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以白念珠菌感染为主的侵袭性念珠菌病,目前仍是亟待解决的世界性难题。其由于医疗环境感染风险高、快速诊断手段缺乏、治疗延误率高以及对抗真菌药物耐药性升高,常成为相关高危群体死亡的直接原因。迫确认细节切需要探求新型MCC950使用方法抗真菌药物或其他疗法,发展有效的临床诊断工具以及完善针对性干预方案。近年来有研究发现,益生菌株具有抗真菌活性,并且可以诱导白念珠菌凋亡,但两者之间关联性研究较少且机制不明。研究目的:运用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验证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对白念珠菌是否存在生长抑制作用,检测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能否诱导白念珠菌凋亡,进而根据代谢产物作用前后白念珠菌转录组基因表达差异,预测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促白念珠菌凋亡可能的分子机制,以此为防治白念珠菌感染提供有用信息。研究方法:1.白念珠菌的生长表型观察:以植物乳杆菌的上清液CFS与不同浓度的白念珠菌共培养菌液接种到SDA平皿培养基中观察菌落生长情况。2.光镜下形态学观察:利用台盼蓝染色法光镜下观察CFS作用下的白念珠菌细胞存活情况以检测抑制作用。3.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分别应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DAPI染色法和TUNEL染色法检测CFS处理的白念珠菌原生质体,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染色结果。4.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Annexin V-FITC/PI染色CFS刺激后的白念珠菌原生质体,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并用Flow Jo 10.4软件分析流式凋亡数据。5.生物信息学测序分析:采用二代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比对分析CFS刺激前后的白念珠菌转录组基因序列变化情况,预测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引起白念珠菌凋亡,其包含的可能潜在机制。结果:1.观察平皿中CFS刺激不同浓度白念珠菌的菌落生长情况,可见菌落出现生长抑制。2.CFS处理的白念珠菌经台盼蓝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到有淡蓝染细胞,代表细胞死亡,而正常活细胞或凋亡小体显示拒染。3.荧光显微Supervivencia libre de enfermedad镜下观察,三种方法均可观察到凋亡现象存在。Annexin V-FITC/PI染色后可见凋亡细胞呈绿色荧光,坏死细胞核红染;DAPI染色可见蓝白色荧光凋亡细胞;TUNEL染色镜检示细胞核碎裂成大小不等的圆形小体,并被细胞膜包绕,即凋亡小体。4.流式细胞仪处理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数据结果显示白念珠菌原生质体经CFS刺激后发生凋亡。5.生物信息学分析白念珠菌原生质体受CFS作用前后,转录组基因中有1294个基因上调,1445个基因下调,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氧化还原过程、线粒体膜、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等凋亡功能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上调。结论:1.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能抑制白念珠菌生长。2.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可诱导白念珠菌凋亡。3.植物乳杆菌上清液刺激后,白念珠菌转录组中参与氧化还原过程、线粒体膜、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等凋亡功能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上调,提示这些基因及相关通路可能与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诱导白念珠菌凋亡的潜在机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