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果皮的颜色通常表现为绿色、紫色和白色,是影响茄子商品价值的重要性状之一,但茄子果皮颜色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还十分有限。本研究以绿色果皮茄子‘启董’和紫色果皮茄子‘8果’为试验材料,分析了茄子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15d-35d)果皮主要色素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并以‘启董’和‘8果’为亲本构建双亲群体,分析茄子果皮紫色和绿色的遗传规律。利用BSA-seq初步定位候选区间,通过KASP、In Del和d CAPs标记精细定位候选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启董’的花青素相对含量、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授粉后20 d、25 d和20 d达到峰值;‘8果’的花青素相对含量呈先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在25 d时达到峰值,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在15-35 d内含量一直升高。与‘启董’相比,‘8果’的花青素相对含量较高,叶绿素含量在15-25 d较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在30-35 d较高。‘启董’中花青素合成结构基因和转录因子在不同时期的表达相较于‘8果’偏低且变化趋势相对稳定。‘8果’中花青素合成相关结构基因的表达均在20 d达到顶峰,随后开始降低,转录因子MYB75、WD40表达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花青素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2.以‘启董’作为母本P_1,‘8果’作为父本P_2,构建遗传群体F_1、F_2、BC_1P_1和BC_1P_2。F_1和BC_1P_2群体的果皮颜色全部表现为紫色。F_2和BC_1P_1群体均出现性状分离现象,F_2群体中紫色果皮茄子300株,绿色果皮茄子104株,紫色:绿色=2.88(X~2=0.059,P>0.05),接近3:1的理论比例;BC_1P_1群体中紫色果皮茄子20株,绿色果皮茄子16株,紫色:绿色=1.25(X~2=0.223,P>0.05),接近1:1的理论比例。表明茄子果皮紫色对绿色为显性,且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3.从双亲中各自随机选择3株分别构建亲本混池,F_2群体中随机选择25株绿色果皮茄子和25株紫色果皮茄子分别构建极端混池。利用ED~4、G-value、LOD和SNP-Ratio四种关联分析算法分析BSA-seq结果,将候选区间初步定位在4号染色体上的0.88Mb区域(2.91Mb-3.79Mb),10号染色体上的0.8Mb区域(6.61Mb-7.41Mb)和1.2Mb区域(19.11Mb-20.31Mb)。设计开发KASP、In Del和d CAPs标记共92对,在F_(23)群体的359个植株中筛选交换单株,进行基因型和表型的联合分析。将候选基因定位到10号染色体KA2381和CA8828标记之间0.35Mb的区域内(19.20Mb-19.55Mb),该区间内有16个基因。4.对候选基因进行注释,发现一个类黄酮合成途径基因EGP22363,编码2-oxoglutarate-dependent dioxygenase(2-OGD)。SAHA对EGP22363进行序列和表达分析,发现在第三外显子的1435bp位置上存在一个SNP,该碱基变异使翻译过程中亮氨酸变为丝氨酸,导致蛋白质的结构发生变化。EGP22363在紫色茄子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绿色茄子。EGP22363可能为控制茄子果皮紫色的候选基因。5.根据候选基因序列中的Probe based lateral flow biosensor差异位点,开发了4个In Del(ID2670,ID0591,ID5881,ID1299)NVP-TNKS656半抑制浓度和1个d CAPs(CA8828)分子标记,用于鉴别紫色果皮茄子和绿色果皮茄子。随机选取了42份高代自交系材料(31份紫色果皮茄子+11份绿色果皮茄子)对标记进行有效性的验证。其中In Del标记ID2670准确率达到95.24%,ID0591准确率达到100%,ID5881准确率达到97.62%,ID1299准确率达到100%。d CAPs标记CA8828准确率达到92.86%。这些标记可有效鉴别茄子果皮紫色和绿色性状。本研究结果为花青素积累分子机制的解析以及高花青素含量品种的育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