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中国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近年来,受益于联合化疗方案的应用及不断改进,ALL患儿的生存率显著提升,但仍有患儿因复发、治疗相关死亡和第二肿瘤发生导致治疗失败。在骨髓缓解的患儿中,感染是导致治疗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维持治疗是ALL化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尽管维持治疗中后期的化疗强度较低,但该阶段的ALL患儿仍可并发重症感染,影响患儿预后及生活质量。目前对于ALL患儿并发重症感染的研究多集中于诱导缓解及巩固治疗阶段,维持治疗中后期的重症感染分析少见。目的:分析采用CCCG-ALL-2015方案进行化疗的ALL患儿在维持治疗中后期的重症感染情况,研究ALL患儿维持治疗中后期重症感染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其对患儿预后的影响,以提高对该治疗阶段重症感染的认识,改进其治疗和预防。方法:选择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初发初治的ALL患CP-456773体内儿,经标准筛查后共纳入268例。回顾性研究268例患儿自2016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维持治疗中后期因重症感染于山东大学齐鲁医conventional cytogenetic technique院住院治疗的临床资料,统计患儿重症感染的发生时间、住院时长、临床表现、感染部位等特征。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单危险因素的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危险因素进行筛选。EFS、OS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应用Log-rank检验分析重症感染对OS和EFS的影响。定义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268例患儿中,男性患儿169例(63.1%),女性患儿99例(36.9%),B-ALL246例,T-ALL20例,标危组患儿172例,中危组患儿93例,高危组患儿3例;采用LR-A方案治疗者93例,LR-B方案治疗者79例;I/HR-A方案治疗者60例,I/HR-B方案治疗者35例。268例患儿在维持治疗中后期的中位年龄为6.32[4.80,8.84]岁,该阶段的化疗时长为538.5[517.0,566.0]天。截至2022年12月31日,EFS为58.94(46.60,74.82)月,OS 为 61.22(49.07,76.95)月。2.重症感染发生率及并发症:在维持治疗中后期,268例ALL患儿中85例患儿发生住PD-0332991体内实验剂量院治疗感染,共114例次,感染率31.7%(85/268);33例患儿发生重症感染,共38例次,重症感染率12.4%(33/268)。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感染共94例次,其中37例次为重症感染。发生重症感染的33例患儿中男性患儿19例,女性患儿14例;B-ALL患儿28例,T-ALL患儿5例;标危患儿15例,其中LR-A方案化疗8例,LR-B方案化疗7例,中危患儿18例,其中I/HR-A方案化疗14例,I/HR-B方案化疗4例。37例次重症感染中33例次为重症肺炎,并发症包括脓毒症、呼吸衰竭等;2例次为败血症,1例次为脓毒症,1例次为具有高度扩散风险的局灶性感染。3.临床特征:发热为重症感染ALL患儿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也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咳嗽为第二常见的临床表现,也是第二常见的首发症状。其他临床表现包括咳痰、流涕、喘憋等。肺部为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共30例次,另有肺部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肺部合并血流感染等。37例次重症感染中共有9例次为真菌感染,4例次为病毒感染,3例次为肺炎支原体感染,2例次为细菌感染,余12例次为混合感染,包括细菌合并真菌感染、病毒合并真菌感染等;7例次重症感染病原体不明。33例次重症感染经治疗后病情好转/治愈出院,4例次自动出院,其中2例次出院后好转/治愈,2例次于自动出院后死亡。4.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危险度分层(χ2=13.764,P<0.001)及化疗方案分组(χ2=18.320,P<0.001)的ALL患儿之间住院感染的发生存在统计学差异,应用地塞米松进行化疗的患儿住院感染发生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50,P<0.05);不同营养状况(χ2=6.331,P<0.05)与血清白蛋白水平(χ2=8.736,P<0.01)的ALL患儿之间重症感染发生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危险度分层(OR=7.649,P<0.05)、应用地塞米松进行化疗(OR=1.769,P<0.05)是ALL患儿发生住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低血清白蛋白水平(OR=4.158,P<0.01)是重症感染的危险因素。5.重症感染与预后:268例患儿中共238例为无事件生存,26例患儿复发,其中7例死亡;2例患儿发生第二肿瘤,其中1例死亡;2例患儿于维持治疗中后期因重症感染而死亡,重症感染相关死亡率为0.75%。生存分析显示维持治疗中后期重症感染与ALL患儿EFS之间无相关性,与OS具有相关性。结论:1.ALL患儿在维持治疗中后期同样存在发生重症感染的风险,重症肺炎为ALL患儿该阶段最常见的重症感染;2.真菌、病毒是ALL患儿维持治疗中后期重症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低白蛋白水平是ALL患儿在该治疗阶段发生重症感染的危险因素,营养状况与发生重症感染相关;3.ALL患儿维持治疗中后期的重症感染可导致死亡,降低患儿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