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为了探索丹参提取物丹参酮ⅡA(Tanshinone ⅡA,Tan ⅡA)获悉更多对于人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对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获得的实验结果中,探索能在临床上能有效防治Burkitt淋巴瘤的药物。材料与方法:培养人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经4、8、16、32、64、128μmol/L的丹参酮ⅡA溶液作用于raji细胞24小时、48小时后﹐用CCK-8法检测raji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并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丹参酮ⅡA作用于人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后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丹参酮ⅡA作用于人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后,相关凋亡蛋白Bax、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1)CCK-8检测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能够显著抑制人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生长,raji细胞经浓度为128μmol/L的丹参酮ⅡA作用后抑制率达到65.47%。除了以128μmol/L的丹参酮ⅡA作用在raji细胞48小时时对细胞的抑制率并未随时间或浓度的升高而升高(P>0.05),其余,在药物作用于raji细胞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对人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的抑制率也随之升高(P<0.05),并且在各浓度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selleck PF-02341066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给药浓度相同的条件下,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24h、48h),丹参酮ⅡA对于raji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也在逐步提高,且各组之间相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流式图结果显示:在药物浓度为0、8、16、32、64、128μmol/L时,凋亡细胞的占比分别为:3.15±1.10%、23.55±1.34%、31.19±1.82%、38.43±1.36%、45.45±0.21%。此结果可证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用丹参酮ⅡA处理raji细胞,会导致raji细胞发生细胞凋亡。根据流式图结果来看,右下象限为早期凋亡的细胞,随着药物浓度的提高,早期凋亡细胞占比由2.55±0.60%增加至29.2±0.42%,左下象限的晚期凋亡细胞的占比由1.06±0.14%增加至16.25±0.64%。可见丹参酮ⅡA对人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的早期凋亡效果更明显。(3)经0、8、16、32、64μmol/microbiome compositionL丹参酮ⅡA作用细胞48小时后,Western blot方法的检测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能诱导人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出现凋亡,可能是由于对相关蛋白进行了调节,从而导致了raji细胞的凋亡,在raji细胞的凋亡过程中,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量显著升高,而抑制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量显著降低,并且随着药效浓度的升高,其变化趋势也显著增强。结论:根据各项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能够抑制人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且可能与通过使Bax蛋白的表达量升高,Bcl-2蛋白的表达量降低,进而加速了细胞凋亡有关。
Author: admin
黄豆苷元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黄豆苷元对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乳腺癌MDA-MB-231、MCF-7细胞,应用CCK-8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划痕实验以及Transwell实验,检测不同浓度黄豆苷元(0、40、80、160μmol/L)对乳腺癌细胞的活力、克隆形成能力、迁移与侵袭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乳腺癌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Wnt-3a, β-ca更多tenin)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Slug、Twist)的表达。结果 黄豆苷元对乳腺癌MDA-MB-231、MCF-7细胞的活力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P<0.05);随着黄豆苷元浓度增加,乳腺癌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逐步降低,迁移、侵袭能力逐渐减弱(P<0.05)。黄豆苷元的干预显著提高乳腺癌细胞E-cadherin表达水selleck抑制剂平,降低β-catenin、Wnt-3a、Vimentin、Slug、Twist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 黄豆苷元可能通过影响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进而抑制肿Core functional microbiotas瘤的发展。
