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针刺结合乳块消颗粒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患者治疗前后乳房疼痛、肿块直径大小、肿块质地、肿块分布范围及全身伴随症状的变化,分析针刺结合乳块消颗粒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的临床疗效,以期通过针药结合优势互补、协同增效提高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为推广针药结合的治疗模式提供循证支持,并后续进一步研究针药结合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的作用机制提供临床疗效观察依据。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均为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外科门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肝郁痰凝型乳癖(乳腺增生)患者。按照纳入标准筛选入medication therapy management组72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均纳入36例。观察组采取针刺结合乳块消颗粒,针刺主穴选取阿是穴、肩井、膻中、期门、天宗;辨证选穴取足三里、丰隆、太冲。对照组单纯口服乳块消颗粒。两组均于GSK1120212纯度月经结束后4天内,完成彩超检查后入组,连续治疗2个月经周期。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的乳房疼痛情况、乳腺肿块大小、乳腺肿块质地、乳腺肿块分布范围以及全身伴随症状情况。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共65寻找更多例患者按要求完成治疗,观察组33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可有效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针刺结合乳块消颗粒组有效率90.91%,单纯口服乳块消颗粒有效率84.38%,且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在改善疼痛及全身伴随症状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有极显著的作用(P<0.01)。且在改善疼痛、心烦口苦和肢体困倦方面,观察组疗效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在改善善郁易怒、胸胁满闷方面,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失眠多梦方面,两组疗效无差异(P>0.05)。3.在改善乳房肿块相关症状和体征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的疗效(P<0.05),且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针刺结合乳块消颗粒与单纯口服乳块消颗粒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均有一定的疗效,且针刺结合乳块消颗粒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口服乳块消颗粒。2.针刺结合乳块消颗粒对主要临床症状及全身伴随症状均有一定的疗效:显著改善肝郁痰凝型乳癖患者乳房疼痛症状,有效减小乳腺肿块大小,改善肿块质地,缩小肿块分布范围,并且对改善善郁易怒、心烦口苦、胸胁满闷、肢体倦怠、失眠多梦也有显著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