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为了寻找具有缓解食源性肥胖的药食同源药材,基于高山被孢霉开展大规模筛选。为了阐述人参-丁香药对缓解肥胖的成分与效果,开展谱效关系研究和减肥效果的活性评价研究,最终基于瘦素介导的JAK2/STAT3通路影响食欲和脂肪合成AMPK/m TOR/SREBP路径调控脂肪合成关键酶来进行缓解肥胖的机制研究。方法:1.基于丰产脂肪酸的高山被孢霉,筛选抑制其脂肪合成的人参-丁香药对最佳提取方式,测定霉内TG含量、电镜观察其形态并进行脂肪酸气质分析,通过q RT-PCR法测定脂肪合成路径中关键酶ACC、ACLY、FAS和ME基因的m RNA表达并对相关酶活力进行检测。2.基于HPLC法建立10批人参-丁香药对指纹图谱,指认共有成分及测定含量,通过高山被孢霉模型,检测霉内所含TG含量以及ACC、ACLY和FAS的酶活力,使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其“谱-效”关系。3.通过建立食源性肥胖小鼠模型,在给药干预前后使用Micro-CT扫描分析,周期内检测体重与摄食热量,末期测定葡萄糖耐受和耐低温能力,测量腰围、附睾和肾周脂肪的质量计算体脂比;检测血清内血脂四项、FFA、GLU、INS、脂肪分泌因子LEP和ADP、炎症因子IL-6和TNF-α以及附睾脂肪中FAS、ACC和ACLY的酶活力并通过对附睾和肾周脂肪以及肝组织进行HE染色切片观察,进行人参-丁香药对缓解肥胖的活性评价研究。4.对3T3-L1前脂肪细胞采用MTT法测定其增殖活力同时采用油红O染色法测定细胞分化中脂肪积累的能力,对细胞中TG含量以及脂肪合成相关酶酶活力进行检测。用q RT-PCR法测定脂肪细胞中脂肪合成相关酶基因FAS、ACLY和ACC以及瘦素抵抗相关基因LEPR、JAK2、STAT3和SOCS3的基因表达;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脂肪细胞和下丘脑中瘦素抵抗相关蛋白LEPR、JAK2、STAT3和SOCS3以及调控脂质合成酶相关蛋白AMPK、m TOR和SREBP的蛋白表达的变化,对下丘脑中食欲相关蛋白AGRP、NPY、MC4R和POMC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以此来进行人参-丁香药对缓解肥胖的机制研究。结果:1.基于高山被孢霉筛选出抑制脂质合成能力最强的提取方式为人参-丁香比为1:2的100%乙醇提取物,给药干预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脂肪酸气质分析发现霉内脂质减少,化学试剂法和酶联免疫法测得霉内所含包括FAS在内的脂质合成途径中ACC、ME等重要因子的酶活力被抑制,q RT-PCR法发现FAS、ACC、ACLY及ME的m RNA表达量被下调。2.基于HPLC法,成功建立合适的色谱条件,创建10批不同产地人参-丁香药对的指纹图谱,根据指纹图谱发现10批人参-丁香药材相似度较高,并指认出没食子酸、绿原酸、阿魏酸、Rg1、Re、槲皮素、丁香酚、异丁香酚、Rg2、Ro、Rb1、Rd、Rb2、Rb3、Rd、乙酰丁香酚、异乙酰丁香酚、去氢二异丁香酚18种共有成分,含量测定发现丁香酚的含量占比最高;“谱-效”关系研究发现人参丁香提取物抑制了霉内ACLY、FAS和ACC的酶活力,且减少了霉内总脂质的积累;分析发现,5(Re)和7(丁香酚)号峰对抑制高山被孢霉霉内酶活和减少霉内脂质积累贡献作用较大。3.成功建立食源性肥胖,通过给药干预后发现,肥胖小鼠对热量的摄取被控制,一定程度的缓解了肥胖;Micro-CT扫描分析发现,小鼠在给药后脂肪含量减少,分布合理;腰围、附睾和肾周脂肪的质量及体脂比较模型Sulfamerazine antibiotic组明显下降,葡萄糖调节能力和体温调节能力明显提升;血清检测发现较模型组小鼠而言,给药后小鼠血清中血脂四项、FFA、GLU、INS、LEP、IL-6和TNF-α含量明显下降,而ADP含量上升,附睾脂肪中FAS、ACC和ACLY的酶活力被抑制;通过HE染色切片观察发现,给药后小鼠附睾和肾周脂肪单个体积明显小于模型组,且肝脏中脂滴明显减少。4.通过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的过程中加以AEGC干预,经油红O染色和半定量分析,发现细胞中“戒环状”的脂滴明显减少,细胞中的甘油三脂含量降低;对ACC、ACLY和FAS酶活力检测发现酶活力被抑制;q RT-PCR法发现FAS、ACC和ACLY以及SOCS3的m RNA表达量被下调而上调了LEPR、JAK2和STAT3的m RNA表达;WesS63845抑制剂tern blot检测发现细胞和下丘脑中SOCS3和p-m TOR的蛋白表达减少,而LEPR、JAK2、STAT3和AMPK的蛋白表达增加;细胞中SREBP的蛋白表达下调,丘脑中AGRP和NPY的蛋白表达被下调,MC4R和POMC表达被上调。结论:经高山被孢霉筛选出的人参-丁香1:2 100%乙醇selleck PD0325901提取物能减少高山被孢霉和脂肪细胞内脂肪的合成与积累,缓解小鼠的食源性肥胖,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瘦素及其受体介导的JAJ2/STAT3途径并影响食欲调节因子和脂肪合成因子AMPK/m TOR/SREBP来缓解肥胖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