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五眼果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疾病谱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五眼果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可能干预的疾病。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五眼果果核的活性成分,利用Chemdraw绘制化学结构,并运用SwissADME筛选有效活性成分,经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活性成分的潜在作用靶点,使用STRING平台构建靶点相互作用(PPI)网点击此处络,在Metascape数据库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GO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疾病分析,然后运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成分-靶点”、“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提取核心成分并预测可能干预的疾病。结果:共得到15个有效成分对应167个靶点。以“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及PPI网络分析结果显示,鞣花酸、柚皮素、β-谷甾醇、没食子酸、棕榈油酸、原儿茶酸可能是发挥药效的主要物质基础;相关度较高的靶点为AR428核磁KT1、TP53、MAPK3、CASP3、SRC等。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其潜在靶点具有抗炎、抗氧化、调节蛋白激酶、脂质代谢过程的作用,并且对癌症、代谢性疾病、肾脏疾病、精神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影响较大。结论:该研究初步揭示了五眼果果核具有多成分-多All-in-one bioassay靶点的特点,体现了其协同发挥药理作用,为进一步推广药物研发、临床应用研究以及实验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