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运用降浊灌肠方灌肠治疗瘀热阻滞型难治性痛风伴有肾功能损伤患者,通过观察其临床疗效性与安全性,评定Laduviglusib该种方药、方案的临床价值,为中医中药治疗此病探寻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方法:将72例瘀热阻滞型难治性痛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予口服非布司他片联合外用0.9%氯化钠注射液(灌肠),治疗组予口服非布司他片联合外用降浊灌肠方(灌肠),疗程均为7天,若出现疼痛剧烈难以忍受者,予依托考昔片抗炎止痛(痛时服),两组病例均不再予其他干预疗效观察的药物。观察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疼痛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肾小球滤过率(GFR)、胱抑素C(Cys C)、肌酐(Cr)、不良反应等数据,应用SPSS26.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结果:1.中医临床疗效比较:疗程7天结束后,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68.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瘀热阻滞型单项积分比较:两组受试者经规律治疗后症状均得到缓解(P<0.05),治疗组在改善关节红肿、热痛、活动不利及口渴、小便黄等方面优于对照组medically ill(P<0.05),而两组治疗前后同组对照在改善痛风石、肌肤色紫暗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3.VAS评分比较:两组受试对象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治疗前后同组相比,治疗组更胜于对照组(P<0.05)。4.疗效指标比较:两组受试对象的ESR、CRP、UA、GFR、Cr、Cys C水平均寻找更多较治疗前改善(P<0.05),两组治疗前后同组相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5.合并用药分析:两组受试者治疗期间均有合并服用依托考昔片抗炎镇痛者,其中,治疗组5人,合并用药率为16.67%,对照组6人,合并用药率为18.75%,两组合并用药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6.药物安全性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各项安全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组内红细胞计数及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但都于正常值范围内波动,其余各项指标比较皆提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1.降浊灌肠方联合非布司他片治疗瘀热阻滞型难治性痛风患者体现出了良好的疗效,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的同时可降低尿酸、肌酐、胱抑素C,提升肾小球滤过率,明显抑制ESR、CRP等炎性指标,降低中医证候评分,发挥了中医药的优势,为治疗此病探寻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2.降浊灌肠方治疗瘀热阻滞型难治性痛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运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