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室整体纵向应变在早期预测乳腺癌化疗患者心脏毒性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左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在早期预测化疗相关心脏毒性中的价值。方法86例乳腺癌患者参与本研究,并接受6个周期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化疗方案。化疗前(T0)、化疗全部结束(T1)、以及化疗结束后6个月(T2)和12月(T3)测量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Population-based genetic testing2D-STI)获取LVGLS,计算T1期LVGLS相对变化率(△LVGLS)。以出现心脏毒性为临床结局,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1期相关参数,评估△LVGLS在预测心脏毒性中的价值。结果(1)相比化疗前,T1期LVEF轻微下降寻找更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T2和T3期_LVEF减弱明显(均P <0.05)。(2)相比化疗前LVGLS早在T1期即出现下降,T2及T3期LVGLS进一步受损(均P <0.05)。(3)化疗期间及化疗结束后随访共有7例患者(8.1%)发生化疗相关心脏毒性。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T1期LVGLS和△LVGLS均与化疗引发心脏毒性相关,其中△LVGLS相关性较明显(r=0.64,P <0.0011)。ROC曲线分析显示T1期△LVGLS> 12%预测化疗相关心脏毒性,敏感性92.2%、特异性76%,曲线下面积0.88。结论 乳腺癌患者接受多柔比星治疗后,LVGLS减弱早于传统LVEF,化疗结束后此网站△LVGLS> 12%是预测乳腺癌化疗患者出现心脏毒性的良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