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月儿新生儿期腹部手术后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足月儿在新生儿期行腹部手术后发生低血压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新生儿共169例,通过收集患儿的术前一般情况、肾功能、贫血情况、术中出入量、麻醉等级方获悉更多式等20项指标,以是否发生术后低血压为因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低血压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共169例患儿纳入本研究,以是否发生术后低血压为因变量进行分组,低血压组45例,非低血压组124例,术后低血压总体发生率为26.6%。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儿体重、高龄产妇、术中发生低血压、术中出血及不同麻醉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5项指标逐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排除混杂因素的情况下,分析得出术中低血压比值比(odds raselleck NMRtio, ORRegional military medical services)值为38.84(95%CI:8.775~171.907,P<0.05);与静吸复合麻醉比较时,单纯吸入麻醉OR值为2.605(95%CI:1.031~6.586,P<0.05)。低血压组患儿的七氟烷呼气末浓度明显高于非低血压组的患儿(2.57%vs 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低血压、单纯吸入麻醉(相比于静吸复合麻醉)是足月儿腹部手术后发生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复合应用瑞芬太尼可减少七氟烷的吸入浓度,使循环更加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