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B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6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贫血发生的影响

目的:分析外周血B淋巴细胞(CD3~-CD19~+)、白细胞介素(IL)-6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生贫血的影响,以探讨降低SLE患者贫血风险的潜在靶点。方法:收集2020年3月—2022年2月接受诊治的70例SLE合并贫血患者的病例资料此网站作为发生组;另收集同期收治的66例SLE未合并贫血的患者病例资料,作为未发生组。查阅病例资料中研究所需的检测指标,入院检查项目包括T淋巴细胞(CD4~+),CD3~-CD19~+,血清IL-6及血常规等SLE相关指标,根据统计结果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D3~-CD19~+,血清IL-6对SLE患者发生贫血的影响,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SLE患者CD3~-CD19~+与血清IL-6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生组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评分、CD4~+、CD3~-CD19~+计数、血清IL-6表达量均高于未发生组,肾脏病变占比多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SLEDAI高评分、CD3~-CD19~+、IL-6高表达、肾脏病变均能够增加SLE患者贫血发生风险(OR>1,P<0.05);使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发现,SLE患者外周血CD3~-CD19~+与IL-6呈正相关(r>0,P<0.05)。结论:B细胞、IL-6在SLE合并贫血患者中高度表达;B细胞、IL-6高virus-induced immunity表达、疾病活动及肾脏病变均能够增加SLE患CH-223191临床试验者贫血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