低温休克处理癌细胞包裹紫杉醇联合PD-L1抑制剂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
由于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缺乏有效的治疗靶点,手术治疗和传统化疗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但仍表现出较高的复发率和死亡率。免疫治疗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治疗方式,但单独应用于TNBC的治疗效果有限。化学免疫疗法是应用了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联合免疫治疗策略协同抗肿瘤的一种治疗方式,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然而,提高协同治疗的疗效并减少多种药物的副作用仍然是化学免疫疗法面临的主要挑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药物递送系统的出现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潜力的策略之一。将药物递送系统作为化学免疫治疗的载体可以延长药物的半衰期、增加药物累积、Tezacaftor靶向递送药物至特定靶点,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非靶组织的影响,为TNBC的化学免疫治疗提供了更精确和更有针对性治疗模式。活细胞可作为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持久性的新型疗法和药物载体。通常利用物理、化学和材料方法将治疗药物负载到细胞内或固定在细胞膜表面,赋予细胞新的治疗功能。既往研究中发现通过在液氮中快速冷冻活肿瘤细胞制备的“死细胞”保留了源细胞的主要结构和向病变部位的趋化性,但失去了增殖能力和致病性,使它们成为了理想的药物载体。此外,由于细胞表面蛋白和肿瘤相关抗原(tumor associated antigens,TAAs)等被完整保存在细胞中,使经液氮处理后的细胞可以作为肿瘤疫苗,激活并诱导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成熟,促进抗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当肿瘤细胞受到外界刺激发生死亡的同时,由非免疫原性转变为免疫原性而介导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的过程被称为免疫原性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在ICD引发的适应性免疫反应和质膜通透的过程中,垂死的肿瘤细胞释放多种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他们与DC等抗原提呈细胞上的模式识别受体结合,激活DC成熟并吞噬肿瘤抗原,随后将其呈递给T淋巴细胞,从而使免疫活性宿主在没有任何佐剂的情况下可以引发针对死亡细胞相关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传统化疗药物不仅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还可以通过诱导ICD促进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或消除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等机制发挥免疫调3-Methyladenine配制节作用,增强肿瘤细胞的佐剂性。此外,化疗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与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相结合,共同促进DC的趋化,进而增强免疫治疗的活性。基于上述内容,本课题设计了经液氮冷冻制备(liquid nitrogen-treated,LNT)细胞,将其作为载体负载了具有ICD诱导作用的化疗药物紫杉醇(paclitaxel,PTX),制备了具有免疫刺激能力的细胞载药系统(PTX@LNT),并探究了其在肿瘤治疗和预防中的潜在应用和作用机制。此外,我们设计了PTX@LNT细胞载药系统与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nonmedical use抑制剂的联合治疗策略,探究了联合治疗对转移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实现了化疗和免疫治疗的协同治疗。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制备了经液氮快速冷冻处理的乳腺癌细胞-LNT细胞,和基于LNT细胞负载化疗药物PTX的细胞载药递送系统(PTX@LNT)。经液氮快速冷冻的LNT细胞保留了完整的细胞结构,但失去了增殖能力和致病性,是理想的药物载体。此外,肿瘤细胞的内源性危险信号和TAAs等都完整保留在了LNT细胞中,使LNT细胞可以作为外源性疫苗,刺激DC成熟并激发机体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PTX是治疗TNBC最常用的化疗药物之一,不仅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还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发生ICD,通过释放TAAs和DAMPs,促进DC成熟并将抗原提呈给T淋巴细胞,增加了肿瘤的免疫原性。