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慢性冠状动脉闭塞(Chronic total coronary artery occlusion,CTO)通常继发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TO患者直接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bioelectrochemical resource recovery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死亡率仍居高不下。近年来,随着心肌再灌注及腔内影像学的进步、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等治疗方案的突破,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人的治疗手段得以优化,而CTO-PCI后患者的高死亡率一直是很多临床医师的困扰,如何延长射血分数低的CTO-PCI成功后患者的寿命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脑啡肽酶/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作为RAAS系统及钠尿肽系统的复合制剂在改变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疗效。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ARNI是否能比传统的ACEI/ARB更能改善药物洗脱支架治疗CTO成功且射血分数降低人群的预后。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12月1日至2020年12月1日在江西省人民医院接受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的CTO患者,他们接受PCI治疗后闭塞血管成功再通,且左室射血分数低于40%,且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arb耐受史、症状性低血压或筛查时收缩压<100 mm Hg、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 GFR)<30 m L/min/1.73m2、血钾浓度>为5.5mmol/L、血管性水肿病史的人群。将入选人Dinaciclib MW群使用ARNI或ACEI/ARB情况分为ARNI组和ACEI/ARB组。若出现交替使用ACEI/ARB及ARNI情况时,应规定停用ACEI达72小时后开始启用ARNI的人群定义为ARNI组。87例患者(30.4%)在CTO-PCI后使用了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纳入ARNI组。199名患者(69.6%)在CTO-PCI后使用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纳入ACEI/ARB组。再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对纳入人群进行电话随访。主要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次要终点事件为心功能(CCS分级)改善。收集两组病例的临床基线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数据分析。所有数据均使用IBM SPSS 27.0(IBM,美国纽约)软件完成统计。描述两组人群基线资料的分布情况,进而比较两组病例随访期间出现的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心功能改善(CCS分级),探讨在射血分数低且CTO-PCI人群中使用ARNI是否优于ACEI/ARB。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selleck激酶抑制剂:我们总共纳入了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