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卒中术后患者空腹血糖状态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脑出血术后患者入院血糖、术后<3天血糖、3-7天血糖、>7天血糖与患者预后的关联性,探讨最佳血糖控制范围,为医护人员血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研究根据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电子病例系统,收集2018年10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手术患者601例。采集患者基线资料,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卒中严重程度(美国国立卒中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入院血糖、术后<3天血糖、3-7天血糖、>7天血糖、住院期间死亡及出院时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改良Rankin评分量表)等。主要观察指标:出院时结局MLN4924研究购买(出院时残疾或住院期间死亡的复合终点事件,MRS≥3分),长期预后不良(出院2年期间预后不良,MRS≥3分)。次要观察指标:住院期间死亡(MRS 6分)。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讨不同水平入院血糖、术后<3天血糖、3-7天血糖、>7天血糖与结局事件的关联性,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不同血糖水平对2年预后的影响,得出结论。结果1、chemical disinfection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601例,平均年龄为59.2±10.7岁,345例(57.4%)为女性,患者出院时残疾或住院期间死亡(MRS≥3分)235例(39.1%),住院期间死亡46例(7.7%)。出院2年随访的555例患者中,失访51例(9.2%),最终纳入研究504例,216例(42.8%)预后不良(MRS≥3分),随访死亡107例(19.4%),。Logistic回归分析血糖与临床结局的关联性,在校正出血后昏迷、术前肺部感染、院前呼吸衰竭、脑积水、血脂异常、术中出血、术后机械通气、术后再出血、术后脑梗、术后呼吸衰竭、术后电解质≥2种,低蛋白血症等危险因素后,与入院血糖A1组(<6.2mmol/L)相比,血糖ANSC 119875分子量3组(≥9.2mmol/L)出院时残疾或住院期间死亡的OR值3.9,(95%CI:2.1-7.6;P<0.001)。但与A1组相比,A3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不增加(OR值2.8,95%CI:0.3-28;P=0.42)。随访结果分析显示,在校正混杂因素后入院血糖升高与患者出院2年预后不良不相关(HR值1.0,95%CI:0.6-1.6;P=0.94)。2、术后<3天血糖中,在校正混杂因素后与B1组(<6.2mmol/L)相比,B4组(≥9.2mmol/L)患者出院时残疾或住院期间死亡OR值2.7,(95%CI:1.4-5.3;P=0.003)。住院期间死亡OR值3.1,(95%CI:1.2-8.2;P=0.003)。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在校正混杂因素后,与B1组相比,B4组患者出院2年预后不良发生风险HR值1.7,(95%CI;1.1-2.8;P=0.03)。3、术后3-7天血糖中,与C1组(<5.6mmol/L)相比,在校正影响因素后,C4组(血糖≥9.2mmol/L)患者出院时残疾或住院期间死亡风险OR值3.8,(95%CI:1.9-7.9;P=0.015),与住院期间死亡的OR值2.3,(95%CI:0.8-6.6;P=0.123)。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在校正混杂因素后出院随访2年预后不良发生风险HR值1.6,(95%CI:1.1-2.6;P=0.008)。4、在术后>7天血糖患者中,与D1组(<5.6mmol/L)相比,D4(≥9.2mmol/L)组患者出院时残疾或住院期间死亡OR值1.7,(95%CI:0.8-3.5;P=0.187)。与D1组相比,血糖升高与患者住院期间死亡OR值2.9,(95%CI:1.0-8.5;P=0.046)。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在校正混杂因素后出院随访2年预后不良发生风险HR值1.5,(95%CI:0.8-2.7;P=0.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在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手术患者中,与患者出院时残疾或住院期间死亡显著相关的血糖有入院血糖、术后<3天血糖、3-7天血糖。2.与患者出院后2年预后不良显著相关的血糖有术后<3天血糖、3-7天血糖,血糖越高,出院2年预后不良风险越高。3.与住院期间死亡相关的是术后<3天血糖、术后>7天血糖,血糖越高,住院期间死亡风险越大。4.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手术患者最佳血糖控制范围为入院血糖、术后<3天血糖控制在6.1-9.2mmol/L,术后空腹血糖控制在5.6-9.2mmol/L为安全范围。5.根据以上论证护士可以根据血糖范围制定血糖管理方案,构建血糖目标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