我们通过混合孵育的方式将PTX负载到LNT细胞中,获得的PTX@LNT载药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具有高效的载药效能,载药率达到50%;(2)具有基于化疗的有效的ICD诱导作用,PTX@LNT与游离PTX具有相似的细胞毒性效应和ICD诱导能力,通过增加DAMPs的分泌,提高了肿瘤的免疫原性,进而诱导DCs成熟;(3)保留了肿瘤抗原和内源性危险信号,是诱导肿瘤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免疫刺激递送系统;(4)制备过程简单,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第二部分验证了PTX@LNT细胞载药系统在小鼠TNBC模型中的抗肿瘤效果和免疫调节机制,并与PD-L1抑制剂联合治疗乳腺癌的肺转移。LNT细胞在动物模型中不具有增殖能力和致病效果,并可作为外源性疫苗有效预防肿瘤的生长。PTX@LNT载药系统在荷瘤小鼠模型中显示出最强的肿瘤抑制效果,PTX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触发ICD效应,提高了肿瘤的免疫原性;此外,具有免疫激活效应的LNT细胞可诱导抗原特异性免疫细胞反应,与ICD效应协同增加了肿瘤组织中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增强了抗肿瘤治疗效果。PTX@LNT显著促进了肿瘤组织中成熟DCs和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浸润,并通过减少调节性T细胞比例改善了TNBC免疫抑制的肿瘤微环境。然而,PTX的应用导致肿瘤组织PD-L1表达增强,因此我们在PTX@LNT治疗的基础上联合PD-L1抑制剂,通过阻断PD-1/PD-L1通路,重新激活耐受的T细胞功能并增加其对肿瘤的杀伤效果,有效地抑制了肿瘤的肺转移,并延长了小鼠的生存时间。综上所述,本文以LNT细胞载药递送系统为基础,通过负载化疗药物PTX成功构建了TNBC的治疗体系,在原发肿瘤和肺转移的治疗中展现出了巨大潜力。PTX@LNT具有LNT细胞的免疫刺激作用和PTX的ICD诱导能力,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可以协同激活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治疗策略进一步增强了治疗效果,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阿来替尼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水平对疗效的预测分析
目的:探究阿来替尼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及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水平对效果的预测作用。方法:收AZD2281化学结构集接受阿来替尼靶向治疗的60例ALK阳性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估患者持续治疗8周后的临床效果,测定比较不同疗效患者血清CA125和NSE水平,分析血清CA125和NSE与阿来替尼治疗效果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PF-07321332试剂C)曲线明确血清CA125和NSE预测阿来替尼治疗效果欠佳的价值。Cancer microbiome结果:60例患者临床客观控缓解率(ORR)为56.67%,疾病缓解率DCR为76.67%。与治疗前比较,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患者血清CA125和NSE水平均明显下降,疾病进展(PD)者显著升高(均P<0.05)。PD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清CA125和NSE水平>SD>PR>CR(均P<0.05)。疗效欠佳者治疗前血清CA125和NSE水平明显高于疗效良好者(均P<0.05),是影响患者阿来替尼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均P<0.05)。ROC显示,治疗前血清CA125和NSE水平均对阿来替尼治疗效果欠佳均有一定预测价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5.4%、91.2%和69.2%、88.2%,两者联合能明显提高阿来替尼治疗效果欠佳的预测灵敏度(96.2%)。结论:阿来替尼对于ALK阳性NSCLC具有一定治疗效果。治疗前患者血清CA125和NSE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持续治疗后疾病得到缓解和稳定者血清CA125和NSE明显下降,疾病进展者会进一步升高,两者联合测定对预后不良具有良好预测价值。
两个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家系的临床特征、影像表现及遗传性分析
目的:对PLX3397分子式两个临床确诊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先证者及其家系进行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分析,对一个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致病基因筛查,并进一步探讨其突变与HHT发病的关系,以期为HHT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最后结合两个家系对现有的临床诊断标准进行探讨。方法:以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两个先证者及其家系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家系F1共35人,家系F2共9人,合计44人。研究通过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selleck HPLC员会批准,对两个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后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同时对两个家系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抽取外周静脉血进行个人全外显子检测。