滑膜组织中CD11b+免疫细胞群和CD11b+CD86+M1型巨噬细胞群数量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滑膜组织中CD11b+免疫细胞群和CD11b+CD86+M1型巨噬细胞群数量减少(P<0.001)。免疫组织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滑膜组织中巨噬细胞标记物CD68和M1型巨噬细胞分泌的IL-6表达增多;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滑膜CD68和IL-6表达减少。电针后KOA大鼠滑膜巨噬细胞群及其功能活动(M1型极化和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减少。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滑膜组织MAPK信号通路代表分子ERK1/2(P<0.001)和MEK(P<0.001)的磷酸化水平升高,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滑膜组织中ERK1/2(P<0.05)和MEK(P<0.001)的磷酸化水平降低。以上结果提示,电针通过抑制CXCR2表达和MAPK信号通路,调节巨噬细胞功能缓解KOA模型大鼠滑膜炎性反应。(6)电针改善KOA大鼠疾病后期神经脱髓鞘情况模型组大鼠隐神经出现明显的髓鞘结构破坏,髓鞘板层崩解松散、挤压轴索或板层增厚并出现裂隙;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隐神经损伤情况明显减轻。提示电针缓解KOA模型大鼠组织损伤和后期神经损伤。结论1.电针缓解KOA模型大鼠自发痛和触诱发痛,减轻关节局部病理损伤。2.电针激活KOA模型大鼠膝关节局部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β 2肾上腺素能受体,缓解滑膜局部炎性反应。3.滑膜局部交感神经去甲肾上腺素能信号介导电针对KOA模型大鼠滑膜的抗炎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