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腺瘤性息肉、结肠癌患者P-STAT3表达及其与Hp感染的关系

目的 观察酪氨酸磷酸化的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P-STAT3)在结肠腺瘤性息肉、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P-STAT3表达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12月秦皇岛港口医院行病理活检获得的结肠腺瘤性息肉74例(腺瘤性息肉组)、结肠癌标本67例(肠癌组)及同期行结肠镜检查阴性标本LGX818化学结构50例(健康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或~(13)C-尿素呼气试验进行Hp检测。比较3组标本P-STAT3表达阳性率及Hp阳性率,分析Hp感染与腺瘤性息肉特点、肠癌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健康对照组、腺瘤性息肉组、肠癌组Hp感染率分别为24.0%(12/50)、68.92%(51/74)、59.70%(40/6NSC125066小鼠7),腺瘤性息肉组和肠癌组感染率高于健康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4.088、17.780,P<0.05);息肉组与肠癌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05,P> 0.05)。息肉组Hp感染阳性患者1 cm以上息肉和进展期腺瘤占比均高于Hp阴性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4、4.610,P<0.05)。两亚组间性别、年龄、息肉数量、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p感染与未感染的结肠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最大径、侵及浆膜及淋巴转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健康对照组、腺瘤性息肉组、肠癌组P-STAT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4/50)、47.29%(35/74)、85.08%(57/67),3组P-STAT3表达逐步升高Autoimmune recurrence,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性息肉组和肠癌组Hp感染与P-STAS3表达均呈正相关(r=0.314、0.193,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增加结肠腺瘤、结肠癌的发病率,其可能通过P-STAT3通路在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对于Hp感染者应加强结肠镜筛查,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