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将两个家系9例筛查出肺动静脉畸形(pulmonary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PAVM)的患者根据有无HHT临床特征分为HHT临床特征组(n=4)与无HHT临床特征组(n=5),对比分析两组间的影像表现。回顾分析两个家系的临床资料、影像资料及遗传性特点。结果:先证者家系中家系F1包括4代共35位家系成员,家系F2包括3代共9位家系成员。其中家系F1中有4例表现出HHT的临床特征,2女2男,连续两代都有个体发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8例影像学检查筛查出肺动静脉畸形。家系F2中有3例表现出HHT的临床特征,2女1男,每一代都有个体发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1例影像学检查筛查出肺动静脉畸形,同时伴有脾脏受累表现,1例有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表现。根据临床诊断标准,两个家系5例患者符合三条及以上临床诊断标准,可确诊为HHT,7例符合二条诊断标准,疑诊为HHT。2个临床确诊家系中5例确证HHT影像检查均表现内脏血管畸形,影像诊断敏感度为100%。9例肺动静脉畸形患者中,HHT临床特征组与无HHT临床特征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均无显著差异(P=0.357,P=0.720)。有、无HHT临床特征组间的病灶数目、血管蒂征、伴磨玻璃样改变、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最大直径均无统计学意义(P=0.167,P=0.278,P=0.405,P=0.135,P=0.165)。畸形血管瘤囊最大平均直径(2.03±2.58)cm。有HHT临床特征组PAVM瘤囊最大直径显著大于无HHT临床特征组PAVM(P<0.05)。家系F1行单基因遗传病基因检测—全外显子检测,发现了一些致病证据不足,但不排除致病可能的遗传变异;家系F2行单基因遗传病基因检测—全外显子检测,其中F2先证者示存在ENG基因c.360+1G>A(chr9:130591965)突变。结论:HHT患者的就诊情况、各系统受累情况、临床特征及预后在同一家系内和/或不同家系间存在较大的个体间差异,给该病临床医生早期诊断和患者及时就医造成一定困难,出现相关并发症的患者整体预后不佳。影像学检查可准确disc infection地显示内脏受累情况,其诊断的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有利于HHT的早期诊断,从而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帮助。本研究报道了首例HHT患者伴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LCA),但其与HHT的关系尚不明确。有HHT临床特征的PAVM患者的临床相关症状与畸形血管团大小有关。家系F1发现的致病证据不足,但不排除致病可能的遗传变异或许可以进一步充实HHT的筛查内容,现有的临床诊断标准对HHT患者及家系成员的诊断有一定局限性,当满足家族史这一条标准,再出现血管性病变时或许可以明确HHT诊断。
3D打印柔性生物活性支架的形貌与成分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及骨再生的研究
由外伤、炎症、肿瘤等原因引起的骨缺损对人们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而临界性骨缺损通常无法通过身体的修复机制自发愈合,常常需要骨移植物来干预治疗。自体骨移植作为治疗骨缺损的“金标准”,因可取部位大小受到限制、手术时间长以及供区部位出现并发症等原因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因此,近年来很多研究都聚焦在研发新的骨组织工程材料。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Dinaciclib化学结构传导性、骨诱导性、可降解性,并且满足植入部位处骨组织所需的机械性能,以便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作用。而3D打印支架能够满足上述要求,因而受到了广大研究人员的关注,并成为一种具有较大潜力的骨组织工程材料。然而生物材料植入后,在宿主体内会发生异物反应(FBR),进而影响材料的骨修复Telaglenastat性能。巨噬细胞在FBR和骨再生的过程中都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尤其是巨噬细胞极化表型对局部免疫微环境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如何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的表型已经成为生物材料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首先通过3D打印技术构建了具有柔性的生物活性多孔羟基磷灰石(HA)支架,研究了这种3D打印的生物活性支架的形貌结构(孔径、亲水性)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和机理,随后评估了它们对骨缺损修复效果的影响。此外,本文选择了生物玻璃(BG)和HA这两种经典的生物活性材料,作为3D打印生物活性支架的不同成分,对比研究了它们对巨噬细胞极化和骨再生的影响差异。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出3种不同孔径(200μm、400μm、600μm)的柔性PCL/PEG/HA支架。研究了不同孔径尺寸对材料性能、FBR严重程度、对巨噬细胞极化以及骨再生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进行验证。结果显示,600μm孔径支架相比于200μm和400μm孔径支架,在植入体内后引起FBR最轻,同时能促进巨噬细胞向M2表型极化和血管长入,从而促进骨再生。研究发现,TLR/My D88依赖通路可能参与了孔径调节巨噬细胞极化的信号转导。但是随着孔径增大,其机械性能明显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孔径支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因此,我们需要在机械性能和孔径之间做出折衷选择。