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十二指肠主乳头形态影响ESBD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的对比分析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内镜下Oddi括约肌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combined NN2211溶解度small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and balloon dilatselleckchem Taurineion,ESBD)在两种不同十二指肠主乳头形态患者中的取石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探讨两种不同十二指肠主乳头形态对ESBD治疗胆总管结石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于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普外科行ESBD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资料数据,采用Haraldsson等人于2016年提出的内镜下十二指肠主乳头形态分类系统,将114例患者分为Ⅰ型乳头(规则型)组86例,和Ⅱ型乳头(小乳头型)组28例,对比分析两组在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插管成功率、困难插管率、平均手术总时间,平均取石时间、手术前后24小时肝功能变化、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在基线资料上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共有114例纳入研究,其中2例插管失败,Ⅰ型乳头组困难插管率为16.28%(14/86),Ⅱ型乳头组为57.69%(15/26),Ⅱ型乳头组困难插管率高于Ⅰ型乳头组(P<0.001)。Ⅰ型乳头组插管成功率为100%,Ⅱ型乳头组为92.86%(26/28)。Ⅰ型乳头组插管成功率高于Ⅱ型乳头组(P=0.012)。Ⅱ型乳头组的平均Cattle breeding genetics插管时间(8.32±3.03min)多于Ⅰ型乳头组(6.03±2.6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Ⅱ型乳头组的平均取石时间(10.32±4.47min)多于Ⅰ型乳头组(8.31±3.6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Ⅱ型乳头组有4例患者出现轻度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发生率为15.38%,Ⅰ型乳头组有3例患者出现轻度PEP,发生率为3.48%,两组都无中、重度PEP发生,且Ⅱ型乳头组PEP发生率高于Ⅰ型乳头组(P=0.009)。Ⅱ型乳头组留置胰管支架5例(19.23%)多于Ⅰ型乳头组4例(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两组共有3例患者取石失败,Ⅰ型乳头组一次性取石成功率为98.83%(85/86),Ⅱ型乳头组为92.30%(24/26),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两组在平均手术总时间、手术前后24小时肝功能变化、术后出血、术后胆管炎及留置鼻胆管方面的比较都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穿孔、术后胆囊炎的发生。结论:(1)ESBD技术在Ⅰ型乳头组和Ⅱ型乳头组的一次性取石成功率和术后24小时肝功能指标平均变化水平上无明显差异。(2)Ⅱ型乳头组较Ⅰ型乳头组有更高的困难插管率和插管失败率,有更长的插管时间和取石时间。(3)Ⅱ型乳头的PEP发生率高于Ⅰ型乳头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