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牙髓炎、牙周炎、口腔溃疡等口腔疾病发病率高、发病人群广,严重困扰着人类健康。醋酸氯己定(CHX)为国内外公认的口腔抑菌制剂金标准,将其与透明质酸(HA)联合使用,抑菌的同时可起到促进黏膜修复和组织再生的效果,但是CHX与HA一旦相遇会形成沉淀。本文以泊洛沙姆407(P407)为凝胶骨架设计一种能同时载入CHX与HA的温敏型水凝胶,在解决配伍问题的同时,克服贴膜、漱口水、凝胶等常用制剂药物停留时间短、不能定位给药的缺陷,为口腔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产品。方法:制备一系列浓度的P407溶液通过测定胶凝温度考察P407溶液的浓antibiotic-bacteriophage combination度对胶凝温度的影响规律;在不同浓度P407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HA溶液考察HA的加入对P407溶液胶凝温度、胶凝时间、黏度和强度的影响;筛选可以降低HA-P407凝胶黏度和强度的助剂并探讨其原理,选择合适的浓度和比例制备温敏凝胶基质溶液;通过工艺的优化考察CHX和栀子苷(GE)的载入方法从而确定温敏凝胶水溶液的最优处方比例和制备方法。按照最优处方制备温敏凝胶水溶液,通过外观性状、胶凝温度、胶凝时间、黏度、PH值等指标,考察温敏凝胶水溶液的理化性质。通过扫描电镜(SEM)对其进行表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建立测定GE含量的体外分析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以外观性状、胶凝温度Pexidartinib体外、胶凝时间、黏度和强度等指标作为考察项目,在加速条件下对其进行初步稳定性研究。进一步通过无膜溶出法对体外凝胶溶蚀和药物释放进行考察。以细菌生长曲线法考察最优处方制备的温敏凝胶水溶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绿脓杆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的抑菌效果。对Wister白化大鼠建立口腔溃疡模型,评估温敏凝胶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对口腔溃疡的治疗作用。结果:当P407溶液浓度从14.00%增加到15.00%,P407溶液的凝胶化温度从34.60℃逐渐降低到28.10℃,均低于并接近于体温。随着HA的加入,不同浓度的P407水凝胶的凝胶温度和凝胶时间都有所下降,黏度和强度有所增加。在使P407溶液保持温敏凝胶性能的HA浓度范围内,这些性能的变化程度随着HA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为了充分发挥HA对口腔溃疡治疗的有益作用,并与科研制剂和商业制剂中用量分别为0.62%和0.20%相结合,且保持制剂应用前后适当的流变性能,选择0.50%作为HA的添加量进行后续研究。0.50%HA溶液本身黏度就很高,加入它会显著提高P407溶胶和凝胶的黏度。基于中性电解质可以屏蔽大分子电解质的电黏效应的原理,本研究在HA-P407水凝胶中加入少量氯化钠(Na Cl),调整其黏度和强度,使其更适合于口腔溃疡的治疗。P407溶液在14.00%~15.00%浓度范围内,当Na Cl的添加量为0.10%~0.40%时,可以保持凝胶的温敏性能。随着Na Cl浓度的增加,P407凝胶的成胶温度逐渐降低。而在HA-P407溶液体系中,Na Cl对HA存在的影响大于P407胶束。在0.05%~0.20%范围内,HA-P407水凝胶的黏度和强度随Na Cl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但凝胶温度和凝胶时间均有所增加。当Na Cl浓度超过0.20%时,所有HA-P407溶液均失去温敏凝胶特性,且P407浓度越小,HA-P407溶液维持温敏凝胶特性所能承受的Na Cl浓度越低。