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研究桂枝解热的作用机制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技术分析探讨广西“桂十味”之一桂枝解热的关键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作用机制,同时采用动物实验加以验证。方法:利用TCMSP筛选桂枝的主要活性成分,PharmMapper反向对接预测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通过Gene Cards、CTD和OMIM数据库预测发热相关靶点;通过交集映射得到桂枝和发热的共同靶点,利用Cytoscape 3.8.0软件建立调控网络和蛋白互作网络;对交集靶点进行GO生物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整体动物、生化、ELISA法验证网络药理学富集分析结果。结果:筛选出桂枝8个活性成分及其228个预测靶点,发热相关靶点12 882个,共同靶点213个,包括ALB、AKT1、SRC、EGFR、HSP90AA1等,KEGG分析结果富集出花生四烯酸代谢信号通路、PPAR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验证性实验结果表明,桂枝对酵母诱导发热6~8 hNegative effect on immune response大鼠的体温变化值(△T)、最大发热净增值(△Tmax)及8 h体温反应指数(TRI8h)降低(均P<0.05);呈剂量依赖性显著降低因酵母诱导发热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IL-6和PGE2等外周内源性致热致炎因子水平异常升高(P<0.01);高剂量桂枝能显著降低发热大鼠脑组织中IL-1β和PBarasertib溶解度GE2等中枢内源性致热致炎因子水平异常升高(P<0.01),而中、低剂量桂枝仅能明显降低异常升高的IL-1β水平(均P<0.05),对异常升高的PGE2无显著影响(P>0.购买GNE-14005);高、中剂量桂枝能显著降低发热大鼠脑组织中COX-1、COX-2、PGDH1/15-PGDH活性异常升高(均P<0.05),而低剂量桂枝能明显降低异常升高的COX-1、COX-2活性(均P<0.05),对异常升高的PGDH1/15-PGDH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桂枝对酵母诱导的发热具有一定解热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减弱花生四烯酸-PGE2合成和分解途径中COX-1、COX-2、PGDH1/15-PGDH等关键酶的活性,以及降低中枢和外周的IL-1β、TNF-α、IL-6和PGE2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