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射频消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放疗、镇痛药物治疗肿瘤椎体转移疼痛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功能状态恢复、镇痛药物使用剂量、满意度、治疗后不良反应以及肿瘤进展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肿瘤椎体转移疼痛的患者,共分为三组:A组为射频消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组、B组为放疗组、C组为镇痛药物组。随访治疗后1日、3日、7日、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VAS(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KPS(Karnofsky performance score,KPS)评分、镇痛药物使用剂量变化、患者满意度、治疗后不良反应、肿瘤进展情况。结果:A组在治疗后任意时间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C组(P<0.05);KPS评分均与治疗前存在差异且显著高于B组、C组(P<0.05);镇痛药物使用剂量显著低于B组、C组(P<0.05);满意度高于B组、C组(P<0.05);有4名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1名患者出现了肿瘤新病灶产生的情况。B组VAS评分在kidney biopsy治疗后1日、3日、7日、1个月与C组无差异(P>0.05),其余时间低于C组(P<0.05);KPS评分在治疗后7日、1个月、3个月、6个月高于C组(P<0.05);镇痛药物使用剂量在治疗后3日、7日、1个月、3个月、6个月低于C组(P<0.05);满意度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高于C组(P<0.05),9名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3名患者出现了肿瘤新病灶产生的情况。C组有14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4名患者出现了肿瘤新病灶产生的情况。各组在治疗后任意时间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5)。A组在治疗后任意时间与治疗前相比,KPS评分提高(P<0.05);B组在治疗后7日、1个月、3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KPS评分提高(P<0.05);C组KPS评分在治疗3个月及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下降(P<0.05);其余时间均与治疗前无差异(P>0.05)。A组在治疗后任意时间与治疗前相比镇痛药物使用剂量下降(P<0.05)、B组在治疗后3日、7日、1个月与治疗前相比镇痛药物使用剂量下降(P<0.05);C组在治疗后7日、1个月、3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镇痛药物使用剂量上升(P<0Tezacaftor.05)。结论:射频消selleck NSC 125973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相对于放疗及镇痛药物治疗,在镇痛效果、功能状态恢复、镇痛药物使用剂量、满意度、不良反应、肿瘤发展方面均优于放疗及镇痛药物治疗。对于肿瘤椎体转移疼痛患者治疗效果最佳。放疗在镇痛效果、功能状态恢复、镇痛药物使用剂量、满意度、不良反应、肿瘤发展方面优于镇痛药物治疗。镇痛药物治疗并不会改变患者的功能状态、使用镇痛药物剂量会逐渐增多,且不良反应多。因此,治疗肿瘤椎体转移疼痛首选射频消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推荐临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