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不同模式放疗应用于骨与软组织肉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交流推广传统与案例交互教学法(LBL-CBL)的经验。方法 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中心接受放疗的99例骨与软组织肉瘤患者资料。3例患者行术前新辅助放疗(45~50 Gy);25例患者行术后放疗,包括22例术后辅助放疗(45~60 Gy),3例术后残留病灶放疗(45~60 Gy);37例患者行免疫放疗(6~40 Gy);33例患者行常规剂量姑息放疗(25~75 Gy);1例患者行根治剂量放疗(54 Gy)。选择其中18例患者,采用LBL-CBL,对规培医生进行基础知识、模拟定位、靶区勾画、放疗计划评估、疗效评价、患者随访等方面的教学,并采用出科考试及调查表的方法评估教学效果和满意度。结果 共81例患者进行疗效评价。3例(3/3,100%)术前新辅助放疗患者术后病理均提示肿瘤发生坏死。术后辅助放疗组平均随访时间10.5个月,3例(3/19,15.8%)疾病进展,包括1例全身转移,2例原位复发,16例(16/19,84.2%)未复发。术后残留病灶放疗组平均随访时间10.8个月,1例(1/3,33.3%)保持疾病稳定状态,1例(1/3,33.3%)部分缓解,1例(1/3,33.3%)疾病进展。免疫放疗组平均随访时间4.4个月,8例(8/31,25.8%)进展,20例(20/31,64.5%)疾病稳定,3例(3/31,9.7%)部分缓解。姑息放疗组平均随访时间7.1个月,4例(4Y-27632小鼠/24,16.7%)进展,16例(16/24,66.7%)疾病稳定,4例(4/24,16.7%)部分缓解。免疫放疗组和常规剂量姑息放疗组3个月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0.1%(17/21)、100.0%(18/18),6个月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3.6%(7/11)、85.7%(12/14)。1例根治剂量放疗的患者随访时间为11.0个月,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LBL-CJQ1体内实验剂量BL的授课方式受到放疗规培学生认可程度较高,出科考试成绩优良。结论 放疗是骨与软组织肉瘤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不良反应可耐受,且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放疗规培的研究生,采用LBL-CBL更有利于其掌握骨与软组织肉streptococcus intermedius瘤的特点和临床放疗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