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连边分析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静息态脑功能连接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静息态脑功能连接的变化,为临床针刺治疗KOA提供神经影像依据。方法纳入25例KOA患者进行为期3周的针刺治疗,取犊鼻穴、血海、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内膝眼、梁丘组穴配伍,5ATM/ATR抑制剂次/周,30min/次。采集KOA患者针刺前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膝关节功能评分表(KSS)和头颅静息态功能MRI数据,应用连边分析方法描述KOA患者针刺后各脑区间功能连接的改变,并与临床评分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针刺治疗后,KOA患者VAS评分降低,KSS评分升高(P<0.001)。连边分析显示KOA患者针刺后右侧眶部额下回与左侧梭状回,右侧角回Genetic polymorphism与左侧楔前叶、右侧中央前回,左侧岛盖部额下回与左侧丘脑,左侧中央后回selleck HPLC与右侧角回、右侧颞上回的功能连接增强(P<0.001);相关性分析发现,右侧角回与右侧中央前回(r=0.540,P=0.008)、左侧中央后回与右侧颞上回(r=0.654,P=0.001)的功能连接变化与VAS变化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针刺可能通过正激活部分脑区间的功能连接,加强中枢镇痛区域间的联系来缓解KOA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运动障碍,这些脑区主要分布于默认模式网络、感觉运动网络、扣带岛盖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