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五行音乐干预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研究目的1.构建抑郁症五行音乐干预方案。2.评价五行音乐干预方案对中度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及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3.对比五行音乐与西方音乐改善中度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睡眠质量的效果。研究方法1.通过文献回顾,构建抑郁症五行音乐干预方案,并且通过专家小组会议、预试验对干预方案进行完善。2.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诊断为中度抑郁症的住院患者13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行音乐组、西方音乐组、常规治疗组3组,每组各46例。常规治疗组患者于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治疗、护理;西方音乐组患者住院期间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西方音乐干预;五行音乐组患者住院期间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五行音乐干预。3组分别于干预前1天、干预第一疗程结束当日(干预第7日)、干预第二疗程结束当日(干预第14日)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睡眠障碍评定量表(Sleep dysfunction rating scale,SDR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3.本研究使用SPSS22.0统IACS-10759 IC50计学软件分析数据,使用均数±标准差、构成比等表示患者的基本情况,采用秩和检验及广义线性模型比较三组患者各指标的变化及差异。研究结果1.本研究形成了抑郁症患者五行音乐干预方LY294002临床试验案,包含干预流程、干预时长、干预频次、评价指标4部分,该方案的专家权威系数为0.815。2.五行音乐干预方案预实验结果表明,86.7%的患者参与14次干预,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五行音乐治疗经验访谈共纳入6例医护工作者和12例中度抑郁症患者,资料分析提炼的5个主题依次为:(1)阻碍患者参与干预的因素;(2)保障患者安全;(3)家属的支持促进患者参与干预;(4)参与干预的有益体验;(5)干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120例中度抑郁症患者,其中五行音乐组40例,西方音乐组41例,常规治疗组39例。纳入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各结局指标基线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干预2周后,五行音乐组、西方音乐组和常规治疗组的HAMD得分为:6(4,9)vs10(8,14)vs 13(11,17),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SDS得分为:41(35,48)vs 50(41,55)vs 53(48,61),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HAMA得分为:4(2,5)vs 4(3,8)vs 6(4,10),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SDRS得分为:3(0,9)vs 1(0,8)vs 8(1,10),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广义估计方程结果显示:三组在抑郁症状上存在交互效应,五行音乐组患者的抑郁症状随干预时间的增加而逐渐改善(P<0.05)。研究结论1.本研究构建的抑郁症五行音乐干预方案可操作性强。2.五行音乐能有效降低中度抑郁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3.五行音乐在改善中度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焦虑方面比西方音乐组和常规Microsphere‐based immunoassay治疗组效果更显著;在睡眠质量改善方面,五行音乐组和西方音乐组疗效相当,但均优于常规治疗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