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胆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地探讨PD-1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胆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Infant gut microbiota和安全性,并探索可能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本研究对2019年8月至2023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就诊的晚期胆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包括年龄、性别、手术情况、转移部位、CA19-9水平、治疗方案、肿瘤类型、ECOG评分、治疗前1周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绝对值及淋巴细胞计数绝对值等临床资料。患者接受PD-1抑制剂联合GEMOX(吉西他滨800mg/m~2静脉滴注30min,d1;奥沙利铂85mg/m~2静脉滴注2h,d1,每2周重复)或Gem Cis(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30min,d1、d8;顺铂25mg/m~2静脉滴注,d1、d8,每3周重复),PD-1抑制剂具体为卡瑞利珠单抗200mg或信迪利单抗200mg或替雷利珠单抗200mg或帕博利珠单抗200mg。每2周期评价1次疗效,疗效的评价依据为RECIST1.1疗效评价标准,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按照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5.0版进行分类及分级。本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安全性,次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客观应答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利用SPSS26.0软件对收集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采用Kaplan 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绘制OS、PFS生存曲线图,Log-rank非参数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异。单因素和多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分析,双侧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生存分析:末次随访时间为2023年1月15日,中位OS为12.6个月(95%CI:11.6-18.0),中位PFS为7.7个月(95%CI:5.0-9.3);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类型是OS和PFS的独立预测因素。2.疗效:没有患者出现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患者8例(22.2%),疾病稳定(SD)患者16例(44.4%),12例(33.3%)患者出现疾病进展(PD),客观应答率Pidnarulex试剂(ORR)为22.2%,疾病控制率(DCR)为66.7%。3.不良反应:药物使用过程中总体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s,AE)发生率为72.2%。11例(30.6%)发生了3-4级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主要包括5例(13.9%)血小板减少,3例(8.3%)白细胞减少,3例(8.3%)中性粒细胞减少,其中有两个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免疫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主要为甲状腺功能减退(Tofacitinib小鼠n=8,22.2%)、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n=6,16.7%)、皮疹(n=3,8.3%)和瘙痒症(n=3,8.3%)。没有发生致死性治疗相关AE。结论:PD-1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胆道恶性肿瘤显示出较好的疗效,而且安全性可控,耐受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