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ncer,HNSC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铜含量异常存在于HNSCC患者血清中,但是铜死亡是否在HNSC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以及对HNSCC患者的生存预后有影响尚不清楚,通过探索铜死亡相关lncRNAs构建风险预后模型,为HNSCC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第一部分:从TCGA数据库中获得转录组和临床数据,并从现有的研究中获取19个铜死亡相关基因(Cuproptosis-related genes,CRGs)。铜死亡相关基因利用pearson相关函数获得铜死亡相关lncRNAs(Cuproptosis-related lncRNAs,CRLs),建立了一个基于7个CRLs的HNSCC预后风险模型,并分析了其在评估HNSCC患者预后、药物敏感性和肿瘤免疫功能等方面的临床意义。selleck PCI-32765免疫组化检测以鼻咽鳞癌为代表的HNSCC组织中的一些肿瘤微环境相关分子(PD-1、PD-L1、PD-L2、CD3、CD4和CD8)的表达情况。最后,我们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RT-PCR)对7个CRLs进行了细胞验证。第二部分:选取7个铜死亡相关lncRNA中的WDFY3-AS2,敲降和过表selleck SBE-β-CD达WDFY3-AS2后CCK-8检测CNE1和Fa Du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检测CNE1和Fa Du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蛋白表,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第一部分:1.成功构建了一个基于7个铜死亡相关medicinal resourcelncRNAs在HNSCC患者的风险预后模型,Kaplan-Meier(K–M)曲线显示低风险组的生存率要优于高风险组。Cox回归分析表明在该预测模型中,风险评分可以作为预测头颈鳞癌OS的独立预后因素。列线图、ROC曲线和主成分分析提示该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较高。除厄洛替尼外,顺铂、阿糖胞苷、多西他赛、阿霉素、依泊苷、吉西他滨、甲氨蝶呤、紫杉醇、达沙替尼等药物的风险评分与IC50值呈负相关。2.鼻咽鳞癌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应答率较低,可能与鼻咽鳞癌处于“冷”肿瘤免疫微环境中有关。3.AP001372.2、MIR9-3HG、AL160314.2、POLH-AS1和AL109936.2在HNSCC系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鼻咽上皮NP69细胞,而AC090587.1和WDFY3-AS2在HNSCC细胞系系中的相对表达量较低。第二部分:敲降WDFY3-AS2后CNE1和Fa Du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而侵袭和迁移能力也随之增强;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过表达WDFY3-AS2后HNSC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都显著降低,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基于铜死亡相关lncRNA对HNSCC患者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能好,可能作为HNSCC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为HNSCC诊疗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