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质酸酶联合尿激酶静脉持续注射治疗透明质酸动脉栓塞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静脉内持续注射透明质酸酶(HAase)联合尿激酶是否对透明质酸(HA)动脉栓塞皮瓣缺血有治疗效果。方法 (1)构建腹壁浅动脉HA栓塞动物模型:采用SD大鼠24只, 以腹壁浅动脉为供血动脉在腹白线左右两侧各制作一正方形岛状皮瓣(面积为2 cm×2 cm, 蒂宽为2 mm)。将每只大鼠左、右两侧皮瓣分别作为实验皮瓣和自身对照皮瓣, 实验皮瓣在完成皮瓣制作后, 于腹PS-341纯度壁浅动脉内注射HA 10 μl, 自身对照皮瓣只完成皮瓣制作、剥离血管, 不做栓塞处理。(2)实验分组及HA栓塞模型的治疗:将大鼠采用完全随机法(抽签法)分为A、B、C、D 4组, 每组6只, 在栓塞动物模型建立成功45 min后, 分别经尾侧静脉以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射HAase(2 000 IU/kg)+尿激酶(50 000 IU/kg)、HAase(2 000 IU/kg)、尿激酶(50 000 IU/kg)、生理盐水, 每组所注射溶液体积为6 ml, 12 min注射完毕。观察大鼠全身状况及术区的皮肤色泽、水肿、淤血、皮肤坏死等情况, 分别于栓塞后即刻、3 d、5 d、7 d拍照对比。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图像分析, 采用像素法测量术后7 d皮瓣的存活面积百分比。存活面积百分比多组间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nvp-tnks656.html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术后即刻4组皮瓣均呈苍白色, 无明显肿胀, 术后3 d内, 均出现不同程度肿胀, 术后3~5 d内肿胀基本消退, 由不同程度暗红色淤斑逐渐转变至暗紫或黑色, 术后7 d坏死区域皮瓣逐渐变硬,antibiotic residue removal 分界明显。4组皮瓣呈不同程度坏死。皮瓣的术后反应中A组最轻, B、C两组表现相似, 均在A组、D组之间, D组术后反应最重。至术后7 d, A、B、C、D组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分别为90.30%±5.95%、52.63%±6.90%、51.14%±5.95%、7.70%±2.18%。A组的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高于B、C、D组中任意一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方差分析:P0.01;LSD-t检验:P值均0.01)。结论 HAase联合尿激酶静脉持续注射可有效改善因HA动脉栓塞导致的皮瓣缺血, 增加组织灌注, 增加皮瓣成活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