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奶菇超支化β-葡聚糖(Hyperbranchedβ-glucan,selleck激酶抑制剂HBG)具有特殊的高度支化结构,分支度最高能达到70%。HBG不仅具有水溶性好、分散性高、粘度低、末端羟基多便于功能化改性等特点,还具有抗肿瘤、抗凝血和增强人体免疫能力等多种生物活性,因而受到广泛关注。目woodchip bioreactor前对HBG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分离纯化、以提高产率为目标的发酵优化等方面,对其活性开发和应用的研究较少,从而限制了对其功效的进一步研究,因此有必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对HBG改性修饰进而增强其生物活性。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通过氯磺酸-吡啶法(CSA-Pyr)对HBG进行硫酸化修饰,对修饰后得到的不同取代度的多糖进行结构及形态表征并解析结构与功能关系。在此基础上对HBG体外抗氧化活性、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的形成以及降血糖活性进行评估,为扩大食药用真菌多糖的使用范围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硫酸钡比浊法和红外等检测方法对能够成功硫酸化修饰HBG的酯化剂比例进行筛选,结果显示能成功得到硫酸化产物S-HBGs的酯化剂比例为1:2、1:2.5、1:3和1:3.5,并且它们具有不同的取代度、分子量以及微观构象。其中S-HBG_(1:2)的分子量最大,达到了13.5×10~5 g·mo L~(-1),S-HBG_(1:2.5)具有最大的取代度(DS)0.75,同时发现S-HBGs的-SO_3H基团的取代位置在C-6位。(2)分别对硫酸化修饰成功的产物S-HBGs进行结构和形态表征。结果表明,硫酸化修饰和多糖降解同时发生。S-HBGs的分子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其selleck中S-HBG_(1:3.5)分子量降至9.58×10~5 g·mo L~(-1),粒径减小到53.29 nm;S-HBGs的Zeta电位随DS的减小而下降,S-HBGs的水溶性随DS的增加而增大,并且最高达到了83.55%,硫酸化修饰后HBG的三螺旋结构和支链结构未被破坏。(3)硫酸化修饰后HBG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其中S-HBG_(1:2)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和还原力最高,S-HBG_(1:2.5)具有最高的DPPH清除能力78.73%;DS较小的S-HBG_(1:2)(0.55)和S-HBG_(1:3.5)(0.27)对非酶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抑制效果最好。S-HBGs相对于HBG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表现出更好的抑制效果,并且抑制效果与取代度呈正相关,说明S-HBGs具有较好的降血糖效果。(4)通过Dixon方程和Cornish-Bowden方程进一步探究S-HBGs对α-淀粉酶的抑制机理,发现S-HBG_(1:2)和S-HBG_(1:3.5)表现为混合型抑制,S-HBG_(1:2.5)和S-HBG_(1:3)表现为竞争性抑制。双倒数Lineweaver-Burk作图法分析结果初步表明S-HBGs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类型与S-HBGs的DS有关,抑制类型随着DS的减小表现出由竞争性抑制过渡为混合型抑制的趋势,DS继续减小则表现为非竞争性抑制。荧光猝灭实验与圆二色谱结果表明S-HBGs对两种酶的荧光表现为静态猝灭,并且S-HBGs对酶的二级结构含量影响较小因而对酶构象的破坏作用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