(2)通过采用不同浓度的Na OH溶液(2和2.5 mol/L)以碱处理的方式,对上述600μm孔径的3D打印支架进行表面亲水性改性,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检测亲水性因素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并研究了该支架对骨缺损修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碱浓度的增加,其亲水性逐渐提高,机械性能逐渐降低。PCL/HA-AT-2支架相比于PCL/HA-AT-2.5和PCL/HA,能够明显减轻FBR和促进M2巨噬细胞极化,并表现出更好的成genetic sweep骨能力。PCL/HA-AT-2.5支架可能因PCL材料的酯键过度水解,反而引起更重的异物反应和M1巨噬细胞极化。Wnt/β-catenin通路可能参与了碱处理的支架调控成骨的信号转导过程。总之,恰当浓度的碱处理可以提高3D打印柔性PCL/PEG/HA生物活性支架的表面亲水性,并进一步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和促进骨再生。(3)制备了3D打印柔性不同硼含量的PCL/PEG/BG支架(0B、1B、2B、3B)和PCL/PEG/HA支架。并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研究不同活性成分对巨噬细胞极化和骨再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B和HA支架引起的异物反应最轻,同时2B支架能够促进更多血管化和巨噬细胞M2极化。2B支架相比于HA成骨性能更好,在骨修复过程中2B支架募集的M2巨噬细胞数量更多。3D打印柔性2B-BG支架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同时能够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及促进骨再生,是一种用于骨缺损修复的具有较大潜力的生物活性支架材料。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3D打印柔性生物活性支架的形貌和成分对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和骨再生的的影响及相关机制,并初步探索了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为今后具有骨免疫调节的3D打印生物活性支架在骨缺损修复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负载芦荟大黄素的ZIF-8/TF-PEG-PLGA纳米粒抗脑胶质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最常见、最致命的颅内恶性肿瘤,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低治愈率的特点。化疗药物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方法,但其治疗胶质瘤面临血脑屏障、耐药、毒副反应的挑战,而免疫抑制的肿瘤微环境也是GBM治疗面临的难题之一。焦亡是新发现一种免疫原性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由于其直接的诱导细胞死亡的作用以及免疫调控作用,被认为在肿瘤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前景。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AE)是一种从多种中药中提取的单体化合物,我们的研究发现AE可以以诱导胶质瘤细胞出现Caspase-3/GSDME途径的焦亡,而GBM中高表达的GSDME也使其成为诱导焦亡抗肿瘤的良好靶点,但AE的血脑屏障穿透能力、肿瘤靶向能力及脱靶副反应制约了其临床应用。在本研究中我们一方面研究AE诱导GBM焦亡的效应及机制,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其血脑屏障穿透能力及肿瘤靶向能力,我们构建了负载AE的覆盖Tf-PEG-PLGA涂层的ZIF-8纳米粒(AE loaded Tf-PEG-PLGA coated nanoparticle,AE@ZIF-8/Tf-PEG-PLGA NPs,AE-NPs),分析其血脑屏障穿透能力、肿瘤的靶向性、体内代谢分布和安全性,并探讨其如何调控GBM免疫微环境及其体内发挥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以期为GBM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策略,为跨血脑屏障GBM靶向递药提供一种安全、高效、减毒的载体。方法1.芦荟大黄素体外抗GBM作用及机制研究:梯度浓度AE处理体外培养的GBM细胞,通过MTT实验检查GBM细胞活力;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及LDH释放实验检测AE对GBM细胞的焦亡诱导作用;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AE作用GBM的关键靶点及焦亡通路相关靶点;通过TCGA数据库及WB明确GSDME在GBM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通过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WB)检测AE对焦亡关键蛋白Caspase-1、GSDME、caspase-3、GSDME蛋白的活化作用;通过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检测AE处理后的GBM细胞GSDME的表达;通过q PCR检测AE对GBM细胞GSDME在m