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控制和功能训练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的应用及对炎症因子、上肢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炎症控制和功能训练的实施方法及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分组法将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C组和C+Y+G组,每组各40例,术后护理中C组开展常规性的护理,C+Y+G组在C组的基础上联合开展炎症控制+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IL-6、IL-10、TNF-α)、淋巴水肿预防效果,并评价上肢功能。结果:护理后,C+Y+G组患者血清IL-6、IL-10、TNF-α均低于C组(P<0.05)。C+Y+G组患者淋巴水肿发生率为5%,低于C组的Tezacaftor价格17.5%(P<0.05);护理后,C+Y+G组患者上臂周径差、上肢体积差均小于此网站C组(P<0.05),上肢淋巴流量大于C组(P<0.05)。同时,C+Y+G组患者上肢功能优良率为90%,高于C组的70Biomass allocation%(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通过炎症控制和功能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降低淋巴水肿发生率,并提高上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