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无机纳米酶是一类具有类酶催化活性的无机纳米材料,与天然生物酶相比,纳米酶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廉、稳定性好、易于长期存储等优点。金纳米酶由于其特殊的壳核结构、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不仅表现出优异的类酶活性,还具有独特的光物理化学性质,如离散量子化能级所导致的荧光发射的电子跃迁过程,从而表现出较强的光致发光(PL)。因此,不同粒径大小和表面配体的金纳米酶,其荧光发射光谱在可见光至近红外光区范围内可进行调谐。其中,通过合理的配体设计,是调控金纳米酶结构和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多肽由于其氨基酸序列、结构以及生物性质的多样性,所制备的金纳米酶极具设计灵活性,并且在整体构象、组成和化学微环境上与天然酶高度相似,因而呈现出优异的催化与光学性质,常常被用于各类实际检测,包括:重金属、生物物质、农药和药物检测等。基于此,本论文通过绿色合成方法,以自主设计的Phag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多肽为配体模板,成功制备了具有荧光-酶学双重性质的金纳米酶,简称CK-Au NE。通过建立多酶级联水凝胶体系,并结合酶抑制剂法对CK-Au NE双重性质的影响,实现对有害残留物“有机磷农药(OPs)”和“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的双信号检测,以满足实物样品现场快速、定量、可视化、精确检测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1、以自主设计的多肽(序列:CCYGGYRFKYRFK)为配体保护剂,通过其半胱氨酸以及酪氨酸的稳定与还原作用,绿色合成了具有高效荧光和酶活双重性质的金纳米酶(CK-Au NE)。首先,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纳米粒度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CK-Au NE的粒径大小、形貌、价态组成进行了详细表征;其次,荧光光谱仪和稳瞬态荧光光谱仪测试了其最佳激发和发射波长,以及荧光寿命;最后,利用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H_2O_2显色法对CK-Au NE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行评估,并计算了其酶学参数V_(max)和K_m值。同时,也研究了Fe~(2+)参与的芬顿反应,证实了其催化H_2O_2产生·OH对CK-Au NE的荧光淬灭作用。2、建立乙酰胆碱酯酶(ACh E)/胆碱氧化酶(Ch Ox)的级联反应,通过OPs对ACh E的抑制作用,影响ACh E/Ch Ox级联反应终产物H_2O_2,进而调节CK-Au NE催化的TMBZD1839配制显色反应,以及Fe~(2+)催化的芬顿反应淬灭CK-Au NE荧光,构建了基于CK-Au NE的荧光-比色双信号检测方法,并测试了该方法对不同种类的OPs,如:毒死蜱、乐果、甲基对氧磷的线性检测范围、最低检测限和抗干扰能力。进一步将CK-Au NE在海藻酸钠水凝胶块中固定化,依据上述检测原理,构建了多酶级联双信号传感器,通过智能手机辅助的数字化比色,测定了其“裸眼”检测范围及最低检测限,并将其应用于果蔬实物样品中OPs的痕量快速检测,液质联用仪验证其检测的准确性。3、建立乳酸脱氢酶/谷胱甘肽还原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LDH/GR/GPx)的级联反应,通过NSAIDs对LDH的抑制作用,影响LDH/GR/GPx级联反应终产物H_2O_2,进而调节CK-Au NE的酶学和荧光双重性质,构建基于CK-Au NE的双信号检测方法,实现了对NSAIDs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尼美舒利、吲哚美辛的痕量检测,分别测定了其线性检测范围、最低检测限、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进一步以海藻酸钠水凝胶为固相载体,CK-Au NE为催化元件,通过酶固定化构建双信Naporafenib号传感器,结合智能手机以及Image J软件对水凝胶块的颜色和荧光图片的灰度值进行分析,实现了阿司匹林的“裸眼”高灵敏、双信号、快速检测,并完成了牛奶实物样品中NSAIDs的痕量检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