RNA水平的调控作用;采用DCFH-DA标识GBM细胞活性氧;通过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AE处理的GBM细胞活性氧产生水平;通过活性氧抑制剂检测ROS对AE介导焦亡的影响;通过JC-1试剂盒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2、负载AE的ZIF-8/Tf-PEG-PLGA纳米粒合成及性能研究:通过溶剂法在硝酸锌和2-甲基咪唑矿化的过程中合成AE@ZIF-8纳米粒;采用EDC/NHS两步偶联法将Tf连接在COOH-PEG-PLGA多聚物COOH端构建Tf-PEG-PLGA多聚物;利用ZIF-8纳米粒的吸附作用构建覆盖Tf-PEG-PLGA涂层的负载AE的ZIF-8纳米粒(AE-NPs);通过马尔文粒径电位分析仪检测纳米粒表面电荷及粒径;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AE的载药率;通过BCA试剂盒检测Tf连接率;通过透射电镜及红外光谱鉴定AE-NPs是否构建成功;以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为纳米示踪剂,构建ICG-NPs,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评价NPs细胞摄入;通过CCK-8评价AE-NPs体外抗胶质瘤作用;通过高内涵细胞成像系统检测AE-NPs对GBM细胞焦亡发生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及体外累及释放评价p H敏感性;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评价纳米粒颅内及器官分布;制备冰冻切片,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像检测药物的肿瘤靶向能力。3.AE-NPs体内抗胶质瘤作用及机制研究:采用C57BL/6J小鼠,利用GL261细胞构建颅内原位移植胶质瘤小鼠模型,分组处理(Con组、NPs组、AE组、AE@ZIF-8组、AE-NPs组),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检测各组肿瘤生长情况;每周检测动物体重,处理期结束麻醉后采血,取脑、瘤、心、肝、脾、肺、肾,分析各组瘤体大小和重量,统计生存率;HE染色评价GBM坏死情况;Ki-67染色评价肿瘤增殖水平;Westren blot检测Caspase-3、GSDME等焦亡关键指标评价肿瘤焦亡水平MRTX1133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检测M1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CD8~+T、CD4~+T细胞、Treg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浸润评、q PCR检测抗肿瘤免疫相关细胞因子IFN-γ、TNF-α、HMGB1的表达。4、体内外安全性评估:使用CCK-8试剂盒检测硝酸锌、ZIF-8、Tf-PEG-PLGA、NPs、AE-NPs体外细胞毒性;采用ALT、AST、γ-GT、BUN、Cr检测试剂盒检测各处理组对荷瘤小鼠及健康小鼠肝肾功能的影响;通过脏器HE染色分析组织器官损伤。结果(1)第一部分AE通过激活Caspase-3/GSDME通路发挥抗胶质瘤作用:与对照组相比,AE呈剂量依赖型和浓度依赖型的抑制GBM细胞活性(P<0.05),诱导GBM细胞出现焦亡特异性外观和LDH释放;网络药理学显示焦亡关键蛋白Caspase-3是AE抗GBM核心靶点之一;Westren blot显示AE剪切活化焦亡关键蛋白Caspase-3、GSDME;q PCR和免疫荧光显示AE在m RNA和蛋白水平升高GSDME的表达;JC-1染色显示AE诱导GBM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活性氧探针DCFH-DA显示AE诱导GBM细胞活性氧产生;WB实验显示活性氧抑制剂能部分阻断焦亡关键蛋白GSDME的活化;TCGA数据库显示相较于其他类型的肿瘤,GSDME在胶质瘤中高表达,这种水平的表达也高于正常脑组织;WB显示相较于其他肿瘤细胞系,GSDME在胶质瘤细胞系中有更高的表达。(2)第二部分AE-NPs的制备及性能检测:AE-NPs表征检测提示,所制备的AE-NPs纳米粒水动力尺寸为:199±85nm;透射电镜检测粒径为:46.52±6.43nm;表面zeta电位为:13.8±6.49n VFer-1体内实验剂量;载药率为:15.43%;转铁蛋白连接率为:4.24%;电镜下见ZIF-8表面附着的明显涂层;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在1500–1700 cm~(-1)处发现了新的氨酰键特征性吸收峰;体外释放实验显示:AE-NPs在肿瘤酸性微环境(p H=5.5)下缓慢释放,在中性环境下保持稳定;细胞摄入检测显示:ICG-NPs组阳性细胞比例及荧光强度明显高于ICG组及ICG@ZIF-8组,至1.5h ICG阳性细胞数量能达到99.04%;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显示:ICG-NPs组荧光强度明显强于ICG组;共聚焦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显示NPS的包封能增强AE诱导焦亡的能力;体内分布显示与ICG及ICG@ZIF-8组相比,ICG-NPs在15分钟内迅速实现颅内富集,24小时后仍有明显的颅内滞留;且相较于ICG组及ICG@ZIF-8组,ICG-NPs组在肿瘤区域具有更为明显的富集。(3)第三部分AE-NPs体内抗GBM效应及机制研究:给药一周后,对照组(Con)、NPs组、AE@ZIF-8组和AE组中GBM荧光持续增加,尤其是Con组,相比之下,AE-NPs组则持续下降;与其他四组相比,AE-NPs更明显的减轻肿瘤体积和重量(P<0.05),显示更长的生存时间;HE染色显示,所有处理组均发生了肿bioactive packaging瘤坏死,但在AE-NPs组更为明显;Ki-67染色显示AE-NPs处理的GBM组织显示较低的Ki-67表达;westren blot结果显示:与其他四组相比,AE-NPs明显增强了CASP3和GSDME的激活。流式细胞术显示:与Con组比较,AE组、AE@ZIF-8组和AE-NPs组CD8~+T表达水平显著提高,AE-NPs组CD8~+T细胞与CD3~+T细胞之比由31%提高到64%。CD4~+T比例从71.45%增加到86.18%,Treg细胞无明显差异,F4/80~+CD86~+细胞与F4/80~+细胞之比从Con组的54%增加到AE-NPs组的71%;免疫荧光也显示AE-NPs组肿瘤中CD8~+T、Iba1~+和CD86~+细胞表达更明显;Rt-q PCR显示AE-NPs组IFN-γ、HMGB1、TNF-αm RNA表达较对照组增加6-17倍(4)第四部分AE-NPs体内外安全性:体外结果显示NPs制备主要材料体外无明显细胞毒性;荷瘤小鼠体内结果显示:在AE和NPs处理组中,ALT、AST、BUN明显增加,而γ-GT和CRE没有变化。