综上所述,高Na Cl浓度会破坏HA-P407溶液的温度敏感凝胶性质,但少量Na Cl的加入会降低凝胶的强度和黏度。P5N4(P407/Na Cl/HA=15.00:0.20:0.50,w/w/w)配方成胶温度适宜,凝胶强度和黏度较低,涂胶方便,能在涂胶部位迅速形成一层凝胶膜。因此,我们选择这种配方作为凝胶基质进行后续制剂研究。HA和CHX在水溶液中直接接触由于成盐反应会析出白色絮状沉淀,且Na Cl与CHX直接混合由于盐析效应会析出沉淀。首先在溶解有CHX的水中加入P407,使CHX被包裹在P407胶束的疏水内核中,然后与溶解有Na Cl和GE的HA溶液混合,制备出最终处方为15.00%P407、0.50%HA、0.20%Na Cl、0.10%CHX、0.50%GE的澄清透明的温敏水凝胶(HPN_(C-G))溶液。表征结果显示:HPN_(C-G)温敏凝胶溶液外观澄清、透明,胶凝温度为27.10℃,低于口腔温度,可在生理温度(通常在37.00℃)下从溶液可逆地转变为凝胶状态,使其便于通过注射方式应用于口腔黏膜溃疡部位。37.00℃时的胶凝时间为30.00 s,能够快速胶凝。黏度为440.40 Pa·s,符合临床口腔用药需求。p H值为6.68,处于唾液p H值范围(6.00-7.50)。SEM图像显示纯P407凝胶的结构为多孔状和海绵状。然而,HA的加入显著降低了水凝胶的孔径,使其具有更加致密的多孔结构。0.20%Na Cl的加入使凝胶孔径更加疏松和不规则。所建立的GE的HPLC分析方法:色谱柱为Inertsustain?C18柱(4.6 mm×250mm,5μm),检测波长为238 nm,流动相为甲醇-0.05%磷酸水溶液(46:54,v/v),流速为1.0 m L/min,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所建立的标准曲线方程为A=20341 c+21654(R~2=0.9999),表明GE在0.01~0.32 mg/m L浓度范围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专属性良好,稳定性、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2%,回收率在96.44%~103.01%之间,符合方法学要求。初步稳定性考察结果显示,HPN_(C-G)温敏凝胶经过加速实验,各项指标均未出现明显改变,表明制剂稳定性良好。制备温敏凝胶溶液,进行体外凝胶溶蚀和药物释放研究。随着P407的浓度从14.20%增大到15.00%,凝胶溶蚀速率逐渐降低。Na Cl加入提高凝胶溶蚀速率,同时也提高了GE从凝胶中释放的速率。HPN_(C-G)温敏凝胶溶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绿脓杆菌的抑菌效果显著高于同样含有CHX(0.05%~0.10%)的市售漱口水,且含0.10%CHX的凝胶溶液对绿脓杆菌的抑菌效果优于0.05%CHX获悉更多凝胶。治疗一周后,各组溃疡均有明显好转,HPN_(C-G)温敏凝胶组口腔黏膜外观最接近正常,且溃疡面积恢复率最高,为86%左右。HPN_(C-G)温敏凝胶给药7天后,舌黏膜组织的组织学图像与未与水凝胶接触的正常舌黏膜组织图像非常相似。与HPN_(C-G)温敏凝胶接触的组织显示出健康的骨骼肌纤维,没有明显的炎症、坏死或化生,从而证明HPN_(C-G)水凝胶组具有高度的生物相容性。结论:本研究将HA和CHX两种混溶会产生白色絮状沉淀的药物同时载入到P407凝胶骨架中,解决了配伍禁忌问题,研制出一种药物释放恒定且起效快、凝胶降解速率快、胶凝时间短、黏度和强度适宜、生物相容性良好、制备工艺简单且兼具抗菌和抗炎作用的HPN_(C-G)温敏性水凝胶。该HPN_(C-G)温敏凝胶能够抑制以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酵母菌为代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在大鼠舌黏膜溃疡模型中也表现出显著的治疗效果,作为一种口腔黏膜给药制剂具有较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