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红花质量标准研究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管状花。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和栽培。红花主要含有萘醌类、黄酮类、香豆素类、有机酸类、甾族类等多种化合物及多种氨基酸、有机酸、蛋白酶、蔗糖酶、果糖、葡萄糖等物质,具有活血通经,散淤止痛,用于闭经,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扑损acute alcoholic hepatitis伤,疮疡肿痛等多种功能,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红花的药理作用十分广泛、毒性小,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脑血栓、脑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成果已经得到广泛确认。红花现已被开发成多种单一制剂及复合制剂,有注射液、胶囊剂、片剂、颗粒剂等多种剂型,但其质量评价上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许多红花制剂的现行质量标准并不明确,应当加强和完善红花制剂的现行质量标准。更为重要的是应当加强和控制原料药材红花的质量,从红花的种植、采收、加工、运输、贮存等过程中严格控制红花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红花的产业化发展,才能不断提高我国中药材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国内对红花药材的质量评价标准很不完善,只有加强对其质量标准的研究,制定规范化的质量标准,才能更好的对其进行研究,开发利用。本文对RAD001红花药材质量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对收集到的30个不同来源的红花药材进行质量标准研究,对其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等检测项目进行测定,吸光度值0.1403~0.6960;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含量5.70%~39.30%,0.20%~29.7%,浸出物含量6.57%~45.25%;研究结果看和田红花的总会分和酸不溶性灰分较高,吸光度较低;2.对收集到的来自国家种质资源库的30个不同品种的红花药材进行质量标准研究,对其性状、外观、净度、破碎度、重金属(铅、砷、汞、镉、铜)等质量控制项进行了检测;对各批红花药材重金属(铅、砷、汞、镉、铜)进行检测研究发现,其中新疆和田地区红花的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含量超标,重金属砷含量较高;3.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山奈素等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研究;研究结果看和田地区红花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山奈素含量较低,伊犁地区的较高;4.根据红花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数据建立了质量评价体系;不同产区与市场流通红花存在质量差异,,市场流通的红selleckchem IACS-010759花中存在细沙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