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气虚血瘀型IPF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吡非尼酮联合扶正化瘀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吡非尼酮联合安慰剂Enzymatic biosensor治疗。LGK-974供应商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更多呼吸困难指数(博格评分)、胸部影像学变化、肺功能变化、炎症及免疫功能相关指标、肺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和9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白介素(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IL-4、IL-6、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NF-γ)、IL-2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化瘀方在IPF治疗方面与吡非尼酮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与吡非尼酮单独使用相比,两药联合使用效果更显著。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调节CD4~+T淋巴细胞亚群分化方向有关,TGF-β/Smads信号通路可能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