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使用螺旋断层加速器TOMO进行全中枢神经系统放疗的患者的MVCT图像,以颅骨、颈椎、胸椎、腰椎和整体靶区(PTV_(ROI))为感兴趣区分别进行图像配准和摆位误差统计,计算各感兴趣区的靶区外放。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16年~2020年使用TOMO行全中枢神经系统放疗的16例患者的154套MVCT图像,分别以颅骨、颈椎、胸椎、腰椎和PTV_(ROI)进行配准,统计不同部位靶区的摆位误差数据,得到5组包含左右(X)方向、头脚(Y)方向、腹背(Z)方向的摆位误差数据,比较颅骨、颈椎、胸椎、腰椎和PTV_(ROI)是否有差异,并应用公式M=2.5Σ+0.7σ分别计算不同部位的临床靶区到计划靶区的外放边界。结果:在X方向上的两两比较中,颅骨vs颈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其余各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Y方向上的两两比较均未Biocontrol fungi显示有显著性差异;而在Z方向上,PTV_(ROI)vs颅骨、PTV_(ROI)vs胸椎,无显著性差异,其他组两两比较,PTV_(ROI)vs颈椎(P<0.001)、PTV_(ROI)vs腰椎(P<0.001)、颅骨vs颈椎(P=0.007)、颅骨vs胸椎(P=0.017)、颅骨vs腰椎(P<0.001)、颈椎vs胸椎(P<0.001)、颈椎vs腰椎(P<0.001PLX4032半抑制浓度)、胸椎vs腰椎(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TOMO行全中枢神经系统放疗,Y方向的靶区外放差异较小,X和Z方向的靶区外放边界从头到腰椎呈递增趋势,建议在中枢的不同位置采取不同的SAG细胞培养PTV外放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