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录组学与网络药理学整合策略分析稳定性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标志物靶点

基于转录组测序(RNA-seq)和网络药理学分析稳定性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生物学基础与标志物靶点。采集5例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患者、5例冠心病非痰瘀互结证患者、5例健康成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RNA-seq检测,通过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及韦恩分析确定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专属靶点。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筛选丹蒌片的活性成分,通过PubChem网站及SwissTargetPrediction网站实现“成分-靶点”预测。使用Cytoscape软件优化丹蒌片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中药-活性成分-关键靶点-信号通路”网络。确定目标分子后,纳入90例受试者,开展诊断性试验。进一步纳入30例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患者,开展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明确丹蒌片对该靶点的治疗效果。通过转录组学测序和韦恩分析,共发现200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专属基因。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共预测出丹蒌片的1 118个潜在bioelectrochemical resource recovery治疗靶点。SARS-CoV抑制剂对2个基因集进行整合分析,共发现13个丹蒌片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关键靶点,分别是CSF1、AKR1C2、PDGFRB、ARG1、CNR2、ALOX15B、ALDH1A1、CTSL、PLA2G7、LAP3、AKR1C3、IGFBP3、CA1,它们可能是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生物标志物。进一步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表明,CSF1在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患者外周血中明显上调,且在丹蒌片干预后出现明显下调。CSFPLX4032配制1可能是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生物标志物,且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其诊断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界值为286 pg·m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