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茯苓丸加味联合芬吗通治疗血瘀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患者桂枝茯苓丸加味联合芬吗通治疗血瘀型围绝经期的临床疗效,比较其与芬吗通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本课题严格按照纳排标准收集血瘀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Biorefinery approach组各33例,对照组予芬吗Cell Cycle抑制剂通(1mg雌二醇片/10mg雌二醇地屈孕酮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桂枝茯苓丸加味,每28天为一周期,连续治疗3个周期,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单项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性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以及综合临床疗效等变化。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月经状况及治疗前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Kupperman评分比较:两组治疗方案均能降低Kupperman评分,治疗组Kupperman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两组治疗方案均能降低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改善潮热汗出、刺痛、月经紊乱(痛经或血块)、肌肤甲错、胸胁胀痛、心烦易怒症状方面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肢体麻木、失眠多梦症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雌二醇水平均较前提高,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均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雌二醇水平比较,治疗组对雌二醇水平的调节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治疗方案在改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方面效果相当。6.综合临床疗效及远期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4%、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3个月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远期临床疗效更好。结论:桂枝茯苓丸加味联合芬吗通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Apoptosis抑制剂上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血瘀型”所致的各种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Kupperman评分,对E2水平明显提高,对FSH、LH的改善效果不明显。治疗后临床疗效好且复发率低,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