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1.基于家庭护士食疗理论,以文献回顾法和专家会议法,构建家庭护士食疗方案,为高尿酸血症病人的饮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2.探讨家庭护士食疗方案在超重或肥胖的高尿酸血症病人中的临床应用,验证该食疗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效性,以及改善高尿酸血症病人血清尿酸、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的效果。方法:1.家庭护士食疗方案的构建应用文献回顾法和专家会议法构建家庭护士食疗方案。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和相关指南网站,查询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诊疗指南和疾病相关研究进展,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2月1日,提取指南和专家共识中有关高尿酸血症病人饮食治疗的相关内容,对适合我国本土的高尿酸血症病人的食疗方案进行初步构建,然后采用专家会议法修订,进而确定家庭护士食疗方案。2.家庭护士食疗方案对高尿酸血症的短期实证研究招募超重或肥胖的高尿酸血症病人73例,随机分为茶饮组36例和食疗组37例,最终共60例病人完整完成了试验。茶饮组采用苦荞茶结合常规饮食;食疗组实施家庭护士食疗方案,即以苦荞茶结合以非营养素为主的综合膳食进行干预。6周后比较两组病人血清尿酸、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1.家庭护士食疗方案构建中,研究小组成员通过文献检索,选取高尿酸血症疾病诊疗指南、专家共识及膳食指导的内容,经小组讨论后初步拟定食疗方案;召开专家会议论证会,专家权威系数为0.85,表明专家的意见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最终,结合12名专业领域的专家意见和建议,对初步拟定的食疗方案进行修改确定,达成共识,形成家庭护士食疗方案。2.短期临床实证结果(1)本研究最终招募73名病人,随机分为茶饮组36例,食疗组37例。整个研究期间,茶饮组2例自行退出,失访4例;食疗组有1例失访,4例因疫情无法依从退出,2例剔除。最终两组共60例受试者完成了试验。两组受试者的年龄、性别、体重、BMI、病程、血清尿酸、血糖、血脂(TC、TG、LDL-C、HDL-C)、肝功(ALT、AST)、肾功(Cr、BUN)、吸烟、饮酒、饮食习惯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短期临床实证结果:in situ remediation(1)血清尿酸:两组受试者干预结束后UA均有所下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茶饮组UA由464.29±54.26μmol/L下降至457.53±53.07μmol/L,食疗组UA由472.35±34.57μmol/L下降至419.07±40.38μmol/L,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疗组在干预结束后疗效显效11例(36.67%),有效13例(43.33%),无效6例(20.00%),总有效率为80.00%;茶饮组干预后显效0例(0.00%),有效9例确认细节(30.00%),无效21(70.00%),VX-661分子量总有效率为30.00%,经卡方检验,食疗组病人UA疗效优于茶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体重:食疗组受试者干预结束后体重由75.13±10.43kg下降至70.77±10.18kg,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茶饮组体重较干预前略有下降,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项生化指标:食疗组受试者干预结束后TC、TG、LDL-C、FPG、ALT、AST、Cr、BUN较干预前均有所下降,HDL-C较干预前上升,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茶饮组TC、TG、LDL-C、FPG、Cr、BUN较干预前下降,但TG、HDL-C、BUN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LDL-C、FPG、ALT、AST、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G、HDL-C、B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家庭护士食疗理论构建的家庭护士食疗方案对于超重或肥胖的高尿酸血症病人在减重和改善相关代谢指标方面效果良好,证实了该理论具有一定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