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左沙丁胺醇和沙丁胺醇分别联合异丙托溴铵和倍氯米松用于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差异。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单中心、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合肥PF-03084014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100例AECOPD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PASS 26.0软件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试验组(n=50)。对照组使用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和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试验组使用左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和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相关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24 h痰液体积、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肺功能指标[第1秒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1秒率(FEV1/FVC)]、血清炎症因子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化应激反应指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 h痰液体积、pa(CO_2)、慢阻肺急性加重识别工具(CERT)评分、MDA、hs-CRP、IL-8、TNF-α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a(O_2)、FEV_1、FVC、FEV_1/FVC、GSH-Px、SOD较本组治疗点击此处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耐受良好,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试验组发生头痛2例、皮疹和腹泻各1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epatic venography加入左沙丁胺醇的三联药物方案用于治疗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比沙丁胺醇三联方案更好,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临床应用需关注其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