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在AE处理组的肝脏中检测到局灶性坏死,而在NPs和AE-NPs处理组中则未见相关损伤病灶,各组动物脑、心、肾、脾、肺均未见明显损伤灶。健康小鼠体内结果显示:NPs对小鼠体重、生存率、组织病理无影响,可引起ALT轻度升高。结论(1)AE通过激活ROS介导CASP3/GSDME通路促进GBM细胞焦亡发挥对GBM细胞的杀伤作用。(2)GSDME在GBM及其细胞系中高度表达,GSDME可能是抗GBM治疗的良好靶点。(3)本课题组构建的AE-NPs载药纳米系统具有理想的粒径及表面电荷,在肿瘤p H微环境中响应性释放,能增强细胞内摄入和颅内分布,增强肿瘤靶向性。(4)AE-NPs增强了AE的抗GBM效应,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时间,促进GBM细胞焦亡,增强CD8~+T、CD4~+T和M1型巨噬细胞的肿瘤浸润,增加抗肿瘤免疫细胞因子IFN-γ、HMGB1和TNF-α的表达,激活原位胶质瘤免疫微环境。(5)AE-NPs可减轻荷瘤小鼠AE相关肝肾生化学改变及肝脏组织损伤,纳米载体NPs对健康小鼠安全性良好。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单中心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PGIL)的回顾性分析,探讨PGIL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自2000年9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初诊的PGIL患者共10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84名。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检验指标、计算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ex SIRI)、影像学检查、电子内镜下表现、治疗方式、疗效等。采用Lugano及Ann Arbor分期。依照国际预后评分(IPI)进行预后评分及危险度分层。总生存期(OS)指病理组织活检确诊之日起至死亡日期,存活患者为随访截止日期。数据采用SPSS2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数表示,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偏态分布使用中位数/范围表示,组间比较使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将P<0.05的单因素纳入COX多因素生存分析。使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ROC曲线分析SIRI对疾病预后的预测能力。结果:1.8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30例,男女比例1.8:1。84例患者年龄分布呈单峰状,发病高峰49岁,中位发病年龄55岁,以中老年患者为主。2.84例患者临床表现以腹痛40例(47.6%)为主,其次为贫血39例(46.4%),腹痛伴腹胀15例(1genetic discrimination7.9%)、单纯腹胀患者14例(16.7%),肠梗阻3例(3.6%)、上消化道出血2例(2.4%)、黑便2例(2.4%),腹泻1例(1.2%)。最常见的首诊科室为普外科41例(48.8%),其次为消化科30例(35.7%)。3.84例患者中原发性胃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lymphoma,PGL)患者46例(54.8%),原发性肠淋巴瘤(Primary intestinal lymphoma,PIL)33例(39.3%),胃肠道合并组5例(6%)。PMAPK抑制剂GL累及部位依次为胃窦部18例(39.1%)、胃体17例(36.9%)、多部位7例(15.2%)、胃底2例(4.3%)、胃角2例(4.3%);镜下表现以溃疡型病变26例(61.9%)为主。PIL累及部位依次为回肠14例(42.4%)、右半结肠8例(24.2%)、空肠5例(15.1%)、十二指肠4例(12.1%)、左半结肠2例(6%);镜下以隆起型病变10例(71.4%)为主AZD6738 molecular weight。4.84例患者中B细胞表型淋巴瘤80例(95.2%),T细胞表型淋巴瘤4例(4.8%)。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49例(61.2%),原发性胃DLBCL 29例(63%)、原发性肠DLBCL 15例(45.4%)、胃肠合并组DLBCL 5例(10.2%)。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共23例(27.3%),其中胃MALT淋巴瘤14例(30.4%),肠MALT淋巴瘤9例(27.2%),2例转化为DLBCL。Burkitt淋巴瘤(BL)4例,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2例。T细胞表型淋巴瘤中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Enteropathy-associated T-cell lymphoma,EALT)3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not otherwise specified,PTCL-NOS)1例,NK/T细胞淋巴瘤2例。5.84例患者中LDH升高组23例(27.3%),β2-微球蛋白(β2-MG)升高组9例(10.7%)。27例患者行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32.1%),其中12例(44.4%)阳性,15例阴性(55.6%)。27例(32.4%)患者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出现骨髓浸润的患者2例(7.4%),行骨髓FISH检查者6例。84例患者中78例(92.9%)行CT检查,6例(7.1%)行PET-CT检查。