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活络效灵丹外敷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活络效灵丹治疗轻、中度腰椎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来探索活络效灵丹治疗轻、中度腰椎管狭窄症的机制。旨在寻找活络效灵丹治疗该病的潜在分子靶点和信号通路。此外,还将利用分子对接技术,明确关键分子靶点与有效活性成分的结合稳定性。为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方法前瞻性分析纳入2021年3月~2022年9月湖北省中医院骨伤科门诊就诊的70例轻度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共35例,对照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月,治疗后3月的腰椎Oswestrselleck SAHA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跛行距离变化、复发率。通过使用TCMSP和TCMID数据库的检索来获取活络效灵丹的活性成分。使用ADME筛选标准来预测有效活性成分,并利用Pub Chem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它们的分子靶点。同时,利用OMIM、Genecards和Dis Ge NET数据库中检索获取腰椎管狭窄症的分子靶点。将取药物和疾病的分子靶点的交集,并利用STRING数据库对共同分子靶点进行PPI网络分析。使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以进一步的探究。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对共同分子靶点进行关键分子靶点筛选,从PDB数据库下载关键分子靶点的分子结构。此使用Pub Chem数据库下载活性较好的有效成分的3D结构。利用Pymol和Maestro Elements(4.6)工具进行分子靶点和有效成分的分子对接操作,以进一步揭示药物与疾病的分子作用机制。最后,我们将对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操作,以便更好地理解分子结合模式和关键氨基酸残基。结果活络效灵丹治疗组共35例纳入患者当中,2例因随访期间失去联系脱落,1例患者随访期间症状明显加重住院行手术治疗脱落,1例患者随访期间因个人原因无法完成每日功能锻炼,主动退出研究。共31例配合完成门诊复诊治疗并完成末次随访。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情况:首次治疗后1周、1月VAS评分与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治疗后3月VAS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治疗前后腰椎JOA评分变化情况:首次治疗后1周、1月腰椎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治疗后3月腰椎JO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前后ODI评分变化情况:首次治疗后1周OD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治疗后1月ODI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于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持续明思改善(P<0.01)。分别计算活络效灵丹治疗组及对照组61例患者的VAS、腰椎JOA、ODI评分治疗前后的改善度进行组间对比分析,所得两组间VAS、腰椎JOA评分改善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活络效灵丹治疗组患者ODI评分改善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最大跛行距离变化情况:首Hepatozoon spp次治疗后1周、1月最大跛行距离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治疗后3月最大跛行距离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前后最大跛行距离变化情况;首次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时最大跛行距离与治疗前最大跛行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组内完成治疗干预及随访的患者各次记录的最远跛行距离情况分别计算改善度(治疗后-治疗前),进行组间对比。所得结果显示活络效灵丹治疗组最远跛行距离改善度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记录其复发情况,以临床症状复发,当时记录VAS评分>治疗前VAS评分判定为临床复发,脱落病例判定为复发。所得活络效果灵丹治疗组复发7人,对照组复发9人,两组中复发次数>5次患者数均为0,结果显示活络效灵丹治疗组复发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活络效灵丹有124个有效活性成分和912个分子靶点,腰椎管狭窄症具有1950个分子靶点,而活络效灵丹和腰椎管狭窄症具有297个共同分子靶点。GO富集分析发现3940个GO条目与这些分子靶点相关。在分子功能方面,这些分子靶点主要涉及影响核受体活动、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和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等生物过程;在细胞成分方面,这些分子靶点主要形成RNA聚合酶转录因子复合物、胞质囊腔、核转录因子复合物等;在生物过程方面,这些靶点主要涉及类固醇激素反应、类固醇激素代谢过程、衰老等生物过程。这些结果揭示了药物和疾病之间的分子作用机制,为研究这些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KEGG富集分析得到180个信号通路,这些通路包括许多经典的信号通路:PI3K-Aktsignaling pathway、MAPKsignaling pathway、c AMP-signaling pathway、Cellular senescence、Th17celldifferentiation、Apoptosis、TNF-signaling pathway、等,这些信号通路对于药物和疾病的作用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涉及到细胞凋亡、自噬、炎症反应、细胞衰老、免疫调节等多个生物过程。这些过程在活络效灵丹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痹病中发挥着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mcc950-sodium-salt.html重要的作用。分子对接分析显示了AKT1、STAT3、IL-6、TNF与槲皮素(Quercetin)、豆甾醇(Stigmasterol)、β-甾谷醇(beta-sitosterol)、黄芩苷(Baicalin)具有稳定的结合。结论活络效灵丹治疗轻、中度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具有良好效果,复发率较低等优势,为活络效灵丹的临床开发提供了依据。活络效灵丹通过影响多种信号通路的活性,如炎症反应、激素受体和凋亡等信号通路,来调节多种分子靶点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AKT1、STAT3、IL-6和TNF。这些分子靶点的调节共同发挥了活络效灵丹对轻、重度腰椎管狭窄症(气滞血瘀型)的治疗作用。