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研究防风通圣散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寻常痤疮(肠胃湿热型)的临床疗效,并分别与两者单独应用进行对比,统计分析比较三种治法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为中医诊治肠胃湿热型痤疮提供更好的思路与方案。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于广元市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诊断为寻常痤疮(肠胃湿热型)的患者,共收集符合条件的病例108例,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每组36例,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1、对照组2。治疗组采用防风通圣散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对照组1防风通圣散改汤剂口服,对照组2外用30%超分子水杨酸Genetic studies。治疗前及治疗4、8周时患者保持面部清洁,明确无化妆品遮盖的情况下,记录皮损变化情况。患者于2、4、6、8周定期就诊,据实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相应处理措施。完成临床治疗后1月患者门诊复诊,评估是否复发。研究完成后对三组患者GAGS积分、中医症候评分、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GAGS评分:三组患者在治疗4周后、8周后GAGS评分均有所下降,经统计学分析,治疗4周后三组组间比较(P=0.045<0.05),治疗8周后三组组间比较(P=0.012<0.01),表明三组患者在治疗4周和8周后GAGS积分差异明显。治疗组在改善皮损方面明显优于两对照组,两对照组间比较未INCB018424化学结构见显著差异。2.中医症候评分:在治疗4周和8周后,三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均有显著改善;治疗4周时,三组中医症候比较(P=0.057>0.05),尚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1比较(P=0.102>0.05),治疗组与对照组2比较(P=0.003<0.05),对照组1与对照组2比较(P=0.047<0.05),表明联合用药组、口服中药组在改善中医症候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单用水杨酸组。3.疗效比较:4周时:皮损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1(P=0.013<0.05)提示治疗组与对照组1有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2(P=0.122>0.05)相比提示皮损改善未见显著差异;两对照组间比较(P=0.532>0.05)之无统计学意义,疗效无显著差异。中医症候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1(P=0.487>0.05)不存在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2(P=0.008<0.05)、两对照组(P=0.043<0.05)之间疗效均见显著差异,即联合用药、口服中药在改善患者中医症候疗效上优于单纯用SSA组。8周时:皮损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1(P=0.032<0.05)、与对照组2(P=0.010<0.05)比较存在差异,对照组1与对照组2之间(P=0.815>0.05)比较无意义。在治疗8周后,联合用药显著优于两对照组。中医症候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1(P=0.277>0.05)无显著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2(P=0.005<0.05)、对照组1和对照组2之间(P=0.016<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1在改善中医症候疗效上优于对照组2。4.不良反应: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分析得出X~2=0.36CB-839浓度9,P=0.832>0.05,三组间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5.复发率:三组复发率比较(X~2=3.149,P=0.207>0.05)无显著差异。结论防风通圣散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寻常痤疮(肠胃湿热型)的临床疗效肯定,可明显改善患者皮损及中医症候,不良反应极少,复发率低。两者联用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且患者依从性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扩大了防风通圣散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