6.84例患者使用Lugano分期,其中I期(I1期、I2期)患者21例(26.2%);Ⅱ期(II1期、II2期)患者26例(31.0%);ⅡE期患者18例(21.4%);IV期患者20例(21.4%)。7.进行疗效判定的患者58例(69%),其中达CR的患者30例(35.7%)、PR患者11例(13.1%)、SD患者2例(2.4%)、PD患者15例(17.9%)。总缓解率为70.6%。单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LDH水平、Lugano分期、治疗中是否使用利妥昔单抗以及IPI评分与总缓解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SIRI对PGIL患者预后有预测作用(P<0.05),但预测能力差于IPI评分。K-M单因素生存分析示LDH、B症状、IPI预后评分、SIRI、病变位置与预后明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B症状、IPI评分、SIRI、与预后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SIRI≥3.0567、伴有B症状、IPI评分>2分是影响PGIL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PGIL好发于中老年人(49-60岁)男性患者,胃是最常见受累部位;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为主;细胞来源以B细胞为主,T细胞少见,病理类型以DLBCL为主,MALT淋巴瘤次之;2.SIRI对PGIL患者预后有预测作用,但预测能力差于IPI评分;3.影响预后的因素有LDH水平、B症状、Ann Arbor分期、IPI预后评分、SIRI及病变位置;4.SIRI≥3.0567、存在B症状及IPI评分>2分是影响PGIL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5例多发性骨髓瘤中枢神经系统浸润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5例多发性骨髓瘤(MM)中枢神经系统(CNS)浸润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确诊、治疗并随访的MM患者314例病例资料,其中5例MM患者发生CNS浸润(简称CNS MM),回顾这5例CNS MM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 CNS MM的发生率为1.6%(5/314)、病死率为100.0%(5/5)。5例CNS MMselleck合成患者包括初诊时MM患者合并CNS浸润1例(病例4),以及治疗过程中MM患者出现CNS浸selenium biofortified alfalfa hay润4例(病例1~3、5)。5例CNS MM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2.0个月,发生中枢浸润的中位发病时间距MM初诊10.5个月,累及中枢后中位生存时间仅0.5个月。脑脊液检查一selleck LY294002般表现为脑脊液压力增加、脑脊液蛋白水平升高且找到克隆性浆细胞。初诊时,4例(病例1~3、5)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升高,3例(病例1、2、4)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5例患者骨髓中出现形态异常骨髓瘤细胞,4例(病例1~4)患者合并髓外病灶,3例(病例1、4、5)患者骨髓中骨髓瘤细胞CD56表达下调、4例(病例1~3、5)患者存在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结论 初诊时MM患者出现髓外病灶、CD56表达下调、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等特征可能与CNS浸润存在密切关系,存在这些特征临床医生需引起警惕。
利多卡因通过NLRP3/Caspase-1/GSDMD通路介导的细胞焦亡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
目的 研究利多卡因能否通过调控NLRP3/Caspase-1/GSDMD通路介导的细胞焦亡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方法 将乳腺癌MCF-7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利多卡因组低、中、高剂量组(LIDO-L、M、H组)和LIDO-H+MCMK-1775 molecular weightC950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selleck CP-690550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仪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焦亡;蛋白质印迹和qRT-PCR法检测细胞中NLRP3、Caspase-1、GSDMD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 和NC组相比,LIDO-L组、LIDO-M组、LIDO-H组MCF-7细胞存活率、细胞侵袭数目均明显降低,细胞焦亡率、细胞中GSDMD阳性细胞数、细胞中NLRP3、Caspase-1、GSDMD蛋白表达及m 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和LIDO-H组相比,LIDO-H+MCC950组细胞存活率和侵袭细胞数目明显增加,细胞焦亡率和GSMDM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细胞中NLRP3、Caspase-1、GSDMD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利多卡因可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其可能与激活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local antibiotics路促进细胞焦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