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一种常见的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其具有抗癌、抑菌、消炎等药用价值。现代研究证实蒲公英中主要含有黄酮类、酚酸类、萜类、挥发油类等化学成分。其中,黄酮类、酚酸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抑制乳腺癌的作用。本文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出中药蒲公英(Dandelion)中的抗乳腺癌的潜在活性成分,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选用廉价、易再生、可自然降解、易功能化的羧甲基纤维素(CMC)为实验基材,制备功能化吸附材料,利用此材料对蒲公英中的活性成分的吸附-解吸功能,以实现该成分的分离。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网络药理学,通过查阅文献和各种数据库的检索,得到168个中药蒲公英的化合成分;根据肠胃吸收和类药性五原则为筛选原则,获得得到蒲公英潜在活性成分75个,对应545个靶点;获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MLN8237.html得352个蒲公英潜在活性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的交集靶点,对应45个关键活性成分;通过化合物-靶点网络图的构建,筛选出22个关键活性成分(以黄酮类化合物和酚酸类化合物为主);构建PPI网络,并通过网络中靶点蛋白的degree值筛medicine bottles选出作用于乳腺癌的29个核心靶点,获得GO生物功能富集1477个条目,KEGG通路富集218个条目。并通过通路-靶点网络图,筛选出作用于KEGG通路前15个条目的主要靶点23个和3个对应关键活性成分,分别是羟基蓍含蓍素、青蒿亭和香叶木素。2.以CMC为原料,戊二醛为交联剂在氯化铈溶液中制备CMC-Ce球,并在环氧氯丙烷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存在下,通过三乙烯四胺溶液,将含氮基团引入CMC-Ce球吸附材料,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表征手段,证明成功合成了胺基改性CMC-Ce球。3.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对蒲公英中的香叶木素、槲皮素、芹菜素和橙皮素四种黄酮类化合物和原儿茶酸、香草酸两种酚酸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验证了测试方法的稳定性和可行性。并采用甲醇浸提药材后萃取的方法获得蒲公英乙酸乙酯部位浸膏。利用CMC-Ce和改性后的CMC-Ce球对蒲公英提取液进行吸附,证实改性后的CMC-Ce球对香草酸的吸附效果更好;用乙酸乙酯、甲酸和水混合溶液对吸附后的改性CMC-Ce球进行解吸,其解吸率为77.57%。4.为了进一步拓展吸附材料的应用范围,将制备出的改性CMC-Ce球应用于废水中刚果红(CR)颜料的处理,探究其吸附性能。研究表明,当p H为7、改性CMC-Ce材料投入量为0.1 g、吸附时间为130 min、温度为25℃的条件下吸附25 m L浓度为40 mg/L的CR溶液时,理论最大吸附量可达到10.7181 mg/g,Raf抑制剂去除率达96.6%,且其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